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爱学数学(孩子不爱学数学)(1)

01

最近,有一张图刷爆朋友圈: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爱学数学(孩子不爱学数学)(2)

对于这张图中说到的“辅导作业是伤害家庭关系的第一杀手”,家长们肯定不能再认同了,可为什么又以辅导数学作业为最呢?

我们在父母群里发起了讨论,没想到家长们纷纷吐槽:

“还真是,每天辅导孩子做数学作业,我就火冒三丈,一个数学口诀,背了两个星期,还没背下来。6乘以9等于54,可换道题9乘以6就等于45了。纠正了不下5次,下一次还犯同样的错误。”

“我家孩子真是没有数学脑子,一个‘元角分’的价格计算题,讲了无数遍,还是不会。3元5角加上4元5角,居然等于10元5角。以后要是做生意,准赔本。”

“辅导语文作业时,我尽量不生气,因为汉字本来就很难学,认字慢,也就原谅了;可数学作业,刚开始都是那么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孩子还每天都教不会,以后学的东西会越来越难,那就没法儿学了,你说我该不该生气?”

……

看来,辅导数学作业确实让父母们操碎了心啊。操心的原因无非是:辅导孩子学数学太费劲儿,可不辅导又不行,因为学好数学对孩子太重要。

这个重要性,并不只是在于升学考试,而是会对孩子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知乎上有一个很火的帖子:

有个人去披萨店订了一个12寸的披萨,可服务员说:“12寸的卖光了,换两个6寸的,可以吗?”

如果是你,你怎么选呢?

此时,如果你觉得2个6寸的披萨和1个12寸的一样大,那就亏大了。

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面积)=π(圆周率)*r²(半径的平方),6寸披萨的面积是9π,12寸披萨的面积是36π,所以12寸披萨是6寸的4倍,而不是2倍。

由此可见,数学和生活的关系真的非常密切,如果数学没学好,不仅做生意可能会亏本,就连买个东西吃亏了都可能不自知。

除了影响生活,学数学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孩子的分析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02

那么,孩子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学习数学真的需要天赋么?

对于“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学好数学”这个问题,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学好数学。

斯坦福大学的数学教授Jo Boaler 认为:

并没有什么“天生数学脑”,我们后天所见到的很多孩子对数学的敏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利用好了孩子最重要的数学启蒙阶段。

也就是说,孩子对数学的思维敏感度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数学启蒙,就能很好地提高孩子的数学敏感度。

那么,什么是恰当的时间,又怎么做适当的数学启蒙呢?

① 2岁孩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从2岁开始,就有了“辨数”的能力,即分辨一个苹果和一堆苹果,哪个多,哪个少。

这个时期,孩子们通过触觉、视觉、听觉来感知世界。并且,孩子学习知识是与真实世界处于紧密联系的状态。

所以,我们可以多陪孩子玩一些大小比较、形状配对等游戏:

② 3岁宝宝

3岁左右的小孩,开始有认数的能力,不过只是凭直觉,判断一大堆苹果和一小堆苹果哪个多哪个少。

直到3岁半左右,孩子才有了点数的能力,即逐一按物数数,并说出总数是几个。

所以,教孩子数数,到孩子3岁之后再进行不迟。

在这之前,父母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不同,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将不同属性的事物进行分类、排序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做小家务来锻炼孩子的数学能力。比如,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需要一个碗、一双筷子,让孩子帮助发碗、发筷子;给家人分苹果,每人一个,一共要发多少个苹果。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爱学数学(孩子不爱学数学)(3)

③ 4岁孩子

幼儿教育专家认为: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孩子开始数学启蒙,最好从4岁左右开始

这是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的相关知识。

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发展进入了具体形象阶段,通过大人恰当的引导,孩子能比较容易地掌握数学概念和数学关系。

这个阶段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最恰当的方式是以形象、具体的题材切入,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或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孩子塑造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公交车上,妈妈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老师教了什么呀?”孩子回答:“3个苹果和4个苹果合在一起是几个苹果?”妈妈问:“是几个呀?”“7个。”

妈妈很高兴,想要考考孩子,又问:“那三加四是几呀?”孩子答不上来。妈妈不能理解,三个苹果和四个苹果知道,三加四不知道,奇了怪了。

其实,一点也不怪,因为孩子现阶段只能直观地思考问题,他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出三个苹果和4个苹果摆放在一起的画面,但对于“3 4”这样的抽象运算,以他目前的思维能力还达不到。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爱学数学(孩子不爱学数学)(4)

所以,抽象的数字运算,一般都是上小学之后的学习任务,我们不需要提前攻克,揠苗助长。

总之,数学启蒙不仅仅是数数和加减,而是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理解数字背后的具象的原理。

只有这样,根基的知识才会扎实,八十八节课孩子才会逐渐掌握具象化思考抽象问题的能力。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兴趣地去学,到高年级后,才能有后劲去爆发式成长。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过早地教孩子传统的数数和计算,而减弱了孩子对数学的感受和兴趣,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