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就想上厕所,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直肠子”行为呢!生活中好像很多人存在着这种困扰,虽然说有时并不觉得会对生活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并且习以为常,但时不时的总会怀疑自己是否得了什么“大病”!

肠胃不好每次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吃完饭就想上厕所)(1)

从肠胃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我们体内存在一个重要的反射——胃结肠反射。

当我们进食之后,食物进入到胃里面,会将信息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告诉大脑,我吃东西了,新的食物来了,胃肠道赶紧给新的事物腾地方,把肠道里面的大便排出去。

所以,信号会传递到结肠,我们的大肠会开始工作,拼命地开始运动,将结肠中的食物残渣或者粪便,排向远端的结肠和直肠。

当直肠中的大便到达一定量之后,会触发排便发射,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就会去厕所排便,盆底和直肠的肌肉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排空直肠里面的大便。

大部分人在进食之后,结肠运动加快,但是不一定会有排便的感觉,主要由肠道里面的大便量来决定。

1. 肠易激综合征

有的人胃肠道比较敏感,只要一吃东西就会想要大便,可以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的情况。不仅是进食后容易排便,在情绪紧张、激动、着凉等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样的人,做肠镜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肠道的蠕动是加快的,这种疾病叫做肠易激综合征。这些患者的胃肠道,可能会比普通人敏感,容易受到刺激。当腹泻的次数比较多,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2. 慢性结肠炎

吃完饭就想上厕所,很可能是慢性结肠炎造成的。慢性结肠炎容易导致人出现腹痛、腹泻,当吃完饭之后,食物进入肠道,而肠道遭受刺激后会加快肠胃蠕动的速度,进而会增加上厕所的感觉。若患有该种疾病的人,千万不能忽视,一定要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日常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逐渐改善炎症,有助于身体更健康。

肠胃不好每次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吃完饭就想上厕所)(2)

● 注意事项可能有些人看到腹泻,认为日常比较常见的腹泻,其实不然,这种腹泻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临床上说的腹泻,多是指腹泻次数超过三次及以上,每次腹泻量超过200g,通常这种腹泻会导致人体严重缺水,严重的可能会损伤身体健康。

建议大家清淡饮食,有研究显示,进食脂肪后,更容易诱发结肠运动,少吃高脂肪性的食物,例如烧烤、油炸食物。

做菜少放油盐糖、少煎炸炒,多蒸煮炖。同时,不要暴饮暴食,每餐只吃七成饱,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如果进食某种食物后会出现腹痛、腹泻,下次尽可能避免进食这种食物。

保持好心情,不要紧张、焦虑,如果有焦虑或者抑郁的情况,建议去相关科室接受治疗,口服抗焦虑或者抑郁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