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劈拳,越来越没有劈的样子,甚至连拳也不是,用的是掌。

劈拳成了推掌。就连孙禄堂的《形意拳学》也讲:徐徐拉开,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后拉。难不成大家都练错了吗?

形意拳最简单的招式诠释(形意拳杂谈05无劈之形)(1)

劈这个拳形,在许多武术中都有,八极、通背、少林等拳中都有劈的拳招,更不用说以劈为名的“劈挂”门。

劈是人类搏斗的本能技法之一。这个技法从上到下,借助重力,且手臂运动幅度大,极具攻击力,甚至演化出“劈头盖脸”这样的俗语。除了形意门以外,其他门派练习劈,动作幅度都很大,讲究以身带手,抡胳膊劈透。

形意拳源自戴氏的心意拳,心意拳中也有劈拳。相比于形意拳,戴氏心意劈的意思就很明显,从上到下,动作很像老农锄地。戴氏心意的劈,没有抡胳膊,胳膊像是浇铸在躯干上,靠身体的束展完成劈击动作,这是戴氏心意的高明之处!即使是八极拳,虽然劲法老到,但仍然还有抡胳膊的痕迹。

形意拳最简单的招式诠释(形意拳杂谈05无劈之形)(2)

至于形意拳的劈拳,不仅放弃了抡胳膊,连躯干的束展也藏起来了。

形意拳的劈拳,没有劈之形,但却有劈击之劲。形意拳的劈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两腿的蹬踩之劲,二是两臂的拧裹钻翻。后腿蹬前脚踩,这与心意束展异曲同工,却没有明显的束展之形;两臂不再抡着用,而是拧裹钻翻,螺旋出入。起钻拧裹,劈出落翻,起钻到口的高度,落翻到心口高度,有个小小的高度差,一起一落,如水之翻浪,因此有翻浪劲之名。

相比于躯干的束展,两腿的蹬踩更含蓄,也更便捷;相比于抡圆胳膊,两臂的拧裹钻翻显然也更含蓄,而且叠加上了横向的劲力。就劈这个拳形而言,抡劈显然是最早的形态,由此而有通背、披挂的练法,这两门拳都是历史相对悠久的拳种,反映了早期的拳学形态;进一步发展,尤其有器械运用的经验后,则发展出束展劈击的形态,也即心意六合的形态;到了形意拳这里,则更进一步。可能是因为火器的出现,导致冷兵器训练的弱化,反倒更加突出拳学本身,使得徒手技法精益求精,而有了蹬踩与拧裹钻翻结合的形意劈拳。

形意拳最简单的招式诠释(形意拳杂谈05无劈之形)(3)

形意拳是高层次且比较含蓄的拳术,但高层次并不一定意味着技击水平高。高层次是拳理层次高,技击水平高则指的功夫修为。前者说的是理,后者说的是人。毫无疑问,以劈挂、通背为代表的抡劈技法是最便于练习的,尤其对于武术新人,更应该先学抡劈,活肩活背,放长击远。将简单的抡劈练熟练透、练到精义入神的地步,那也是相当好的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