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1)

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2)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截至9月6日7时,甘孜州报告37人遇难、失联12人,已收治伤员170人,其中重伤56人。

雅安市石棉县共接报28人遇难,78人受伤,受伤人员均已送往医院救治,其中,危重5人,重伤12人,轻伤61人。

截至目前,此次地震共造成65人遇难

目前,当地道路、通信、电力不同程度受损。房屋倒损和其他行业受损情况正在进一步排查统计中。山体滑坡也正在进一步摸排统计中。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地方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派出工作组和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各项抢险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截至5日晚,甘孜州(主要是泸定县)、雅安市(主要是石棉县)共临时避险转移安置5万余人。目前地震灾区正在迅速开展人员搜救安置。

截至9月5日18时,累计出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安能集团、安全生产、通信电力、医疗救援等各类救援力量6500余人,调集4架直升机、2架无人机前往灾区开展空中救援及灾情侦查工作。

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3)

14年前,那场8.0级的地震,夺去了近7万同胞的生命。14年来,生命逝去的殇,无论之于亲朋还是国家,横亘时光,未曾改变。但是,“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难,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早期推送的一篇文章,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在汶川地震中的作用。

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在汶川地震中的作用

文/何雄飞 新周刊

他们是“火腿”族、“香肠”族和“车腿”族,他们多数都拥有国际上惟一的一个电台呼号,在汶川大地震中,他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通讯网,在军方通讯、海事卫星电话、小灵通、固话、手机通讯恢复前,开始了一场民间通讯救援先锋战。

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4)

静默,静默,持续3分钟的无线电静默。

5月19日,14时28分—14时31分,天安门、中南海、上海外滩、四川北川……空袭警报、轮船和火车汽笛、警笛长鸣,天空中永不消逝的无线电世界里,一片可怕的静默。

7天前,四川大地震之后,许多城镇通讯瞬间瘫痪,手机、固定电话、网络失去信号,“高科技在大自然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成都市委外宣办上宣报道组组长徐晓眉感慨。

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5)

就在一座座城镇成为信息孤城的危难之际,一个名为成都市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网的民间组织,却在电波世界里发起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信息救援战,“只要一次成功的短波通联,就可能救活无数人,只要能有一台手持机和车载机,就能在救援中发挥很大作用。” 应急通讯网总指挥之一刘虎(呼号:BG8AAS)说。

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6)

“5·12”紧急动员令

这群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被称为HAM,其外号有“火腿”(拥有合法呼号)、“香肠”(未取得合法呼号)和“车腿”(拥有车载电台),他们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升级电台设备,每天都在琢磨怎么让信号传得更远,使语音更加清晰,在技术层面上,他们的专业程度甚至可能超过了军队通信兵。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正在成都市12楼装修办公室的刘虎,感觉所有框架和窗户都发出要断裂的巨响,一堵新修的墙倒下,他立即躲进厕所,两三分钟后,震动平息,刘虎掏出手持电台,宣布成都市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网进入应急通讯状态,在439.225,439.800MHz两个频率上形成通联,散布在四川各地的电台迅速传达各种信息,第一个向主控台报道的电台是BG8BSN,“成都某地未发现房屋垮塌,未见人员伤亡”。

14时45分,刘虎获悉震中位于距成都90公里外的汶川,震级高达7至8级,当地通讯完全中断!鉴于情况紧急,“火腿”刘虎呼叫“香肠”和“车腿”尽量保持电台开放,并随时准备参与应急通讯和应急救援。响应的HAM达200多人,共收到100余条情况报告,主控台因为电源等问题6度换台!

在郫县的向勇(BG8CVE)驱车从成都向震中方向探查,越向西走情况越严重,他通过电台传来了前线最新情况,直至无法打开应急通讯网中心转信站。

由于忘带电池和记录纸,刘虎不得不将全部汇总信息记在手上,一小时后交由BG8AAK、BG8BX等多位HAM轮番主控。主控台收到各地报告,确认成都地区没有重大伤亡,HAM们舒了一口气。很快,主控台又通过短波向外地电台传达成都灾情,并得知北京、上海、广州均有震感。

