三国孙吴(229-280年),帝王姓孙

三国孙吴历代帝王

1、孙坚(155-191年,武烈皇帝,东汉乌程侯)

2、孙权(182-252年,大帝,武烈皇帝之子)

3、孙亮(244-260年,会稽王,大帝之子)

4、孙休(235-264年,景帝,会稽王之兄)

5、孙和(224-253年,文帝(追尊),景帝之兄)

6、孙皓(242-284年,末帝,文帝之子)

三国时期的孙吴联盟(三国孙吴历代帝王)(1)

三国孙吴

三国东吴政权是东汉乌程侯孙坚的儿子孙权建立的国家。

孙权的父亲孙坚少年时候为县里的一个官,性情宽广豁达,十七岁时,随父亲乘船去钱塘,途中遇到海盗在打劫,孙坚一人提刀用智谋把海盗打得大败。孙坚名声大振,被封为代理校尉,后来孙坚招募精良勇士千余人和州郡官兵击溃了自称阴阳皇帝的会稽郡人许昌的作乱势力。后来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几年后,又被任命为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

孙坚历任三县县丞,所到之处,很有声望,官吏百姓都很亲近顺从。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这次起义八州并发,来势凶猛。起义军所到之处,烧官府,杀官员,东汉统治者很害怕,急忙派兵镇压。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雋奉命剿灭威胁洛阳的黄巾军波才部。朱雋请求皇帝让孙坚担任佐军司马。孙坚在淮、泗一带招募士兵,并且在下邳县招募了那些跟随他的同乡少年,有精兵一千,跟着朱雋作战。

孙坚作战勇猛,不畏生死。一次受伤,掉下马来,孙坚的战马回去“报信”,众人找到孙坚,拉回去养伤,孙坚只回营养了十几日,就继续作战。

汝颖的黄巾军,占据宛城,孙坚不畏生死,最终占领了宛城,朱雋报奏朝廷,朝廷封孙坚为别部司马。

中平四年,长沙人区星造反,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到长沙后,他给手下官员交代了一些事,然后就去平叛,仅一个月的功夫就平定了叛乱。当时周朝、郭石也在零陵、桂阳造反,孙坚越过郡,就把那两个平定了。

后来孙坚救了宜春县,朝廷封他为乌程侯。

中平六年,灵帝驾崩,十常侍和大将军何进争权同归于尽,董卓废了少帝,立了陈留王刘协为帝。掌握大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天下诸多州郡,联合起来一起讨伐董卓。孙坚也参与其中,他做了两件事,逼死荆州刺史王睿,杀死南阳太守张咨。

孙坚率兵前进,到达鲁阳,见到袁术,袁术和孙坚联手,讨伐董卓,孙坚打败了好几次董卓军队的进攻,并斩杀了华雄。但是后来袁术听取小人的意见,不给孙坚拨粮草,孙坚连夜乘马见袁术说了很多话,袁术感觉很惭愧就给孙坚拨了粮草。

董卓害怕孙坚的威猛,就想拉拢孙坚,孙坚却不为所动,拒绝了董卓。后来董卓亲自率兵,也被孙坚重创,孙坚进入洛阳后,看到惨状,很惆怅,就令士兵清扫汉室宗庙,并祭祀。

孙坚继续西进,董卓留一些部队制衡山东群雄,自己则跑到长安,孙坚修了被董卓挖的汉墓,也回到了鲁阳。

孙坚在外面与董卓作战。后面那些人已经把这个事早都抛到脑后去了,开始互相征战,扩大地盘。袁绍派周昂攻打豫州刺史治所阳城,孙坚长叹,于是就回去打败了周昂。

初平三年,袁术派孙坚攻打刘表,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杀,一代将星陨落。

三国时期的孙吴联盟(三国孙吴历代帝王)(2)

孙坚

孙权称帝后,追谥为武烈皇帝。

孙坚和孙权的哥哥孙策在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不过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掌事,被曹操表奏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又得到张昭和周瑜的委心服事。

建安十三年,曹操占领荆州,手下官员建议投降曹操,只有周瑜和鲁肃坚决主战。于是和刘备联军在赤壁打败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吕蒙袭取荆州,领土面积大增。

黄武元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这一年,也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刘备。黄龙元年,在武昌称帝,后来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征讨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黄龙二年,派将军卫温等人到达夷州。

但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导致党争,朝局不稳。于神凤元年病死。

三国时期的孙吴联盟(三国孙吴历代帝王)(3)

孙权

孙权死后,儿子孙亮即位,孙亮刚当皇帝就先给臣子加官封赏。这一年,曹魏借孙权驾崩之际,大举伐吴,吴军大败曹魏。建兴二年,诸葛恪率军乏魏,但瘟疫横行,大败而归,他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更加独断专横,带剑上殿,被诛杀。孙峻杀诸葛恪有功,被封为丞相大将军,富春侯。孙峻为人阴险,他的骄矜程度不下诸葛恪,很多人想杀他,但都失败了。

五凤二年,孙峻带兵伐魏,打了胜仗,第二年孙峻派吕据进攻魏国,孙峻在战争期间病死,由他的弟弟孙綝接管大权。

太平二年,骠骑将军吕据不满孙綝,要求封滕胤为丞相,孙綝没有理会他们,封滕胤为大司马。吕据于是和滕胤密谋杀孙綝,但失败被杀。另一位将领王惇也密谋杀孙綝,也失败被杀。

