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她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罗万象才成就了今日的上海的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然而,谁才是上海人,一直纷纷扰扰,争论不休。

有的人认为身份证310开头,才是上海人,其它都不是。可是上海独立建市不过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之前上海的所有区县,在漫长的历史中都一直是江苏省的一部分,换言之1958年前的上海人,全部都是江苏省人。哪怕是在民国时期,纷纷移民至上海的民众,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江苏省上海县人,这也是今天上海人口中的“上海本地人”。

南方人眼中的上海人(上海人上海本地人)(1)

上海本地人

是指清末民初祖籍就是江苏省上海县的居民。祖籍不是上海县的都不是“老上海人”。这有点像今天中国台湾地区的台湾“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区别一样。台湾的本省人,是指国民党迁居台湾之前,就一直生活在当地的人;而外省人是跟着国民党一起战败迁居台湾的人被称为外省人。上海本地人和上海人,基本也是如此。如今,上海本地人,因为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大都生活在上海的外环松江、青浦、金山、奉贤等区,被当地人俗称上海郊区人。而实际上他们因为早期就生活在上海有房有地,财力不可小觑。

南方人眼中的上海人(上海人上海本地人)(2)

上海人

是指自上海开埠以后,从全国各地纷纷移入上海的人。其中80%来自江苏(除了上海县以外)和浙江两地,其中又以,苏州、宁波、绍兴人为最多,这3地人主要讲江南吴语,虽然来自江浙两省,但语言和文化习惯,颇为相似,又善于经商,所以彼此认同感较高;另一部分江苏移民来自江苏苏北,苏北民众讲江淮官话,虽然和苏州人同属江苏,但文化和语言上与苏州人不同,相反彼此不够亲切,加上苏北人不善经商,多从事苦力和下层工作,所以在社会地位上一直被吴语区民众排挤。除此之外的其它移民,来自全国各地,如广东、安徽等地,但是在1958年前,这些上海人和上海本地人的户籍依然同属于江苏省(上海县)。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江苏人。

南方人眼中的上海人(上海人上海本地人)(3)

新上海人

南方人眼中的上海人(上海人上海本地人)(4)

上海自1958年,独立设市,自此江苏人是江苏人,上海人是上海人。但随着全国和上海经济的发展,以及上海城市地位的提升。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移民纷纷再次进入上海,特别是浦东大开发以后,这个时期移民上海的外地人,被称为新上海人。

今天很多上海人用狭义的户口和310开头的身份证,来凸显自己的上海人优越身份,实际大可不必,因为中国的户籍制度,不过是建国以后的50年代才开始的,而且之后只要入籍上海的都是上海人。这背后的心态实际,还是要表明自己比较“高人一等”,这种心态实际就是典型的保守的小市民心态。这与上海人自诩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格格不入。

一个真正优秀和精英的上海人开放的心态,更应该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有个上海的年轻朋友讲得好,“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是全中国的上海,更是全世界的上海。只要你来了上海,认同上海的文化,就是上海人”。

上海和纽约、深圳、香港、新加坡这些移民城市一样,他们之所以可以繁华几个世纪,成为世界最前沿和最发达的城市,不是因为本地人的自视其高,也不更不是因为什么310特权,而是不分彼此的那份包容和开放交流的心态,才成就了他们比其他城市的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