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人体

假如有人送你一部高级自动照相机,却告诉你说它并没有设计者和制造者,而是自然而然的产物,你会觉得他的话很"科学"而予以按受吗?然而人体器官则比任何人造物品更巧妙、更精确、更灵活适用。在如此巧妙的背后,是否存在着一位具有超高智慧的设计者呢?

我们都知道,人在母胎中时,是靠肚脐从母胎中吸取生命的养料所以肚脐是人体的供养点。肚脐位于人体中线上,恰好与把人体“黄金分割”的纬线相交织。

从地球上来说,中东地区位于东经30度与东经60度之间,北纬30度穿过此地,恰好把东半球中分。如果把人体的供养点相对于地球的的“肚脐”',就不难发现,中东地区蕴藏着巨量的液体能源一一石油。

而头部,不用说,是人生命的中枢机构,南极又正是位于地球最前端,人们开发南极资源是在19世纪50年代。差不多正在此日时人类开始了对大脑的深层研究。

许多中医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绝对不能动的穴位,俗称“死穴”。肚脐”所对应的左腰上部位,在中医称“命门区”,穿过这一区的纬线称之为“保命线”。人体的死穴不仅集中在“命门区”上,而且正好排列成如下的九宫图。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1)

再看地球,按九宫幻方计算,地球的死穴要比现在发现的“百慕大三角”的范围还要广。中东地区所对应的位置恰巧落在北纬30度线附近,而关于这一纬度线,人们已发现了许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现象。我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大河等江河的入海口竟都在北纬30度线附近。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一一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海沟一一西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也在北纬30度线附近。此外,像埃及的金字塔、狮狮身人面像、北非撇哈沙漠的“火神火种”画、死海、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远古玛雅文明遗址……还有令人惊恐万状的“百慕三角区”等世界奇迹和迷阵都在这一纬度线上.。这仅仪只是巧合吗?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2)

尽管目前医学对人体的理解仍极有限,但仅就现有的知识而言,已足够使我们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精妙赞叹不已了。人体的每一系统、每一器官都是造物主的杰作,即使那些貌似微末之物也无不具有深刻的用意。

1. 眼睛

视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它所提供的信息量,超过所有其它感官的总和。视觉是图象和空间的感觉。视觉器官必须具有最精密、最准确、并与其它感觉器官迥然不同的结构。因此,不论从胚胎发生学还是神经解剖学的观点看来,眼睛的主体结构实在不是一个普通的感觉器官,而是大脑皮层的一部分。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3)

所谓视神经也与其它脑脊神经全然不同,在本质上它是大脑的内部结构,以供传送最复杂最精细的视觉信息。从功能上看,眼球很像一部精密的照相机。由感光细胞组成的视网膜相当于底片;晶体、虹膜和角膜就分别相当于镜头、光圈和滤光镜。但它的精确性和自动调节功能则为任何高级的照相机所不及。

例如,目前照相机的镜头都用特种玻璃或硬塑料制成,其焦距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拍摄距离不同的景物时,必须时时调整镜头的前后位置,否则,就不能在底片成像。但这一方法十分笨拙。

试想,如果人的眼睛也以同样方式调节,那么当我们注视距离不同的景物时,眼球就要忽而凸出,忽而凹进,不仅形貌不雅,而且也将严重伤害眼部的健康和功能。然而人眼的晶体则是透明的弹性胶状体,可根据景物的距离,随时自动调节焦距,以保证所有目标均能在视网膜上准确成像而不必改变晶体的位置。这种自动调节功能,是任何照相机都无法做到的。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4)

如以现代电视技术的角度观察,则眼睛更像电视摄像机,但它又比任何摄像机更精确万倍。因为电视图象是由密集的像素(明暗不等的光点)所组成,目前最好的电视画面也只有几十万个像素,但人眼的像素却有二百亿。惟其如此,人的眼睛才能明察秋毫之末。

然而不管多么精确清晰,它本身仍只是一幅平面图像,每双眼睛的视觉图像并不能给人以立体感。如何将这一平面图像转化为立体图像并产生空间感,乃是形成完整视觉的关键所在。但怎样才能完成这一图像转化,却绝非轻而易举之事。

