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朋友圈里都在谈大结局,我莫名其妙,斗胆请教了一个年轻的妹子,妹子跟我说,是台剧《想见你》大结局,当晚爱奇艺都崩了。

这几年台剧表现亮眼,之前看了几集《我们与恶的距离》,深深为之折服。

搜了一下《想见你》剧照,感觉像是青春偶像剧。立马就没了兴致。

孩子们都睡了,我临睡前看到Sir电影的推送,结结实实把这部剧夸了一通。在一个人人套路的时代,比起熟人的客套,我们更容易相信陌生人的真心话。Sir电影的推送,一定不会差。我相信从未谋面的陌生人。

我立马打开爱奇艺,找到《想见你》,本想看一集试下,结果一口气追了四集。

这是一部什么剧?

如果你问我这是一部什么剧,还真是难以回答。

开始它像青春偶像剧,有着纯纯的中学生朦胧的爱。

它又像是穿越剧,男女主角在过去与未来不同的时空里以不同的身份相遇。

它又像悬疑剧,有很多贯穿始终悬而未决的剧情吊人胃口。

它还像家庭伦理剧,探讨原生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

它也像心理剧,探讨青少年认同与自我救赎。

这样一部复杂的剧,有偶像、有纯情、有情怀、又烧脑,也难怪让那么多人看得欲罢不能。

陈韵如装作黄雨萱不累吗(生女当如黄雨萱)(1)

我们都曾是陈韵如

陈韵如一个安静老实、不合群的中学女生,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爸爸抛弃他们离家不归,偶尔回来一次是想跟妈妈离婚,带走弟弟。

妈妈为了生计在夜总会陪酒,每天白天睡觉,晚上上班陪酒,喝到酩酊大醉才回家。

弟弟不懂事,每天需要姐姐叫他起床,姐姐做早餐。

陈韵如对这一切唯唯诺诺,自卑自闭。每天戴着一副耳机,与周遭隔绝,试图屏蔽掉生活中的不愉快。

她看人的时候眼神躲闪,有什么想法不敢表达。不会跟人交流,没有朋友,体会不到爱。

而那个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来自未来的黄雨萱则是我们人人向往的女孩,她热情、开朗、大胆,说话的时候直直地盯着对方的眼睛,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人见人爱。可爱到让人嫉妒。

这让我想起我的中学时代,那时候也像陈韵如一样,觉得人生各方面都不如意,家里穷,父母不靠谱,回家是无穷的唠叨与争吵,没有能力躲避,连一副耳机都没有的时候就让自己迅速入睡,睡着了,就听不到妈妈无休止的唠叨,听不到爸妈随时可能爆发的争吵。

睡着了,就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让一个更有能力的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这像不像现实的陈韵如变成未来的黄雨萱?

记得那时候《东京爱情故事》热播,我最爱里面的赤名莉香,那个走到哪里有着灿烂笑容的女孩,就像生活中的一道阳光,让人想起她就嘴角上扬。

我多想变成这样的女孩。

可是当回家面临终日愁云惨淡的妈妈,在学校一切的开心都要隐藏起来,以免被训作不知道愁,就知道傻乐,不能体谅父母的苦。

那时候的我,在学校和在家判若两人,在学校老师喜欢、朋友很多,而一回到家,在进门的那一刻就要调整好呼吸与表情,否则难以融入家里凄凉的氛围。回到家,可以长时间一言不发,就像那个关在屋里听歌看书的陈韵如。

可是在学校里也做不到像黄雨萱那么自信到有点放肆的程度。还是有诸多不敢。胆小、矜持,活活错过了最正当的叛逆期。

什么样的女孩才会像黄雨萱那么自信?

