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看《搜神记》中有《汝阳鬼魅》这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后汉时一个在灯火明灭失踪的死去妇人尸首,在路边拦下了一个小官吏的车马,并与其在一个经常闹鬼的阁楼睡了一晚,天明后复又为尸,那个小官吏在不久后也得了急症去世。又有袁枚所写《子不语》中有《僵尸抱韦陀》一节,讲的是商贩夜宿佛庙,遇到一白毛僵尸,被韦陀神所救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中僵尸形如常人,到了第二个故事中则“遍身白毛……两眼深黑,中有绿睛,光闪闪然”,实在吓人。从汉代到有关于僵尸的描写大量出现的清朝,为什么僵尸的形象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让人不由得惊奇。

志异中的鬼怪被叫做什么(从旖旎可怖的异类到面目狰狞的怪物)(1)

天女魃

旱魃到僵尸的演化。

实际上僵尸也属于鬼神精怪的一员,认真算起来,僵尸应该属于鬼,但是其开派祖先却是神——魃。

这自然是因为我国远古的时候神鬼不分,而神超脱于鬼,也就是神从鬼中间分化出去了,大多数的神成了与鬼截然不同的存在,但是,同一渊源而来的鬼神往往也造成了有时候神与鬼分界线的模糊。

我们比较熟悉的可能就是雷神,但是许多文献记载中也有雷鬼的描述,比如《搜神记》中《杨道和》这一个故事中就说到杨在与雷鬼的搏斗中砍伤了雷鬼的屁股。唐代《录异记》中也提到过雷鬼。在这两个故事中的雷鬼都面貌狰狞,全无神明的威严端正。

旱魃在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变换也类同于此。

志异中的鬼怪被叫做什么(从旖旎可怖的异类到面目狰狞的怪物)(2)

古代壁画中的雷神

旱魃起初叫魃,《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提到“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也就是说,上古神话中黄帝与蚩尤大战,黄帝命令天女魃下界助阵,令风止雨停,后来,天女魃不知为何无法返回天上,滞留在了人间,她所居住的地方终身都不下雨。

所以上古神话中,魃是神女,与僵尸完全搭不上关系,但是因为魃有招致旱灾的属性,古代的人对于天灾都是既厌恶又恐惧的,对于能够招致天灾的神明也同样感觉复杂,因此,对于此类神明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转变:

  1. 一个是神职的剔除和转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王母”,我们一般印象中的西王母都是仙气飘飘,女仙中的NO.1,但是实际上《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最初的神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也就是主管天灾。

此天灾包括瘟疫、疫疾、诛杀等相,到了魏晋时期,瘟疫这一神职从西王母处剥离,赵公明和钟会成了新一代瘟神,到了宋朝,瘟神的神职又一分为五,赵公明负责西方,主管秋瘟,也许是因为西方属金,赵公明的神职后来还加入了财神。在这一神职的剥离和转移过程中,瘟神由单纯散播瘟疫的恶神变成了庇佑百姓免遭瘟疫神职的善神。

志异中的鬼怪被叫做什么(从旖旎可怖的异类到面目狰狞的怪物)(3)

神话中的西王母

  1. 一个是神名的堕落。

中国古代的神大体上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形象,如果无法剥离负面的神职,那么神就会慢慢失去神格,向鬼怪的方向转变。

天女魃的形象在民间的变化正是由此而来。如传说中由东方朔所作的《神异经》中有记载魃的片段:

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因此,到了汉代的时候,魃的天女形象已经荡然无存,而变成了一种怪,并且其性别特征也逐渐开始模糊。

由于失去了神性变成了一种妖怪,被拉下神坛的魃因为其带来旱灾的特性而开始成为了民间祭祀和祷祝活动中的被驱赶和残杀的对象。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平息旱灾和求雨的目的。

东汉张衡在《东京赋》中写道“囚耕父于清泠,溺女魃于神潢。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中就有把造成灾难的各种妖怪或囚禁起来或处死以让天下安宁。

志异中的鬼怪被叫做什么(从旖旎可怖的异类到面目狰狞的怪物)(4)

逐渐尸化的天女魃

此时的魃还是一种与人并无太大关联的妖怪,但是到了明清的时候,人们开始认为一些新死不久的尸体可能是旱魃,并且还演变成了一种恶劣的风俗,那就是“打旱骨桩”。

所谓“打旱骨桩”是因为人们认为如果当地发生了旱灾,是由于有新死不久的尸体变成了旱魃,只有找到“旱魃”把它挖出来损毁或焚烧才能让天下雨,官方对于这种做法深恶痛绝,认为有伤天和,并伤人伦,一般都会严厉禁止,然而从历史记载看,一直到清朝都有官方明令禁止“打旱骨桩”的记载,可见这种民间风俗顽固不化,禁而不止。这也是因为人们对于天灾的恐惧是一种刚需,非人力所能阻拦,除非有另一种情绪替代品。

《明实录·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中就有明确记载:

“巡抚山东大理寺右寺丞张骥言三事,一山东人旱即伐初葬者冢墓,残其肢体,以为旱所由致,名曰打旱骨桩,此岂惟亵渎天地且摇人心请,严其禁。”

到了此时,魃已经与新死不久的尸体联系上了,再进一步,则是与僵尸合二为一。

南宋洪迈所写的《夷坚志》中有一则《刘子昂》的故事,刘子昂孤身在外为官,和一美貌妇人同居,被一道士说破妇人是鬼非人的身份,进而泼水于地,在水干得特别快的地方发现了僵尸,面貌如生人,正是那个妇人。

这里僵尸吸水的描述显然是受到了民间认为新死不久的尸体可能为旱魃这一说法的影响,并且还进一步让新死不久变成了死而不腐。

类似的志怪在明清书籍中屡见不鲜,到了袁枚所作《子不语》中就系统化了。袁枚可以说是集历代旱魃僵尸描述之大成者,他把僵尸等级化和体系化,很有现代网文作者打怪升级的风格,从最低级的紫僵、到高一级的白僵,再到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这些僵尸的进化路径是旱魃,以及最终形态为“犼”。而“犼”是一种神兽,佛教中一些菩萨的坐骑。

地中有游尸、伏尸、不化骨三种,皆无棺木外袭者。《子不语》

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续子不语》

袁枚大大对僵尸这一鬼怪进行了创造性的编排,对于其种类和进化路径安排的明明白白,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创作框架,从以林正英为代表的香港僵尸电影到以《鬼吹灯》为首的网络小说,要么直接套用,要么汲取其中营养。

志异中的鬼怪被叫做什么(从旖旎可怖的异类到面目狰狞的怪物)(5)

香港电影中的僵尸

僵尸与魂魄的关系。

回过头来看前面,由神到怪的魃,也仅是僵尸演化过程中的一部分,那还有一部分是什么呢?我认为在魃的僵尸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古代灵魂观念的演变。

《左传》中子产提到“人生始化为曰魄。既生魄,阳曰魂”,也就是说人生而有魄,而魂却是后天发展而来,活着的人是魂魄一体,魄主身体,而魂主精神,相较于魄,古人认为魂更重要。

《礼记》中说人死之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所以才有神魂,鬼魄两种说法,分别对应着天、地中的两种存在。代表阳性和精神的魂离开身体,仅留下了代表着阴性和身体的魄,因为是阴性,魄很容易就会滑往恶的方向。

这也是对于人死后腐烂、恶臭等形态的一种直观印象,由此而来对于尸体的各种不可测度的想象就油然而起,这就成了“僵尸”这一鬼怪形象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