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Hb)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男性正常值为12.0-16.5g/dl,女性正常值为11.0-15.0g/dl,儿童正常值为11.0-16.0g/dl。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很多种,而每种补血药只能对特定类型的贫血产生作用,对其他类型则无效,专属性专一性比较强。所以在使用补血前,一定要找出贫血的原因,才对真正做到对症治疗。

贫血可分为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性障碍贫血、溶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比较多的是缺铁性贫血,它是由于身体中缺乏红细胞所需要的铁元素,从而导致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降低,从而出现了气短、乏力、面色淡白等症状。中医则认为是由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等原因导致的,治疗方法以补气养血、滋补肝肾、健脾和胃为主,下面来看一下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几种中成药:

缺铁性贫血喘气困难(面色苍白可能是缺铁性贫血)(1)

升血颗粒

升血颗粒由皂矾、黄芪、山楂、新阿胶、大枣五味组成,为棕黄色的颗粒I味甜、微酸,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淡白、眩晕、心悸、神疲乏力、气短;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小儿周岁内每次口服5g,—至三岁一次10g,三岁以上及成人一次15g,一日3 次,禁止使用茶水冲服。

缺铁性贫血喘气困难(面色苍白可能是缺铁性贫血)(2)

生血宝合剂

生血宝合剂由制何首乌、女贞子、桑葚、墨旱莲、白芍、黄芪、狗脊七味组成,为棕色至棕褐色的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苦,具有滋补肝肾,益气生血的功效,主要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的神疲乏力、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咽干、纳差食少;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每次口服15ml,— 日3次。

缺铁性贫血喘气困难(面色苍白可能是缺铁性贫血)(3)

再造生血片

再造生血片由菟丝子、红参、鸡血藤、阿胶、当归、女贞子、黄芪、益母草、熟地黄、白芍、制何首乌、淫羊藿、黄柏、鹿茸、党参、麦冬、仙鹤草、白术、补骨脂、枸杞子、墨旱莲二十一味组成,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至棕褐色,气微,味微苦、涩,具有补肝益肾,补气养血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的血虚虚劳,症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面色苍白、唇甲色淡或伴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每次口服5片,一日3次。

缺铁性贫血喘气困难(面色苍白可能是缺铁性贫血)(4)

健脾生血片

健脾生血片由党参、茯苓、炒白术、甘草、黄芪、山药、炒鸡内金、醋龟甲、山麦冬、醋南五味子、龙骨、煅牡蛎、大枣、硫酸亚铁十四味组成,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至灰褐色,气微腥,味酸、涩、微苦,具有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所致的血虚证,症见面色萎黄或咣白、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不调、烦譟多汗、倦怠乏力、舌胖色淡、苔薄白、脉细弱,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饭后口服,周岁以内一次0.5片,一至三岁一次1片,三至五岁一次1.5片,五至十二岁一次2片,成人一次3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4周为一疗程。忌与茶同时服用,不能和含鞣酸类药物合用;用药期间,部分患儿可出现牙齿颜色变黑,停药后可逐渐消失。少数患儿服药后,可见短暂性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轻度腹泻,多可自行缓解。

缺铁性贫血喘气困难(面色苍白可能是缺铁性贫血)(5)

益气维血颗粒

益气维血颗粒由猪血撮物、黄芪、大枣三味组成,为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具有补血益气的作用,主要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萎黄或苍白、眩晕、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唇舌色淡、脉细弱,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成人每次10g,一日3次,儿童每次10g,— 日2次,三岁以下儿童每次5g,一日2次,或遵医嘱。服药期间偶见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可自行缓解或停药后症状消失。

缺铁性贫血喘气困难(面色苍白可能是缺铁性贫血)(6)

益血生胶囊

益血生胶囊由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鹿血、牛髓、紫河车、鹿茸、茯苓、黄芪、白芍、当归、党参、熟地黄、白术、制何首乌、大枣、炒山楂、炒麦芽、炒鸡内金、知母、大黄、花生衣二十二味组成,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状粉末,气腥,味微咸,具有健脾补肾,生血填精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肾两虚,精血不足所致的面色无华、眩晕气短、体倦乏力、腰膝痠软,缺铁性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每次口服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虚热者慎用。

缺铁性贫血喘气困难(面色苍白可能是缺铁性贫血)(7)

新血宝胶囊

新血宝胶囊由鸡血藤、黄芪、大枣、当归、白术、陈皮、硫酸亚铁七味组成,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粉末,气香,味微苦、甘,有铁腥味,具有补血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主要用于缺铁性贫血所致的气血两虚证。饭后每次口服2粒,一日3次,10-20天为一疗程,忌与茶、咖啡及含鞣酸类药物合用。

缺铁性贫血喘气困难(面色苍白可能是缺铁性贫血)(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