可能只有来自未来的27岁的女人。

当27岁的职场女强人变身17岁的陈韵如,她的自信、无畏、懂事、勇敢都让人着迷,她能体谅做着不体面工作的妈妈,能教训不懂事的弟弟,也能找来帮手吓跑欺负弟弟的小混混,她可以盯着李子维的眼睛问:“你是不是有点喜欢我?”也会跟弟弟推心置腹,了解到原来弟弟一直故意装叛逆,以此让重男轻女的父母在对比之下疼爱懂事的姐姐。

大人知道什么最重要

27岁的黄雨萱的认知水平不是中二小朋友们可比的,于是在她表达观点时,常常让本已是情商高手的李子维刮目相看。

她跟韵如的弟弟说:跟小孩子比,大人知道什么最重要。

"妈妈是大人,她知道在她心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她可以放下那些不重要的自尊心,在生活不顺意的时候去讨别人欢心。就算是宿醉,身体很不舒服,也勉强自己去上班,可能她也有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但是因为她知道,她心里有想要守护很重要的人,所以不管再累再辛苦,她都会想办法撑下去。"

韩寒在《后会无期》里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去陪酒有错吗?可是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再没有更好的方式的时候,这不算错。

这种体谅与理解不是人生阅历尚浅的小孩子能做到的,而早已踏入社会见过人情冷暖的黄雨萱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办到。

这就是时间的力量。有些事只能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前人走过的弯路,我们一步都不能少走。

世世代代那么些成长的烦恼,在新的一代成长过程中还会再遇到一次。人都是在跌跌撞撞中一边受伤一边成长。

那些自信与勇敢绝不会凭空而来。所以,要感谢时间,它为我们带来皱纹与病痛,也给我们带来更加练达与澄澈的眼神。

生女当如黄雨萱

自从有了女儿,便会对她有诸多期待。如果她能像黄雨萱这样该多好。

但是,无论我们的教育多么好,我们的女儿在小的时候,还会像陈韵如一样有些许胆怯,要么不敢向喜欢的人表白,要么表白被拒绝后伤心很久。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足够关注,给予恰当的引导,她会一步步成长为无所畏惧的黄雨萱,她自强自立,工作中可以独当一面,爱情中可以占据主动,吸引喜欢的男生向自己表白,也可以唇枪舌剑手撕神棍。

而陈韵如的正当的需求得不到响应,一直被忽视。所以最终走向灭亡。

是谁杀死了陈韵如?

剧中大结局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也是让观众思考,到底谁才是杀死陈韵如的真凶?

黄雨萱与李子维多次穿越回去,只为能让陈韵如躲过那一难,哪怕改变未来让他们两个人变成不存在。

但是一直做为过去与未来不同时间线里的舅舅却看得很清楚,他说:杀死韵如的是她自己。

在某种意义上,杀死她的是否定了她存在的自己。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畅销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里有一段数据分析,让我印象深刻。首先是他用数据纠正了我们印象中的幸存者偏差。日常报道中,最让我们感到恐惧的是战争、恐怖袭击与飞行事故、身患绝症等。

大数据却告诉我们,(以书中2002年数据为例),在全球5700万死亡人口中,只有17.2万人死于战争,56.9万人死于暴力犯罪。相比之下,该年的自杀人数有87.3万。

所以,说到某个人被恐怖分子、士兵或毒贩刺杀的可能,其实还比不上他自杀的可能性大。

也就是说,如果首要的敌人恰恰是我们自己。

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

然而,我们一直在战战兢兢抵御外部风险,却一直忽视了心理内部的建设。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直到领导、同事、朋友都一直在提醒我们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甚至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们被教导要与自然和平共处,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却独独没有被教导如何与自己相处。

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取悦父母、取悦老师、取悦领导、迎合那些任性的朋友,唯独没有学会取悦自己。

于是很多人,在安全且温暖的家里,被否定自我的巨大深渊吞噬。失眠、抑郁,有的在最安全的地方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另外一个结局中,陈韵如被黄雨萱一语惊醒梦中人。“你不要再逼自己了,接受自己就好了。” 这比那些“加油哦,你努力,再努力一点。”要贴心得多。

陈韵如要的不是同情与拯救,而是接受她本来的样子。

我们总是在当救世主,以同情的姿态是帮助和拯救别人,这是一种天然的自我优越感。

其实别人需要的不是拯救与同情,而接受他们跟我们一样。我们自己也是,每个人终究要找到与自己相处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和解。

《想见你》,想见的不过是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而导演用另一种结局告诉我们,《想见你》也是让你见到那个真实的自己,并接受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生女当如黄雨萱,可是如果生了个陈韵如?

那就接受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