此时,成都市的空旷地带有很多人选择了露天避难或帐篷宿营。晚上回到家中的刘虎继续值守应急频率,家里的有线电视已经中断,他一边看着地震仪的波形,一边监听广播:“我在的大楼减震不好,稍有振动都晃得吓人,人基本上都跑光了。一大箱玻璃仪器从柜子里面飞下来,全部碎了。震中附近通讯和道路完全中断,目前除了部队的短波电台和救援海事电话之外,没有消息渠道,不知具体情况。”

当晚,应急通讯网的另一个负责人刘旭(BA8DX)在去野外避震途中,联系了刘虎等多位HAM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建立“四川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网指挥中心”,开展有组织的应急通讯活动。

刘旭事后回忆,一个值得庆幸的决定是在地震两周前做出的,刚刚成立并处于调试状态的成都市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网,因为春节的那场雪灾中许多地方通讯全部中断,于是决定在电视塔上搭建中转台,地震后,刘旭爬上塔台查看,发现中转台已经移位,电线扭成一团,差点断裂,“但它还在工作,真是万幸!它覆盖了整个成都、绵阳直径100公里的灾区,说句老实话,这次救灾它所起的作用,都可以发勋章了!”

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7)

特殊的民间通讯救援先锋队

5月16日,成都万年场某小区18楼,四川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网指挥中心。

刘虎腰别电台,在办公室里跑步穿梭,他左手刚刚接完固话,右手又接通小灵通,同时还要用笔记下来自中国无线电协会(CRSA)、四川省红十字会、成都市红十字会的最新救灾指示,随后,他手拿纸条跑到另一间办公室的短波台,或者大会议室里的车载主控台,让操作员将信息发布。

刘旭接到一个电话,四川省共青团志愿者服务队向应急中心提出车辆支援要求,但他又不得不马上起身到一个HAM家取当下最紧缺的短波台。

一天下来,他们只泡了一碗方便面,吃了几块饼干,一名HAM送来的西瓜放了两天,根茎已经轻微发霉,但他们居然都没有时间切开吃。

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8)

那间两室一厅不到100平方米的房间里,布满了天线、话筒和不停闪烁的电台,以及标注着精确经纬度的战备地图,那群来自成都、深圳、郑州等全国各地的12名HAM,不但无偿贡献了自己的手持电台、车载电台、短波台等价值数百到上万元的设备,同时还要随时准备开动四驱越野车,带着电台前往灾区,在前线架设应急通讯中转站,运送物资、药品和伤员。

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9)

(配图,与文章无关)

四川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网是在5月13日成立的,当天一大早,刘旭到四川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汇报,省无委当即指示:发挥业余无线电优势,积极支援救灾通讯,使用BY8AA呼号担任主控台,在不干扰航空通讯的前提下,可动用业余频段内的所有频率资源,注意保障免受有害干扰。四川省信息产业厅的一个领导说:“你们大胆去干。”

当日上午,应急通讯指挥部组建完成,指挥中心设在三圣乡现代艺术博物馆,这里可遮雨,又可在余震中随时四散逃跑。夜幕降临,裴丹(BG8DG)和何畅(BG8BX)中控指挥,这是整个应急通讯网最繁忙也是最困难的时候。

因为绵竹市汉旺镇政府无法与上级取得通讯联络,由BD8AAI、BG8BES、绵竹612带队的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支援队赶赴当地,晚上,刘虎、刘旭等多名HAM及四川省无委工作人员也赶到,了解前线情况,并支援汉旺镇一套中继站和若干台对讲机。晚上下着大雨,业余电台通讯就停在救灾中心门口,绵竹市市长要和在前线的副市长、秘书长通话,就跑到车前拿话筒呼叫。

5月14日,因为应急指挥中心搬回成都,前线设备缺乏,成都市内的对讲机、中继台都被各救援部门抢购一空,HAM们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尽力向灾区调送设备,不少HAM家里的设备从天线到主机都拆了个空。应急值班电台向全国HAM发出援助征集令,随后,全国各地的HAM迅速携带设备,或乘坐飞机,或开着自驾车前来增援,短短的时间里,指挥中心的所有短波/超短波设备和天线就募集到位。

一支有39人、由专业救援及搜救专家(登山、救护、通信等)组成的河南户外联盟救援队,响应电台号召,在5月14日后分两路,进驻擂鼓镇和重灾区北川县,带队的郭虎(BG6IFQ)说,他们携带了专业的通信装备,在灾害现场的最前沿——北川县城,架设了可以覆盖半径25公里的通信中继,这使得救灾指挥中心能随时了解现场第一手资料,对救灾的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他们还以营地为中心,在临时通信覆盖区域内进山搜索灾民,引导灾民下山。