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逐渐认识到人体在此所展现的智慧和技巧实在精妙绝伦,那就是将两只眼球所摄得的平面图像同时输入一个神经中枢,加以对比分析,利用因两眼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微小视角差来判定物象的距离,以产生空间感,并组成立 体的图像。这就是为什么人必须要有两只眼睛才能有完整视觉的原因所在。

正是根据这一理解,人们才制成了立体电影。这仅是视觉形成的外部过程,对于视觉中枢内部的运作过程,至今人们仍不甚了了。我们不能不承认,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奥妙,实在远在人类的智慧之上。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5)

利用两眼遥视角差以判定距离,实际上是一种精密的、自动的三角测量术。要做好精确的测量,必须要有两个前提:

1.两眼必须同时瞄准一个目标,否则将出现复视,即将一个物体看作两个。为此,眼球的外面配备有最完善的神经肌肉系统,使眼球成为运动最为灵活准确的器官;眼球内部睫状肌则可随时调整晶体的折光率,针对目标聚焦,形成最清晰的图像。

2.两眼球的视网膜必须互相严格对应,否则,两眼球的图像将无法对比,而且两眼的对应图像又必须同时传输至同一个视觉中枢,方能进行对比分析。

大脑的视觉中枢有左右两个,分司视野两侧。视野左侧的景物经瞳孔映入两眼球右侧的视网膜,两眼的这一对应影像经视神经同时传入大脑右侧面的视觉中枢。视野右侧的景物则映两眼球左侧的视膜,其对应影像亦经视神经同时传入大脑左侧的视觉中枢。两视觉中枢对来自两眼的对应影像同时进行。对比,从而产生全视野的立体影像效果。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6)

人体两侧器官外侧对应,例如两脚的互相对应。唯独视网膜却是同位对应,即左侧与左侧对应,右侧与右侧对应。因为光线直射,非如此,视觉中枢就得不到互相对应的景像,也就不能产生协同视觉。而且两眼视网膜的结构对应,必须极其精确,毫厘不差,否则将使两眼的对应影像不能互相符合。以致模糊不清。

另外,为了使两眼的对应影像能够传导至一个视觉中枢,这样,视神经就必须有相应的特殊结构以实现影像的交叉传送,这就是视神经所独有的"视神经交叉"。这是所有其它脑脊神经都没有的,因为所有其它神经都不处理图像和空间的信息。如果我们用电脑和摄像器来摸似人体的视觉过程,则电脑的输入网络也非有这样一个类似的交叉不可,绝对不可能有任何其它不同的设计。

综上所述,可见人体的所有器官结构和功能,都无一例外地显示出极其高超的智慧模式,都各有其必须如此的充分理由。

2.鼻子

鼻子可以调节温度、湿度、防尘,保卫肺脏。

鼻毛担负最外界的警卫任务,空气中的病菌、灰尘、首先被鼻毛挡住。假如病菌和灰尘闯过这道防线,鼻腔里的粘液便立即把它粘住,然后随鼻涕戴出或随痰吐出。整个鼻腔又象一座良好的加温炉。鼻腔这种预防的存在,就象暖气包上的暖气片。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7)

鼻粘膜有大量腺体,分泌的粘液能对外界干燥、寒冷的空气加以湿润,过滤或加温。不管外界空气如何寒冷、干燥或污浊,它都能作净化和加温处理。譬如摄氏零下七度的冷空气经过鼻腔后,能被鼻腔加温到摄氏25度。这样保证了肺脏不受寒冷空气的侵袭。

鼻子每分钟吸气约17次。每次吸入的空气,必须迅速调节温度,调节湿度,需要滤清空气中的尘土。一个鼻子,除了嗅觉功用之外,还要包括三大机器:温度调节器,湿度匀衡机,消尘灭菌机。如请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工程师,设计具有如此三大功能的鼻子,它的重量估计元达到一百斤重,至少也要五十斤重。试想,谁能挂得了这么大个的鼻子呢?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8)

3.耳

人为什么要有两只耳朵?原来一只耳朵不能辨别声音的方向。两只耳朵分处于头部两侧,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就有了先后,人脑根据这一微小的时差,即可判断声音来自何方。

