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是啥?通俗的说是让一般享受不到金融服务的人可以享受金融服务。坦率地讲:谁没在“钱”这件事情上犯过难呢?众所周知:借的是钱,欠的是情;钱易还,人情债难偿。只有银行贷款只欠钱不欠情,所以“贷款”应该是最普遍惠及群众的金融服务之一。

普惠金融具体内容(简述普惠金融)(1)

然而中国十三亿人,只有约三亿人曾经在银行贷到过款。剩下十亿人中除去老幼,芸芸众生由农民、厂妹、进城务工人员、快递员、售货员、保洁员、技校生构成……他们没有五险一金,在申请信用卡时可能连邮寄地址都没有。通常在申请贷款和信用卡第一关,他们就会被无情拒绝,他们是长期被正规金融机构忽视的人群,银行严苛的风控体系将他们拒之门外。

然而人活一世,情谊二字:快递小哥要在情人节送女友玫瑰与烛光晚宴;厂妹要给老家小弟交一笔学费;售货员想给自己买一部酷炫新手机;辍学打工的小芳要给病重的爸爸救命钱……帮助他们实现心愿是普惠金融对他们的意义。

总之,人有三急,谁没个缺钱借钱的时候?泱泱中国十亿人未得到银行贷款服务,互联网金融便趁此大势,拔地而起,专门服务于长期被金融机构忽视的普罗大众。自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提供网络理财服务;2012年P2P诞生,提供网络借贷服务……没有得到银行服务的人群们开始在网上、手机上,转账、理财、贷款、投资……互金企业的普惠金融以碾压之势重挫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无论从服务客户群体数量,还是盈利能力,其都甩开银行机构若干个身位。

例如,截止到2016年末,据人民银行统计,中国各银行类金融机构发行了约60亿张借记卡和4亿张信用卡,其中借记卡发行数量覆盖了全国人民,但银行的普惠金融服务除了存款之外,还应该包括贷款、汇兑、理财等品类,而4亿张信用卡显然与中国13亿人口的庞大数量难以匹配。

难道对弱势群体来说就只能存款,不能贷款了吗?厂妹说:我也想要新手机。但没有信用卡的他们,无法在缺钱的时候用信用卡消费。他们的需求是旺盛的,同时,银行面向他们的在汇兑、理财等金融服务上却是缺位的,而互金企业抓住了这一蓝海。截止到2017年第三季度,微信、支付宝、百度、京东的活跃用户数分别达到10亿,7亿,10亿,5亿。上述任何一家的公司的活跃用户数都超过普通商业银行的总客户数。而且BATJ四家中国互联网巨头均深度涉足金融业务,以阿里为例,除了以余额宝帮助普通客户实现1元理财,它还开拓电商小额贷款帮助淘宝店主,更不用提支付宝囊括了人民群众支付领域所有诉求;百度智能金融则利用搜索数据挖掘普通客户需求,利用金融科技推荐理财产品,BATJ获客数量因此分分钟秒杀所有银行。

一边是传统金融机构叫苦不迭:“普惠金融不赚钱,出力不讨好,风险太高”;一边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欣欣向荣,以普惠金融之名大赚特赚。那么问题的的症结是否是传统金融机构不作为?还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胡作非为”?

纵横历史,横观寰宇。无论是银行还是互金,都是企业,企业均是以逐利而生的机构。不赚钱的买卖,谁又会做呢?那么银行为何在普惠金融上不肯“出力”?互金企业为何在普惠金融上如此“卖力”呢?

