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从2001年开始,有一群人不辞辛劳,走遍海内海外,纵横百年银海,历时18年访谈1671位艺术家,口述采集、整理、保存了浩如烟海的原始资料;到2017年,国内首个艺术口述视频数据库开始研发,长达数万小时的原始视频被悉数转录、编目入库……

只有艺术的眼睛才能留住风景(为了人去艺不绝)(1)

11月9日,国内首个艺术口述史数据库——“中国艺术口述历史数据库”在南京艺术学院发布,最终总计3210小时的采访和容量达74802.76G的数据,不仅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记忆,也为今后的电影史、艺术史等学科研究和教学提供了珍贵的学术资料。

只有艺术的眼睛才能留住风景(为了人去艺不绝)(2)

这一数据库是南京艺术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进行跨区域、跨学科合作的成果,在留存史料的基础上将口述历史和艺术研究相结合,形成更有效的跨学科学术实践。2016年以来,南艺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投入口述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在进行大量数据录入、编目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两期媒资服务系统的扩容与优化,初步建成以电影为主,同时融合音乐、文学、戏剧等多个艺术门类的数据平台,包含口述资料、文献资料与视频资料三大类别,在保证丰富信息量的同时实现易于检索的功能。

只有艺术的眼睛才能留住风景(为了人去艺不绝)(3)

据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陈捷介绍,通过采访还在世的老电影制作人、老演员、老导演等抢救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相当于“和时间赛跑”。此外,除了艰苦的采集和聘请专业艺术顾问作重要的资质鉴定,口述史建库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编目,即提取原始资料中的关键词方便检索。“作为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学院,南艺有责任承担这一工作,我们有热情为此尽心尽力。但由于口述史建库是个大工程,确实不是一家、一两个人能做的,之所以举行发布会,也是希望有别家的力量加入,大家合作完成卷帙浩繁的口述史留存、编目工作。”陈捷表示,南艺将致力于在保护好受访者隐私的基础上将口述历史数据库免费对外公开。

只有艺术的眼睛才能留住风景(为了人去艺不绝)(4)

出席本次口述历史数据库发布会的专家学者,来自电影文化、产业管理、档案研究等各行各业,他们共同见证国内首个口述历史数据库的面世并为之建言献策。多位学术专家认为,作为实践的口述历史,不但可作为记录历史的原始资料、档案,而且以“人”为出发点,构筑了历史建构的新视角,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

只有艺术的眼睛才能留住风景(为了人去艺不绝)(5)

因口述历史的研究对象丰富、研究范围广泛,南艺、中传两校的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根据各自研究专长,精心策划了多个重点项目,包括“电影传奇”“第四代影人口述”“大师谢晋”“民国电影研究”“南艺校史口述”,以及即将启动的“昆曲口述史”项目等。

只有艺术的眼睛才能留住风景(为了人去艺不绝)(6)

“电影传奇”是中国传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历时十余年完成的项目,是目前电影人口述数据库当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为丰富与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只有艺术的眼睛才能留住风景(为了人去艺不绝)(7)

“第四代影人口述”是一项具有抢救意义的口述历史计划,口述访谈对象包含对吴贻弓、谢飞、丁荫楠、李前宽、肖桂云、郑洞天、滕文骥、黄健中、吴天明、黄蜀芹、王好为、史蜀君、张华勋等承前启后,为新中国电影做出杰出贡献的电影人。

只有艺术的眼睛才能留住风景(为了人去艺不绝)(8)

“大师谢晋”项目不仅包括对谢晋导演的口述访谈,更有秦怡、吴贻弓、许鞍华、石晓华、王馥荔、张瑜、徐松子、洪学敏、鲍芝芳、许琦、石维坚、武珍年、张光北、王玉梅、张贤亮、金复载、周鼎文、黄宝妹等影人对谢晋导演的珍贵回忆。

只有艺术的眼睛才能留住风景(为了人去艺不绝)(9)

“民国电影研究”项目,依托南艺民国电影研究所的科研力量,以孙瑜、许幸之等民国影人的后人口述、珍贵手稿、图片等内容为主。

只有艺术的眼睛才能留住风景(为了人去艺不绝)(10)

“南艺校史口述”项目依托南京艺术学院百年以来的悠久历史与艺术家群体,访问对象兼有教师与行政工作者,包括冯健亲、张道一、马友德、周积寅、张华清、陶泽如、胡晓冬、张承祥、李祯革等。 据悉,此次首度发布的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数据库,既是国内第一个口述历史视频数据库,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口述历史视频档案馆。研究中心认为,口述历史研究必须要追溯到源头,口述视频富有作为原始档案的价值。因此,南艺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从建立数据库开始就为数据库内的每一段口述视频都创建了档号,首期共计6042个,在本次发布会上交由江苏省档案馆正式保存。 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文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