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前100名排行榜 网商社科商丘历史名人沈鲤(1)

文丨刘金芳(方塘传媒《重新发现商丘》特约撰稿人)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七月的一个暑日,天气依然是那么的暑热难耐,树枝上的蝉鸣声给人骚动不安的感觉。此时此刻在归德府一处深宅大院中,一代相星陨落,八十三岁的沈鲤病逝于家,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万历皇帝闻讯,颇为悲伤,赠“太子太师”,谥“文端”,谕祭谕葬。并先后遣河南布政使司堂上官于首七、三七、七七、百日、周年、三年,六次谕祭,祭文多次称赞沈鲤“乾坤正气,伊洛真儒”,并御笔亲书“责难陈善”、“肖德世臣”二匾以赐。

三国谋士前100名排行榜 网商社科商丘历史名人沈鲤(2)

沈鲤,字仲化,归德人。明史评价其素鲠亮,遇事秉正不挠,沈鲤一生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代帝王师”,当神宗为太子时即为东宫侍讲,而神宗于沈鲤也宠遇异常。深受当时身为太子的万历皇帝尊敬。朱翊钧当了皇帝之后他升为翰林编修、礼部尚书及文渊阁大学士。沈鲤深受归德人民爱戴,人们亲切尊称他为“归德公”、“文端公”、“沈阁老”。

1、明儒实学,身先践行

明世宗嘉靖十年,沈鲤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其原籍为江苏昆山人,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其先祖沈福二调归德(今商丘)隶属于归德卫左所李北户部。沈福二在商丘古城东南十五里许的邵家洼(今睢阳区沈营村一带)驻扎并开荒种地,落户归德商丘。

沈鲤的祖父沈翰,成化年间进士,曾任福建建宁知府。

十九岁的沈鲤在嘉靖二十八年中举。年轻的沈鲤就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华和政治远见,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柘城县远襄集北师家庄人师尚诏率领农民暴动,七月攻克归德府。

据《明史·沈鲤传》记载:“师尚诏作乱,陷归德,已而西去。鲤策贼必再至,急白守臣,捕杀城中通贼者,严为守具。贼还逼,见有备,去。”以上说明沈鲤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政治卓识,也为沈鲤走上仕途打下基础。

三国谋士前100名排行榜 网商社科商丘历史名人沈鲤(3)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沈鲤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授职为检讨(官职名:掌修国史)。沈鲤开始走上几十年宦海生涯。

万历十年(1582年)秋天,晋升为侍讲学士,又升迁为礼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职,升任左侍郎。沈鲤断绝私人的交往,喜好推举贤士,不使人知晓。万历十二年冬季,被任命为礼部尚书。

作为一代大儒的沈鲤,他不但是儒家道德的提倡者,也是儒家道德的积极践行者,他一生以推崇实学为己任。其在部持典礼,多所建白。

念时俗侈靡,稽先朝典制他,张居正初殁之后,朝纲之中也未尝无人,当时礼部尚书沈鲤便汲汲于礼乐之事,试图重振朝政衰败之局。

一代典礼沈鲤,但以讲礼学为急务,慨然以议复古制,抑奢禁浮,力振颓风为己任;晚岁入阁更极陈矿税害民,万历时期最大的弊政矿税因此最终得以遏止。

沈鲤一生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在当时的儒林有很高声望。著名文人王士祯赞叹沈鲤说:士稹三复其文,叹其经术闳深,议论正大,真一代伟人。沈鲤没后,更是下疏,盛称其“乾坤正气,伊洛真儒”“系四海苍生之望”,而痛悼硕德逝矣,沈鲤为官清正,为人峻洁峭直,力行古道,被称为“三代帝王师”。

三国谋士前100名排行榜 网商社科商丘历史名人沈鲤(4)

然而由于沈鲤自身刚正不阿,在立储等一些问题上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更由于沈鲤自身卓越的政治才华和万历皇帝对他崇高礼遇,申一行,沈一贯首辅嫉妒贤能,处处制肘,打压陷害,于是乎, 沈鲤与帝王私欲相忤,与藩贵(皇族)私欲相忤,与廷臣私欲相忤,其志不得行矣!沈鲤屡次要求告老还乡,后来沈一贯欲罢官归里,但又怕沈鲤居首辅后与己不利,于是又密奏皇上,请求与沈鲤同时罢官归里。这时正值沈鲤上奏乞休。万历皇帝亦嫌沈鲤过于刚正,若为首辅将妨己所为,遂命二沈同时罢官归里。举朝闻之,无不惊骇。

沈鲤任春官,自万历十二年冬至万历十六年,不过四年;晚岁入内阁也不过四年,其志在典礼,却终不得行。时人对此尤为嗟叹曰:“夫归德沈公没矣,海内苍生之所属望于公者,今亦已矣。公于上,为旧学之甘盘,为梦赉之良弼。上之所以知公信公无所不至,而公卒不得尽展其用,此岂天为之耶,抑人耶。”

去职还乡后,沈鲤上疏谢恩,仍然极陈怠政之弊,希望皇上振作勤政,励精图治。八十岁时,神宗遣官存问,赏以银币。沈鲤上疏谢恩,仍然不忘陈述时政要务。

2、致力于经世致用的实学实践,造福家乡

半生仕途浮沉的沈鲤,最后辞官回到商丘古城度过人生最后的晚年时光。沈鲤在家乡大约十四年的时间,回乡生活期间,他不是过着钓鱼养花逍遥自在的生活,而是身体力行,倡导淳朴民风,移风易俗,造福乡里。