5月15日夜,来自深圳的一名通讯工程师尹本勋(BA6BK)也携带着4部手持机以及药品等物资紧急飞赴成都,前来增援。

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10)

值得重视的民间力量

值班记录300多页,录音30余小时,录像2.5小时,图片2GB。

调动车辆3000余台,转运伤员近万名,参与救援以及应急通讯的车友、HAM无法计数。并给汉旺、什邡、新都、都江堰等地的政府部门提供了中继通讯服务。

而这还只是刘虎在地震后第6天的粗略统计。业余电台往往是在正规通讯手段瘫痪后进行修复的空档发挥最大效用,而且因为是民间力量,所以反应更为及时,速度更为快捷,“业余电台在这次救灾中的最关键作用是调度社会救援力量,因为,只有业余电台和车友会的联络应急车辆才能实行快速集结和迅速调动。” 在5月17日后, 四川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网已完成前线支援、应急通讯主要任务,任务重点调整为灵活调度支援二线骨干城市之间的运输和通讯。

刘虎介绍,四川业余应急通讯网指挥中心分成三个组:指挥组、情报组、后勤组。情报组负责收集前线传来的情报,整理得出救援需求,交给指挥组调度HAM前往。后勤组为派往灾区的值班电台提供后勤保障,但后勤保障非常艰难。刘虎在总结这场未经事先演习的应急通讯救援战时,得出的启示是:成都有十多个中继站,连续不间断通话几十个小时,但还是不够用。另外,与政府救灾部门的信息接口不畅。

事实上,四川业余应急通讯网指挥中心这支民间力量的充分展示,得益于中国无线电协会在5月14日发布的《协会总部号召全体HAM参与抗震应急通信 》的通知,通知要求HAM“在条件可及的情况下,守听短波电台常用频率,如遇灾区电台出现,应尽最大可能提供援助,并报当地政府部门。遇到灾害周边地区需要通过电台向家人报平安等信息时,力争用最短时间与其家人联系,将消息传送出去。业余电台在遇到应急通信时,应予以避让,并注意收听。”

来自天津的BD1QMP则提议要由有领导力的HAM组成中国ARES(业余无线电通信应急服务系统)核心组,学习国际ARES组织的经验、规划,协调中国ARES,制定规章制度,负责和各官方及民间组织建立联系,建立每周的地方性应急培训机制和定期的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演练。“我们不能等,假如明天早上就发生重大灾难,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很希望我们的ARES在下一次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说,已经有HAM开始着手翻译美国ARES手册。

而参加了灾区救援和通讯中继站架设的BD8AAI则说,“现在各灾区地方政府通信已逐步恢复,军队的通信兵、通信车也陆续到达,业余无线电作为灾害发生后、专业通信恢复前的应急通信,我们的义务已经尽到,我现在回到了家里,但救援工作远没有结束,我仍然在尽力……”

附:

电台呼号:BA6AA、BG8AAS、BG8CVE……是从事无线电操作人员或电台在无线电通讯时使用的唯一合法代号,中国的业余无线电台呼号以字母B开头;第二位表示电台的性质或等级,Y表示集体台,A表示个人一级台,D表示个人二级台,G表示个人三—五级台;第三位是数字0-9,表示电台的分区,再后面接2-3个英文字母是个人代码,每一个电台呼号在世界上都是唯一的。

四川业余无线电应急通讯指挥中心值班频率:

439.225-5,439.800-5,147.875/144.125,438.800-8,439.625-5等。

其他应急频率:

439.600/431.625,439.300/431.300等。

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11)

小叔来啦:

一瞬间山崩地裂,一瞬间大厦倾斜。电脑网络中断,手机信号消失。只有电波永不消失……

默默无闻,平时宅在屋里收听各个频道的HAM(火腿)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一瞬间全都被强震,把自己从那个小世界中震了出来。他们自觉自发的联系灾区与外界,传递最新的消息,分配频道资源。因为,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无线电有可能是唯一联系外界的方式。

感谢那些为救灾努力着的人,你们为这个世界带了正能量!

汶川地震通信阻断(记忆灾难时刻信息传播)(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