太平二年,孙亮对孙綝也十分不满。皇帝想要废孙綝的爪牙。派丁奉杀了孙綝的妹夫朱熊和外部督朱损。还招了很多子弟,天天在皇苑里操练。

鲁王孙霸的儿子孙基被封为吴侯,在宫内侍奉孙亮。但是他却偷乘御马,本应定死罪,皇帝却赦免了他的死罪。

后来曹魏的诸葛诞叛魏投奔孙吴。请求吴国出兵援助,孙綝带兵协助但失败,把罪责归罪于大都督,并且杀了大都督。其它一些参战的将领很害怕都投降了曹魏。皇帝派人多次责难孙綝救援不成反而杀了大将。孙綝害怕,就一直称病不朝,命令他的弟弟等人分别驻扎各个营地,以此来控制朝政以求自保。

太平三年,皇帝恢复封异母兄孙奋为章安侯。孙亮与孙綝的矛盾越来越深,孙亮想要杀了孙綝,但皇后告诉了孙綝,事情泄露。孙綝想要废了孙亮,孙亮很生气,就责备皇后,又召来皇后的兄弟全纪,全纪很惭愧就自杀了。

孙綝就强行废了孙亮,把不同意的都杀了。

孙亮被贬为会稽王。永安三年,孙亮的封地散出谣言,后来又被贬为候官侯,孙亮命丧途中。

三国时期的孙吴联盟(三国孙吴历代帝王)(4)

孙亮

孙亮被废后,孙休被立为皇帝,他在十八岁时候,被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孙綝发动政变,废了孙亮,把孙休立为皇帝。孙休登基后,与张布、丁奉灭了孙綝。他在位期间,颁布了很多好的政策,对百姓很好,促进了孙吴的经济发展。而且孙休喜欢文,即位后就创办了国学,设立了太学博士,诏立五经博士。

永安七年,孙休病死,侄子孙皓即位。孙皓是孙权的废太子孙和的儿子,赤乌十三年,孙和在二宫之争中被废,被封为鄣王,太元二年,又被封为南阳王。

三国时期的孙吴联盟(三国孙吴历代帝王)(5)

孙休

建兴二年,孙綝杀死了诸葛恪,把孙和押往新都,随后就赐死了。儿子孙皓和弟弟被何妃养大。永元元年,孙休即位,把孙皓封为乌程侯。

永安七年,孙皓被立为皇帝,刚当上皇帝,就大赦天下。九月,追谥父亲为文皇帝,贬朱太后为景皇后,尊生母何姬为太后。十月,把孙休的四个儿子封王,立滕妃为皇后,十二月,把滕妃的父亲封为高密侯。

三国时期的孙吴联盟(三国孙吴历代帝王)(6)

孙和

刚开始当皇帝,还算做的不错,开仓放粮,减少宫女和宫里的珍禽异兽。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粗暴骄盈,暴虐治国,而且好酒色,人民很失望。张布很后悔,被杀,但张布的女儿又被封为美人。

元兴元年,司马昭派原来吴国寿春的降将徐绍、孙彧送信给孙皓,第二年,孙皓派使者跟着徐绍、孙彧给司马昭回信。徐绍走到濡须,有人报告说徐绍称赞中原,孙皓把徐绍召回杀死。甘露元年,杀死朱太后,随后又把孙休的儿子遣送到偏远小城,随后又杀死年长的两个。

宝鼎元年,孙皓派大鸿胪张俨、五官中郎将丁忠吊祭司马昭,回来路上,张俨病逝。自徐绍送信来,孙皓逐渐被降服。

西晋刚刚受禅,无暇顾及边境,使节丁忠劝说打弋阳,孙皓于是断绝和西晋关系。这年十月,永安山贼劫持了孙皓的弟弟孙谦,等山贼到建业时,已经有一万多人了。丁固等人大败山贼,获得孙谦,孙谦自杀。孙皓听说这些山贼谋反,认为之前迁都是对的。后来杀了山贼全家。十二月,孙皓回到建业。

宝鼎二年,孙皓大赦,但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宝鼎三年,大举北伐,但失败。南征军队也失败。

建衡元年,立孙瑾为太子,另封两个儿子为王。十一月,发兵攻打交趾。还再次北伐,第二年,北伐失败,九月,前将军、夏口督孙秀害怕孙皓抓自己,就带着家人投奔西晋。

建衡三年,平定了交趾郡,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担心被孙皓害死,就投奔了西晋。孙皓派陆抗打败了晋军。

三国时期的孙吴联盟(三国孙吴历代帝王)(7)

孙皓

凤皇二年,孙皓又把几个儿子封王,大赦天下,他的爱妃派人在市场上劫掠财物,司市中郎将把那些人绳之以法,他的爱妃告诉孙皓,孙皓大怒,借口其他事把司市中郎将头锯下来,身体扔到野外。

一直到天纪三年,晋武帝司马炎派兵打孙吴,孙皓派的兵都要么逃走,要么失败。

天纪四年,孙皓听从胡冲的建议,投降晋朝。孙吴至此灭亡。

孙皓到洛阳被司马师封为归命侯,太康五年,孙皓病死于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