三国谋士前100名排行榜 网商社科商丘历史名人沈鲤(5)

首先,沈鲤与同时为吏部尚书、同为商丘人的宋纁共同策划把归德府盐政改属山东,并减轻当时归德府的漕运压力,当时归德府盐政隶属山西河东,其盐价岁费三十余万,又盐味涩苦,民不乐用,老百姓就高价购买山东的长芦盐,于是武装贩卖私盐之风横行,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极大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归德府盐政隶属山东以后,于是民无私盐之贩,道无称兵之患,一时所省盐金一年达三十余万。这就极大减轻当地的财政压力和人民负担。沈鲤所做这件事可以称得上利国利民的善举。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商丘社会风俗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奢侈浮靡之风成为时尚,整个社会在奢侈浮华的攀比中逐渐失去了明朝初期古朴的民俗民风,为了解决民风世俗日益腐化现象,沈鲤和其弟沈鳞,并与其门生吕坤联络商丘其他士绅在万历年间结社于商丘文雅台,制定《文雅社约》,期挽世风,稍还古昔。对商丘各类风俗进行教化。沈鲤认为教化乡里是士大夫的责任,应该鼓励士大夫多行义举,建立义学,义仓,义冢。沈鲤身体力行,召集文雅社五人,在商丘西门设立义仓,并在四门各设义学一座,在严寒之际周济那些无衣无食者。

沈鲤赋闲回到故里商丘。万历年间,黄河中下游多次决口泛滥,民患不断,黄河为商丘之大害,商丘地弱地势卑,民无恒产,十年间,轻者三溢,重者两溢,溢则房社,鸡犬湮没一空,于是沈鲤不断多次上书万历皇帝,为民请命,修复古黄河大堤,为水决不断的古黄河修一道分水区,以便汛期来时,水能分流出去。

在修复黄河大堤的10余年里,朝廷划拨过来的资金已经断档,轮到筑沈堤的时候,资金就全仗沈鲤和他兄弟。这也就是此大堤之所以被当时的人们叫做“沈堤”的原因。这条大堤西至荥阳东到洪泽湖,绵延四百多公里,之后另一道北顶东西黄河大堤,南由归德古城北城廓外向东南方向,经会亭驿(今夏邑会亭)至永城曹家洼,全长90公里,后人称为“沈堤”。由于修筑了这两道大堤“河南州县始免冲决”,很长时间以来,商丘的水患也得到较好缓解。

三国谋士前100名排行榜 网商社科商丘历史名人沈鲤(6)

400年后的今天,在商丘境内保存完好的黄河故堤,长134公里,高10米—13米,底宽百米,成为围护商丘北方的延绵起伏地上长龙,现在黄河故堤上绿树成荫,花开遍野,碧波荡漾,杨柳依依成为商丘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商丘人周末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岁月茫茫,风雨萧条,古人一去,惟有感叹!千古青史书,一代老臣心,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沈鲤这名享有崇高声望的明朝老臣,其心忧国忧民,其心经致治世,其心赤字情怀。

有歌词写道;天地之间,有杆秤,这秤砣就是咱老百姓,老百姓心里像明镜似的,谁贪谁清老百姓清清楚楚。老百姓会以自己朴实的方式纪念他,这种方式可以说就是另一种丰碑。沈鲤就是凭借自己道德人格的力量和自己身兼力行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商丘当地人民尊重和爱戴,被当地人尊称为“沈阁老”,这个称呼里包含了当地人民对他深深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这位大儒大德者的高度评价,这也是沈鲤道德生涯中一个硕大的丰碑。

3、乾坤正气,伊洛真儒的沈鲤对后世的影响和启迪

“在朝论国事,居家为民生”的沈鲤,凭借自己的高尚道德品格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人们尊重,家乡的人们没有忘记,在商丘历史长河之中,沈鲤是当地人们最尊崇的一位,沈氏家族也走上了顶峰,成为商丘八大望族之首,从这方面来说沈鲤也实现了本身的生命价值。

沈鲤是一代儒学大师,是当时归德儒林之领袖,以儒学的实践为己任,以民众苍生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实践的目标,修身,治国,平天下,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沈鲤本身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历史文化价值,他同时也是商丘文化发展的一张名片,值得我们重新挖掘,重新发现。

三国谋士前100名排行榜 网商社科商丘历史名人沈鲤(7)

以沈鲤为代表的归德府儒家知识分子在乡村治理乡村自治及一系列地方公共事业发展之壮举,是儒学知识分子在民间实学实践的一部分,为今天商丘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借鉴,这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文旅商丘,正待新生。从商丘文旅资源禀赋来看,商丘没有大河大川,而是平原地理环境,那么,搞旅游开发就是要靠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资源,把历史文化移植到旅游当中,讲好商丘的历史文化故事,打造好商丘历史文化的特色,无疑是商丘文旅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商丘文旅宣传标语最醒目的是“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商丘的历史可以说贯穿整个华夏历史,也可以说商丘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商丘文化历史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庄子,墨子,张巡,沈鲤,吕坤,侯方域…这些商丘古圣先贤身上焕发出道德人格价值的光芒吗?文化旅游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让游客感受到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心灵的震撼和冲击,以及对他们个人未来的影响和启迪,这才是文化旅游价值所在,也是文化旅游发展的最高境界。

注:参考文献: 1,《明史·沈鲤传》 2,康熙年间《商丘县志》 3,《归德府志》 4,李舜华的《一代典礼的焦灼:沈鲤的锐复古制与不得其时》 5,李永菊的《明后期河南实学思想和地方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