普惠金融具体内容(简述普惠金融)(2)

从盈利层面上讲,普惠金融业务对银行来说就是个“亏本儿买卖”。银监会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为4.17%,高于商业银行平均贷款不良率1.6%的水平。小微企业贷款作为典型普惠金融业务不良率过高导致银行盈利性变差。而对互金企业来说却是另一番景象:其利用大数据画像控制用户风险,甄别不合格贷款用户,定向发放贷款。据阿里旗下网商银行2016年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其主营业务面向的客户均为小微企业,且不良率低于1%。同样做的都是普惠金融业务,为什么互金就比银行好?究其原因,体制机制、思维方式、金融科技等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体制机制的角度讲,银行迈入21世纪以来,便以“大”著称:贪大喜功,好大求全。大项目可以给银行带来丰厚利润且长期而稳定,对于金额小、风险高的零售业务普遍不招银行待见。无可否认:银行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方面存在着长期短板,没有大力拓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意图与驱动力。而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领域时间短,面对盈利能力强、快速见效的项目都被传统金融霸主银行抢夺完毕的局面,其只能从长期被银行忽视的广大群众入手,发展互联网投资,方便用户理财;发展网络贷款,方便用户借钱。互金企业也因此在服务领域上拓展了银行忽视的蓝海。

从服务群众的角度讲,银行和互金企业在普惠金融上最根本的差异在:是否具有用户思维,一切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客户的方便。即使是普惠金融这样服务于普罗大众的金融产品,银行也只是想走一贯的套路,站着把钱赚了,而不是放下身段贴近用户的思维去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银行永远不会因为厂妹想要苹果手机而提高贷款利率,放弃风控;不会因为用户觉得电子银行APP不好用而主动改变用户界面;不会因为客户需要这个产品,而立即响应,马上研发……但互金企业可以,他们见缝插针、积小成大,:无论你是大客户,还是小客户,在他们眼里都是上帝,都能给其带来收益。所以,在金融领域,充满狼性与竞争意识的互金企业即使是在普惠金融这样原本可能亏钱的项目上,最终也能赚到钱。

从监管政策的角度讲,对互金公司来说,其在利用支付业务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切入点来打开局面,使用免费转账等措施吸引客户进入,以互联网逻辑招徕客户、留住客户,而后再进行盈利性操作。其在业务上不受传统银行机构所需遵循的监管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混业经营的限制和要求。而银监会对互金企业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的这种差异,使得互金和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发展权利与监管强度方面存在不对等,银行业承担的义务更多,而监管部门的监管真空也导致了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客观上却造福了互金公司普惠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从金融科技的角度讲。互金企业对金融科技的驾驭能力远超传统银行,其运营成本更低、风控效果更好、用户体验更佳。银行作为正规化的金融机构,监管要求银行要有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其经营的投入成本较高,即使使用金融科技也要依托于成本较高的实体网点。而互金企业没有运营实体网点的成本,使用金融科技进行信息传输与数据风控,贷款资金来源于同业拆借或自有资本,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更占一层先机。

普惠金融具体内容(简述普惠金融)(3)

那么银行是否就此坐以待毙,放弃普惠金融业务?当然不。在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银行业转型迫在眉睫,普惠金融业务客户群体众多,且大部分涉及零售业务,仍然存在着利润空间。所谓:银行业务“无对公不稳,无零售不富”。普惠金融当然是未来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其肩负帮助消除校园贷、现金贷等互金毒瘤的重要使命和社会责任。

同时,银行在业务层面要不断开发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三农金融,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适时开展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等;在产品创新层面,要学习互联网金融机构,借助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增加普惠金融服务产品线;在客户层面,要加大拓宽普惠金融业务受众群体,按照普惠金融定义,更多服务三农人群与弱势金融群体,比如开发面向快递小哥、大学生、厂妹、城市务工人员等的专属金融产品;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大力推动循环贷款项目、产品抵质押收费项目,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层面,要扩大资金投入,增加普惠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连片贫困地区的网点、ATM、社区银行建设力度,合理增加或调整金融网点,加大POS机等设备的投放量,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精准服务普惠人群金融诉求方面,要增加金融服务代理机构与代理业务,除提供各种存取款银行基础服务之外,还可以尝试帮助弱势人群开展理财、贷款等高级别金融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