听觉器官最外面是耳廓,它可以使声音集中进入外耳道。耳廓内有一层薄薄的软骨,以保持其应有的形态,而且有良好的弹性,遇到碰撞也不会损坏。如果没有软骨,耳廓就只有两层软软的皮垂挂在头部两侧,毫无用处。如果是这么薄的硬骨,则一碰就要折裂,侧卧睡觉也会把耳廓压碎,那么人人的耳廓都要残缺不全了。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9)

外耳道外段有茸毛,可防尘沙;内段则分泌盯聍以防虫蚋。如有异物进入外耳道,所引起的反射动作就不是喷嚏或咳嗽,而是摇头,以便将异物甩出。因为外耳道是个盲管,不可能用气体排除异物。

听觉器官的巧妙尚不止于此。例如为了使鼓膜能随外来声波自由振动,鼓膜的内外两则必须都是空气,因此中耳有一个充满空气的鼓室。如果鼓室也像其它体腔一样为液体所充满,则因液体不能压缩,鼓膜将根本不能振动。

而且鼓室不但需要充满空气,还必须有适当的管道与外界相通,以使鼓室的静态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平衡,否则,鼓室的空气将逐渐被吸收而导致鼓膜严重内陷或破裂而丧失功能。当外界气压变化时(如登山、潜水、飞机升降或天气剧变等),也将引起不适和听觉障碍。

但中耳却又不能像外耳道或鼻腔那样直接向外界开放,因为这样将使外界的声波同时经由外耳道和中耳管道到达鼓膜的内外两侧,使声压互相对消而不起作用,以致鼓膜根本不能振动,因而也就不能产生听觉。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10)

这样,中耳与外界通连的方式就成为大费周章的难题。但人体却 以一个巧妙无比的设计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使中耳通过一个半开放的管道开口于咽部后上方的两侧(即所谓"耳咽管")。平时耳咽管是闭锁的,只有在作知咽动作时才暂时开放,使中耳的气压得到间歇性平衡调整,吞咽完毕,仍旧闭锁。

除进食以外,人体每隔一定时间都要不自觉地作一次吞咽动作,即使睡眠时也不例外。这样中而的气压就可时时得到调整,不致影响听觉。

而且在吞咽时,吞体和软颚必然上举,将口腔与鼻腔阻塞,使咽部暂与外界隔绝,这样在耳咽开放的瞬间,咽部的空气虽可进入中耳,但外界的声波却被隔断,不致由此进入中耳,故听觉可始终不受干扰,随时接受外界音响和语言的信息。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11)

除了咽部以外,再也没有任何其它部位能够如此恰当地满足听觉器官的特殊要求。咽部本是消化和呼吸道的结构,并不属于感觉系统,但它却能与听觉器官如此巧妙地配合,实令人不得不承认人体的构造实系出于一个极其高明的总体设计。

内耳前庭部分是控制体平衡的器官。该处有三个互垂直的半规管。当人体失衡时,半规管便产生平衡脉冲,通过延脑的平衡中枢激发相应的反射动作,以使人体恢复平衡,并避免可能的伤害。这也是先天的本能反射之一。

为什么半规管不是两个或四个,而恰巧是三个,而且又互相垂直呢?其理由至为明显:因为人是生活在三度空间之内,可以有前后,左右和上下三种互相垂直的运动方向,故必须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半规管才能全面监控。少于三个不够用,多于三个不需要。可见所有这些精确而巧妙的结构和功能,一概体现着高超的智慧,决不可能是偶然的产物。

4.手

我们真要感谢造物主,给予我们一双如此灵活的手。我们的手有三十个不同的关节和枢轴点, 五个手指又能灵活地变化位置,这就使手可以完成很多种不同要求的动作。

一双普通的手可以拿钢笔写字、用鼠绘画、可以做饭、洗衣、织毛衣、打各式各样的球……而一双经过特殊训练的手则可以完成极高难度的活动。钢琴家在一秒钟内,竟能按动琴键一百二个之多,也就是说一个手指在一秒钟内按动了琴键十二个。外科医生可以用他们的双手完成复杂的手术;绣人们可以用他们的手完成精美的刺锈。书法家、画家则可以用他们的手表达出内心对美的感受。

