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陈羽啸

三国时代,年年有大战,岁岁有烽烟。但是,战火烽烟也挡不住浓浓书香。6月22日晚,三国文化专家、川大教授方北辰来到四川省图书馆,登上“名人大讲堂”。方教授从五个方面,对三国时代文化思想的真实风貌,给予全新的解读。在他看来,三国绝非一个完全黑暗的时代,而是一个散发出新风貌、具有多元创新精神的时代。尤其从书香角度,他带领读者领略到三国时代,刀光剑影背后的读书人风采。方教授对三国的阐述和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方白羽的小说哪个好看(方北辰大话三国)(1)

方北辰梳理发现,三国三方政权的高层人物,特别是高居君位的领袖,都能做到向往文化,带头认真读书,堪称是此前时代难得一见的新风气。《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曾对曹操有如下描述:“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自作兵书十万余言。”曹操指挥军队南征北战三十多年,手上总是离不开书本,白昼在讨论用兵的谋略,夜晚则思考经典史传。不仅读书,而且写书,撰写的军事著作竟有十多万字。曹操本人也说自己是“老而好学”,年纪大了依然喜好学习。方北辰教授幽默地说,曹操“就是一个读书学习的老标兵,老模范。”曹操爱读书,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也是自幼就开始读《诗经》、《论语》,长大了就全面阅读儒家的五经,以及四个部类的各种图书,至于《史记》、《汉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更是无不阅览。曹丕,酷爱文学和文化,不光爱读, 本人也是创作的大家。方北辰教授形容他为“文豪天子”。

方白羽的小说哪个好看(方北辰大话三国)(2)

曹魏的政治对手孙吴一方,也不遑多让。领袖孙权,也是认真读书的模范。他自己曾说:“我在少年时代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没有读内容深奥的《易经》。到了掌权管事之后,又专门读了《史记》、《汉书》、《东观汉纪》这三部史书,还有各家的兵法,深感大有收获。”不仅自己读,孙权还督促大将吕蒙、蒋钦努力读书说:“赶紧去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还有《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连曹孟德都说他自己是’老而好学’,你们怎么能够不去勉励自己努力上进啊!”

方白羽的小说哪个好看(方北辰大话三国)(3)

在三国时代的众多读书人中,方北辰教授对魏文帝曹丕大加赞赏。他提到,我国第一部大型的类书,就是在三国时代出现的,就是魏文帝曹丕下令编纂的《皇览》。所谓类书,是中国古代书籍的一种。它是将编纂者在世的时候,典籍文献之中所记述的所有知识,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全部加以分开拆散之后,再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从而变成面貌一新的典籍:由于类书的知识无所不包,所以它是已有知识的大百科全书。由于类书涵盖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典籍文献,所以它也是对此前的中国文化,进行的全面性清理和总结。总之,大型的类书,完全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大百科全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方白羽的小说哪个好看(方北辰大话三国)(4)

方北辰

在三国之前的汉代,文学基本上是儒学的附庸,没有绝对独立的地位;写作文学作品的作家,自己也对文学的价值不是特别的重视。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就说:“文史星历,流俗之所轻也。”到了三国,即便是大文豪曹植,依然还有类似的看法,他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但作为曹植的兄长,曹丕则完全不同,曹丕对于文学的社会功能,给予全新的高度评价。《昭明文选》收录他撰写的《典论•论文》一篇,其中强调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未若文章之无穷……而声名自传于后。方北辰说,“在中国历史上,对于文学的社会功能,能够有如此全新的深刻认识,并且作出如此高度的评价者,曹丕堪称是开风气之先的第一人。”

据《三国志·王粲传》裴注引《魏略》记载,曹丕还在自己撰写的《又与吴质书》中,对建安文坛诸子的文学创作,逐一进行评价。方北辰说,由于曹丕本人就是文学大家,深知文学创作之甘苦,所以他的评语都非常公允和中肯。比如,他评价陈琳是“章表殊健,微为繁富”,意思是撰写奏章之类的文章时,气势非常之充沛,可惜文句稍微繁杂了一点。在中国历史上,以作家的身份评论同一时代的作家群体,而且又能秉持公正和爱护之态度者,曹丕也是开风气之先的第一人。

由于他自己就在《典论·论文》的开头,提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话,所以他又是针对“文人相轻”这种恶劣的风气,以实际行动来进行严肃批评的第一人。正是因为曹丕在以上方面的突出贡献,鲁迅先生才会在他的《魏晋风度及药与酒的关系》一文中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