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的丙安古镇,座落在赤水河畔,依山而建。它是历史上川盐入黔的著名驿站,扼守四川到贵州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1)

2019年3月13日傍晚,在菲菲细雨中我们沿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到达丙安古镇,入住了与古镇老区一河之隔的新建民宿。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2)

清晨,蒙蒙细雨中,河对岸的丙安古镇云雾缭绕,古朴典雅,透露出一种未被凡世打扰的宁静。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3)

客栈西侧不远就是横跨赤水河的长征桥。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4)

桥的西侧是以曾在此战斗过的耿飚将军名字命名的红军小学,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5)

东侧则是丙安古镇老街区。行走在临河而建的步栈道上,可以更深切的感受到赤水河的桀骜不驯。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6)

步栈道的上方,是木制的长廊。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7)

长廊的内侧是商业一条街,有出售纪念品和当地特产的店铺,也有餐厅和茶馆供游客歇脚就餐。

长廊尽头拐向一处高高的台阶,右手边就是在陡峭山崖上建造的吊脚楼。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8)

这种吊脚楼依山而建,但是房子主体很大一部分是由一些木棍支撑着的。感觉有点像恒山的悬空寺。

上图中的弧形门洞,叫作太平门,往右边看是一条窄窄的通往半山的小巷。

往正前走的小巷也很狭窄,被称作一线天。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9)

穿过这条窄巷向右拐,右手边就是 “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馆内以图片和文字形式讲述了大革命初期所经历的艰难岁月,以及红军四渡赤水的壮举。1935年1月25日,中央红军一团进驻丙安,拉开了一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10)

“耿飚将军纪念馆”在“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的右侧。纪念馆虽然不大,但对将军光辉灿烂的一生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参观完将军纪念馆,出门向右是一条石板铺就的稍宽一些街道,道路两旁有商铺也有民居。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11)

从太平门到这条宽街的尽头东华门叫做葫芦街,全长约1500米,因两头小中间大而得名。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12)

葫芦街临赤水河一侧均为吊脚楼,这些看似岌岌可危的建筑据说非常坚固。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13)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14)

这个由千根柱子支撑的古镇,是丙安古人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

出东华门后沿石阶下行,即走上建于清代的双龙桥。双龙桥以条石建成,在石桥尽头的桥柱上筑有龙形石雕,两只龙头张口迎向山上下泄的洪水,固守着丙安古镇通往外界的要道。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15)

回到东华门内,我沿上山的小路转到古镇深处。

这个小朋友对冒然闯入的我感到很好奇。我跟他打招呼时,他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16)

虽然居住条件非常的简陋,但主人依旧把它整理的干干净净。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17)

穿过长征桥重新回到古镇新区。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18)

在临河而建的河边停车场上,以展板的形式讲述了红军长征的故事。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19)

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我党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红军突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历尽艰险,化危为安,胜利到达陕北。革命的种子得以保存,中华民族才有了希望。没有当年红军战士的顽强抗争,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千年古镇四渡赤水(赤水河畔川黔古驿丙安)(20)

再见,丙安古镇!安息吧,曾经血染赤水河的革命先烈!

#走吧自驾去旅行##自驾好去处#@头条旅游@头条号@头条本地通@走吧自驾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