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本科的填报及部分专科,截至昨天下午6点已正式结束。填报工作只剩最后一批次——专科(高职)批,录取明天开始也将进入二本C的阶段。

结合近些天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途途在这里统一进行一下科普。

最低投档线如何确定的(投档线怎么划定)(1)

什么是投档线?它如何产生?

我们看山西招生考试网的公告,会发现它公布某一批次院校投档线的时间,恰好在这一批次录取时间段内。比如二本B类院校投档线8月3日公布,二本B录取时间为8月2日-4日;二本A类院校投档线7月29日公布,二本A录取时间7月27日-30日。

由此可见,投档线是省招办投档之后才产生的分数线,并不是事先划定的。也就是说,投档线是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根据院校计划数和投档比例,再依据考生成绩和志愿情况向院校投档之后,最后一个进档考生的分数。

投档线公布出来,证明这一批次省招办投档的任务完成,接下来就是院校专业录取的工作了。

最低投档线如何确定的(投档线怎么划定)(2)

过了投档线一定会被录取吗?

答案是不一定。为什么?说的简单点就是,投档分数线只和省招办这边的工作有关,因为投档比例的存在,所有不是1:1,即100%的,均有退档危险,不能被录取。

意思是你即使过了投档线,但院校在根据你的专业志愿检索你是否能被录取时,发现你的分数(总分)不够专业线,或者单科成绩达不到某些专业的要求,这是就分数来说,还有某些身体指标、体检要求等未达到专业要求,都会造成被退档。

只就分数来说,分数区间在投档线和专业线之间的考生,是确定要被退档的。总分达到投档线,但单科成绩有任意一门没达到,也没有录取机会。

最低投档线如何确定的(投档线怎么划定)(3)

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是一回事吗?

这两个概念从名字上就可以略分一二,投档线如上所述,是某一院校进档考生最后一名的分数。最低录取分数线则是院校在执行完基本的录取操作之后,最后确定被录取的考生最后一名的分数。这个分数与院校相关。

不过,这两个分数线都是投档之后或录取之后自然形成的,都不是事先划定。

投档线一个院校只有一个,但最低录取分数线则不是,一个院校每个专业都有一个,因各专业招生计划和分数线的不同而不同。

因此,这两个分数线不是一回事。

投档线官方文件出来之后,家长和考生可以根据其约莫估计自己被录取的机会,也可以确定自己的档案是否已投。自己的分数正好压线,或优势分数不多,就很有可能面临退档的危险,这时录取结果一般还没出,早作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填报的准备才是明智之选。

达到投档线但被退档,罪魁祸首所在就是投档比例的存在。高于100%的投档比例都会有退档名额,这是院校正常的择优空间,但我们应如何保证自己不中“头彩”?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认真研读招生简章上的专业录取规则和条件、了解院校投档比例,另外,某些院校也会承诺只要进档,绝不退档,会事先留出少量的机动名额,这样的信息一定要提前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