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特殊职业,常由于政治、私怨等原因,负责对某个目标人物实施谋杀或暗杀。有的刺客是单独行刺,有的则是多人协作;有的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专职刺客,有的则受客观环境影响偶然成为刺客。刺客行刺或受人指使,或出于私恨,或为钱财名声,或为国家人民;等等,不一而足。

最出名的刺客——荆轲(刺杀秦王嬴政)

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刺客(盘点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六大刺客)(1)

荆轲(?-前227年),也称庆卿、荆卿、庆轲,出生于卫国,中国战国末年著名刺客,代表作《易水歌》等。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嬴政,失败被杀。荆轲其人典故被收录在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之中,“图穷匕见”的典故即来自此。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与秦舞阳一起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自己所吟唱的诗句。

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以献燕督亢地图想给秦王详细的讲述地图上所描绘的内容为由来到秦王身侧,等到地图慢慢摊开完毕后匕首显露出来,荆轲拿起匕首便刺,秦王闪身躲避,奔走于殿中,荆轲追至,秦王绕柱走,荆轲顾不及,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最有创意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

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刺客(盘点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六大刺客)(2)

专诸(?-前515年),又作鱄诸,春秋时代吴国棠邑人,为当时著名的刺客。专诸是屠户出身,对母亲非常孝顺。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鱼肠剑),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据王鏊《姑苏志》载,专诸墓在盘门内伍大夫(子胥)庙之侧,今已无迹可寻。

最悲情的刺客——要离(刺杀庆忌)

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刺客(盘点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六大刺客)(3)

要离,春秋时期吴国人,刺客。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有万人之勇,是当时有名的击剑能手。足智多谋,以捕鱼为业,家住无锡鸿山山北。今无锡鸿山东有要潭河,西南角有要家墩,是要离捕鱼、晒网的地方。要离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据《吴越春秋》所载,吴王阖闾在即位后第二年(前513年)派遣要离刺杀庆忌。后自杀身亡。《吕氏春秋》:“要离可谓不为赏动矣。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贵富而忘其辱。”

王僚被杀之后,他的儿子庆忌逃往卫国,想等着机会给自己的父亲报仇。然而吴王知道之后,一直想要除去这个心头大患,于是找来了一名杀手叫做要离。要离采用的是苦肉计,他在王宫中跟吴王斗剑的时候,故意先用竹剑刺伤了吴王的手腕,再用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庆忌。后来,吴王依照计划斩杀了要离的妻子,庆忌知道之后对要离深信不疑,并且把他当作心腹,还让他训练士兵,推荐他做谋事等等,可是几个月之后要离漏出了真面目,要离就在喝酒的时候刺向了庆忌,并且一刀毙命。

最为强悍的刺客——聂政(刺杀侠累)

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刺客(盘点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六大刺客)(4)

聂政(?-公元前397年),韩国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战国时侠客,以任侠著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聂政年青侠义,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荌避祸齐地(今山东境),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己报仇。

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韩都阳翟,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剑自毁其面,挖眼、剖腹自杀。其姊在韩市寻认弟尸,伏尸痛哭,撞死在聂政尸前(一说因悲伤过度,暴死于聂政尸前)。其事迹见《史记·刺客列传》。郭沫若曾据此写历史剧《棠棣之花》,歌颂聂政的侠义精神。在河南禹州市市区西北有纪念他的聂政台。

最有谋略的刺客——侯嬴、朱亥

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刺客(盘点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六大刺客)(5)

侯嬴(?-前257年),战国时魏国人。家贫。年老时始为大梁(今河南开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前257年,秦急攻赵,围邯郸(今河北邯郸),赵请救于魏。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中途停兵不进。侯嬴献计窃得兵符,夺权代将,救赵却秦。因自感对魏君不忠,自刭而死。

朱亥,战国时魏国人,隐居于市井之中,有勇力,早年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当屠夫。魏安嫠王十九年(前258年),因侯赢的推荐,成了信陵君的上宾。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晚年隐居朱仙镇。李白作《侠客行》歌咏朱亥。

最为敬业的刺客——豫让

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刺客(盘点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六大刺客)(6)

豫让,姬姓,毕氏。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赵、韩、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攻打智氏,智伯瑶兵败身亡。为了给主公智伯瑶报仇,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历史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