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MTI 毕业之后,我就有了看中英对照读物的习惯,可能是在了解和学习了一些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特别是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文化和中西思维方式上的对比,更促使我想在具体的文本中找到比如:英语是形合语言而汉语是意合语言,英语在思维上是整体型和归纳型以及汉语的分析型与演绎型在经典著作中的具体体现,看看翻译大家们是怎样在两种语言间自由切换的。可有时候我也在想,翻译家们在翻译作品的时候,脑子里是真的有翻译理论在指导吗,在遇到某个难点的时候他们真会考虑到是用异化还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吗,或者他们只是单纯的就是语言大师呢!

《月亮与六便士》有56章,中文版是李继宏的译本,很早就看完了,突然有一天想起买的时候好像赠送了它的英文版,便拿出来准备中英对照着读一下!56章,每章内容不是很多,我也没要求自己每天一章,只是想看的时候就认真看,细水长流更容易坚持!

每次都是先读英文版,自己觉得难译的词或者句子先给出自己的译文,然后再对照翻译大家的译本研究研究!今天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1: I suppose you are hard up我想你的钱花光了吧。

be hard up: 手头拮据

2: You’ve come down in the world if you can bring yourself to flatter.

你肯定是穷的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这样讨好别人。

come down in the world: 家道中落

3: I left him the last word

我没有再反驳他。

4: I reflected that French paper was bad, and that, foiled of my purpose

我想起来法国的稿纸质量很差,既然我的打算已经落空,

foil:除了有箔纸的意思,还有挫败、制止的意思。

5: What he said had a hateful truth in it,and another defect of my character is that I enjoy the company of those, however depraved, who can give me

a Roland for my Oliver . I began to feel that my abhorrence for Strickland could only be sustained by an effort on my part.

他这句话包含着一个让我烦恼的真相,那就是我的性格还有个缺陷:别人哪怕品行再低劣,但只要能够针锋相对地和我辩论,我就会喜欢和他交往。我开始觉得斯特里克兰其实也没什么讨厌的。

a Roland for my Oliver 是个典故,把查到截图发给大家,里面有个错误and 应该是an 。

月亮与六便士章节(月亮与六便士第40章)(1)

笔译真的是个累人的活,一部著作里面有多少时代背景知识、典故需要查阅,有多少个词或许经过好长时间的思量、才能给出最恰如其分又能使目标语读者理解的译文。翻译家也不是百科全书,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见!敬佩!

月亮与六便士章节(月亮与六便士第40章)(2)

月亮与六便士章节(月亮与六便士第40章)(3)

月亮与六便士章节(月亮与六便士第40章)(4)

月亮与六便士章节(月亮与六便士第40章)(5)

月亮与六便士章节(月亮与六便士第40章)(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