科学家模仿人手的构造发明了许多机器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建筑、航天等领域,它们可以在某一方面超越人手的作用,但没有一双人造的手可以同时具有人手这么多复杂功能。如果我们不心损伤了手指,即使只能保留半个或1/3只,医生也将尽力挽救。因为手指对一个人来说太宝贵了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12)

5.脚

人每只脚大概有26根骨头(有一些人是27根)。这些骨头的位置,分布得非常适当,能使全身的重量,既均匀又恰当地分配在每一部分上。你的十个足趾,当站立不动的时候似乎并无多大作用。当你走路时,却能协助你身体平衡,而不使你摔倒。

6.骨头

骨头的结构貌似杂乱,实际上是极有科学规律的,是建筑学家和力学家推崇的。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结构已成为仿生学者的研究对象。股骨上645平方毫米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可以高达两吨重。据科学家分析最硬的花岗石能承受1350公斤/平方厘米,你看人的骨头可以与花岗岩比硬。用金属关节装入人体后,其钢碗起越磨越松,日久天长,常常报废。嵌入断骨内的钢针常常在负重时折断,实在比不上人体的软骨关节和骨头。人的臂肘一天到晚的活动,甚至历经八十年而不损坏,我们的关节真是“日行百里不加油,赛过火车机动轴。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13)

另外,有人作过试验,用同样多的钢材做成钢管后,其承受的重量比没有做成钢管的钢材大得多,骨头,特别是人的四肢骨头能负千斤,其道理就在这里。

各样的骨头各有用处。耳、鼻是软骨,如果用这么薄的硬骨,则一碰即碎。反之四肢骨则是硬骨,如用软骨,我们就站立不住,不能走路了。而牙齿,指甲是一种特殊的骨。

身体各部骨头无不包在肉里,惟独牙齿,指甲露在肉外。如果牙齿包在肉内,我们就没法吃饭嚼肉了。如果肉包住指甲,我们如何抓痒呢?当软则软,当硬则硬;当包则包,不当包则不包。另外,头骨如箱,胸骨如条,脊椎骨如链,腿骨如管,各自适应不同功用。人的脊柱不仅起顶梁柱的作用,而且能前屈、后伸、左弯、右旋,还能象弹簧一样做各种各样适应的动作。

骨头构造,是何等智慧奇妙的设计。

7.毛

人体的毛发有多种,而各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混乱不得。头发是为了保护头部,兼具美观的功能,所以它可以长得很长。圣经上说,长头发是女人的荣耀,所以女人极少有秃发。

眉毛是为了分流汗和雨水,不使流入眼内,故位于眼睛上方而分向两侧。眉毛长了几十年,最多长到10mm就不再长。但是头发一般可以长到90-150cm。若是眉毛也长个90cm,真的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了?该短就短,该长就长。

睫毛是为了防止尘沙异物进入眼内,故生于上下眼睑的边缘,而且以特殊的弧形弯向前方,这样就不致妨碍视线,闭眼时可以上下交连而不致刺向眼球。眉毛和睫毛如果长得过长就会妨碍视觉,所以它们永远不会长得像头发和胡须那样长。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14)

鼻毛是为了过滤呼吸的空气,所以生于鼻孔的内面而斜生向外。如果向内,异物就易进难出了。

耳毛长在耳内,以防小虫飞入。鼻毛长在鼻内,以滤沙灰。眼睫毛长在眼外,挡住异物,保护又装饰眼睛。该在里面的就长在里面,该在外面的就长在外面。

腋毛是为了克服局部磨擦及帮助汗液蒸发,如果没有腋毛,人就得整天高举双臂,否则局部皮肤必将因磨擦和潮湿而发炎。腋毛根据其功能要求,既不能长得像头发那样长,也不能像眉毛那么短,且细软而卷曲。如果长得粗硬而刚直,岂不要把皮肉扎伤?

