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处暑到了,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啥意思?处暑下雨有啥说法?

对于农民来说,平时最为关注的话题就是天气了,因为从古自今农民种植农作物,收成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天气的影响。所以在我国,一般农民在一起聊天了,天气就是百说不厌的话题。而在民间,也有很多预测天气的农谚、俗语。如今马上就要迎来处暑节气了,村里的一些老人们就在谈论着最近几天的天气。其中有老人就说了“处暑下雨万人愁”,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处暑节气下雨不好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有关处暑的俗语有哪些(22日迎处暑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1)

处暑是24节气中第14个节气,古人把立秋当作是秋季的开始,因此处暑就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而“处暑”也就是“出暑”的意思,意味着处暑节气到了,那也就标志着炎热的夏天要接近尾声了,而暑气就要逐渐消退,并且天气要从炎热向凉爽过渡了。处暑是在每年的8月22日或者是23日,今年的处暑是8月22日,也就是农历七月初四,这周的星期六。

因为古人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的,而农事又和天气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古代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的,因此就对天气很关注。而在长期的观察中,就发现了每个节气当天的天气和后面的天气情况存在一定的联系,然后就把它们总结成为了农谚,这也就为后人提供了参考。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的字面意思很简单,指的是处暑节气的时候如果下雨了,那农民就要开始发愁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处暑节气下雨有啥说法呢?

有关处暑的俗语有哪些(22日迎处暑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2)

关于处暑节气下雨,农村的老人都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兆头,用他们的话来说,处暑节气是宜晴不宜雨。这是因为处暑节气下雨了,民间有以下几种说法。

首先处暑节气下雨了,预示着后面的雨水多。在传统民俗中,普遍认为处暑下雨了意味着后面的雨水偏多,这样不仅不利于农民的生活,而且还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因为在处暑节气以后,农作物就陆续成熟了,这个时候雨水偏多,不利于作物的丰收。

有关处暑的俗语有哪些(22日迎处暑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3)

其次处暑节气下雨,预示着收成受影响。到了处暑节气,水稻就要开始灌浆了,雨水偏多自然就会导致其产量受到影响。而在后面稻子收获季节到了,雨水偏多,那就会耽误农时,因为“处暑十日忙割谷”,这个时候雨水多,那亟待收获稻子可能会烂在地里。另外在处暑节气以后,还是多种作物播种的时候,也就是秋播的关键期,雨水偏多那就会对叶菜类影响很大。在有些地方,反而有“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等农谚。

最后,处暑节气下雨,可能“秋老虎”要猛回头。不少地区认为,在处暑节气这天如果下雨了,那意味着后面还可能会出现秋老虎天气。气象专家指出来了,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但是却并不是全国适用,并且也不是每一年都准。因为处暑如果雨水多,那雨水就会带来降温。

有关处暑的俗语有哪些(22日迎处暑俗语处暑下雨万人愁)(4)

一般到了处暑节气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逐渐下降了,冷空气活动要增强了。而处暑节气下雨,就证明了冷空气活动频繁了,后面的雨水就偏多。因此说“处暑有雨万人愁”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其实处暑节气到了,并不意味着就真的凉爽了,在后面还有秋老虎天气,甚至会出现比立秋前的更高的高温天气。而天气真的变得凉爽,大约要等到白露节气后。关于处暑节气,你还知道哪些农谚呢?欢迎大家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