人的肠道上皮也生有纤毛,这些纤毛则一概向下生长,而且能互相协同颤动,其颤动波也是自上而下,以便推动肠道内容物下移。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15)

人身各处的细毛,基本上向下生长。惟独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细毛,但其生长和颤动的方向却和肠道相反,一概向上倒长逆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痰液向上推送到喉部吐出。如果按照通例向下,则气管和支气管将被痰液堵塞,人就活不成了。

一位医生过去对神的存在将信将疑,一次在解剖病人呼吸气管时,看见气管四壁生出的细软毛都向上生长,自此得到启示,不得不相信这是智慧的创造者—精心的设计。如果气管的软毛是向下长,那么体内的粘痰无法咳出,越咳越下去,只要几口,便将气管堵住。毛该顺长就顺长,该倒长就倒长。

人体的毛还有很多种,它们的粗细、长短、软硬都各不相同,却那么适当地满足了各各器官特定的要求。

8.心脏

心脏是人体的生命之泉,这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小机器。有一个拳头那么大,约有半斤重。每天提供的能量足以把900斤重的物体升高1.2米。一个人活到50岁,其心脏所作的功,相当于把18,000吨的物体升高20多万米。血液从心脏流出,在全身血管里周游一圈有多长呢?有科学家把人体全身的血管,毛细血管,统统加起来,足有十万公里长。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16)

人的四肢各体,无不久劳则疲,必须休息。但肺的呼吸,心脏的跳动,血液的运行,不受此律限制,始终不息,久劳不倦直到人要回去的日子。这是何等宝贵的设置。

人心脏里的瓣膜和半月瓣,就象压水机筒中的活塞,只准血液按规定方向流出,不许血液倒流。它是一个很高级的自动化压水泵。

9.肺

空气在人的肺里进进出出,和风箱的道理一样。不过它自己有一套自动化设备,用不着人去推拉。体积不大的肺怎么能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呢?在显微镜下,肺泡的数目达七亿之多。

如果将肺泡全部展开,面积可达70-100平方米,比人体面积大四、五倍。你可曾想到肺竟然有如此大的表面积,肺利用这么大的场地进行气体交易!吸收氧,呼出二氧化碳,做气体交换的买卖。难怪研究人体的专家认为,肺泡是真正的“超级市场”。

10.无用器官

有人以为人体也有一些似乎无用的器官,如胸腺、阑尾、扁桃体和尾骨等,说明人体的结构未必尽皆合理。人们曾经认为这些器官没多大用处,反而容易引发疾病,如阑尾炎、扁桃体炎等。如把这些器官切除,对人体也无多大影响。

过去 人甚至把这些器官切除,对人体也无多大影响。过去 人甚至把脾脏等等也归入此类。在历史上,所谓"无用器官"的名单曾一度长达百余种之多,实在惊人。但这个名单之所以如此之长,并不是因为这些器官无用,而是因为人们无知。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17)

随着人们对人体认识的加深,绝大多数器官已自这个名单中一一剔除,于今已所剩无几了。有些人认为这些器管是人类进化的遗迹,即所谓"废物退器官",并以此作为进化论的证据之一。但显然这是误解。

现今人们终于明白并无所谓"废退器官",只是人们对这些器官的认识不足而已。

例如胸腺,过去 们不知道它有何用处,现在则明白它是人体对抗内外感染源的预警器,它们对感染较敏感,可以提前启动人体的防御机制,以防止更严重的 感染,所以它们在保持人体健康方面功不可没。

又如尾骨如果发生骨折,也将造成很大的机能障碍,说明尾骨也有它的功能,并非可有可无。至于引发疾病,则人体任何器官都可患病,连心和脑也不例外,你不能因此便说心和脑有害无益。

有些器官对人体的影响诚然不像心和脑那样直接而重大,去除之后不致立即危及生命,但这并不表示它们没有功能。正如人若失去手和脚,也并不直接危及生命,但无疑却是人体的残缺。

人体几何结构(美妙的创造人体结构)(18)

结语

在了解了人体结构和功能的高超智慧性质以后,人们自然会问,人体所体现的这些高超智慧是从哪里来的?是谁设计并制造了这些如此复杂、精密、又如此巧妙特殊性的器官呢?

这个问题是无可回避的,任何实事求是的人,都会承认如此精妙无比的器官结构是不会凭空出现的,因为它们不可能是偶然巧合的产物。这就让人不能否认,在人体创造的背后,显然存在着一位具有超绝智慧和能力的创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