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成绩跟运动量是否有直接关系?

增加孩子体育锻炼、户外活动为何会上升到国家层面?

儿童以及青少年具体需要多大的运动量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查询了国内外权威的机构和专家,得出的结论出乎预料!(内容比较长,建议收藏,方便以后细读)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1)

运动是优化大脑功能的唯一最强大的工具。运动可以促进更好地学习、减轻压力、对抗焦虑和成瘾,改善荷尔蒙并减少老化过程。

约翰·瑞迪《运动改造大脑》

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临床副教授,国际公认的神经精神病学专家约翰·瑞迪在他的全球畅销书《运动改造大脑》中如此定义“运动”,这本书一出版就风靡全球,常年领跑亚马逊书榜,重印超过16次、被译为10种语言。2014年,他还推出了《动起来更聪明:运动改造大脑(亲子版)》。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2)

《运动改造大脑》

为什么运动可以优化我们的大脑功能呢?这还要从我们人类的大脑构造说起,人类的大脑包含500-10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树状分支上的(叶片)突触的相互接触而建立连接,用以传递错综复杂的信息。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3)

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一种叫做脑神经递质是帮助信号从一个神经细胞传递到另外一个神经细胞的化学物质。 它与突触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或引起效应细胞的生理效应,从而完成突触信息传递。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4)

运动可以增加神经元的生长,增加神经活动。多巴胺 (DA)、去甲肾上腺素 (NE) 和血清素 (5-HT) 是已知可通过运动调节的三种主要单胺类神经递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关于脑科学的期刊里就有相关文章发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查询)

这三种神经递质,它们只占到大脑千亿细胞的1%,但这些“调节器”却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多巴胺---是我们的快乐源泉,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5)

血清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是幸福和快乐感觉的贡献者。很多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类疾病,大多就是源于血清素分泌失控造成。

去甲肾上腺素关乎人的注意力和认知力。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6)

运动能够改善情绪,调节和优化大脑功能,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运动提高了神经递质的水平,使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和其他化学物质之间达到最佳状态。

运动又是怎么对儿童认知、学业成绩和心理社会功能等产生影响的呢?

来自乔治亚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约翰·R·贝斯特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发表了一篇关于《体育运动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的论文,通过这篇文章就能很准确地了解运动对于青少年儿童身心、智力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什么是执行功能?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简称EF,它就像是大脑的指挥官。它是一组心理技能,包括工作记忆、灵活思考和自我控制。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这些技能来学习、工作和管理日常生活。执行功能出现问题会导致难以集中注意力、遵循指示和处理情绪等。

执行功能不是一出生就天生具备的,而是需要后天锻炼才能得到完善加强的。执行功能技能通常在儿童早期和青少年时期迅速发展,直到成年早期,都一直在不断发展完善。

著名的神经科学教授阿黛尔·戴蒙德 (Adele Diamond),加拿大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一级研究主席,发展性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她研究了生物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执行功能,特别是在儿童中。她用一张表格详细地说明的执行功能(EF)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7)

约翰·R·贝斯特教授通过各种实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运动(或更具体地说是有氧运动)也是一种认知活动,它可以激发高阶大脑区域并锻炼适应性思维。虽然运动可能不会直接地促进工作记忆或联想学习,但它促进了适应性的、以目标为导向的问题解决技能的出现和发展,这是人类发展的标志之一,有氧运动是儿童发展的宝贵组成部分。因此,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对儿童身心发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参加两次 3 次剧烈体育活动的六年级学生与参加中度或完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相比,得分最高。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的孩子在包括数学、科学、英语等学科考试中平均得分更高。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8)

结合各种理论基础,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卫组织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里面详细说明了身体活动给人类带来的各种益处,任何强度的身体活动都比没有好,而且多多益善,并且所有的身体活动都有益。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9)

我国在2018年1月30日正式发表了第一部《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这份活动指南在世界最具权威的28个指南推荐意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身体活动的推荐量:(关于这两份完整的报告,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分享给大家)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10)

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累计达到 60 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 健康的抗阻力活动。 每天屏幕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鼓励儿童青少年更多地动起来。

怎么判断运动的强度呢?科学的方法是通过脉搏测量:正常人的脉搏和心率是一致的。运动结束即刻计数 10 秒钟桡动脉或颈动脉脉搏,乘以 6换算成每分钟心率。根据公式计算不同年龄的最大心率百分比。

最大心率百分比 = 负荷后即刻心率/[220- 年龄( 岁) ]×100%

普通人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判断运动强度?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答案是中等运动强度是指你在运动或活动过程中仍可以聊天、对话,而剧烈活动则使正常说话困难,让你喘不过来气。这样就很好区分了。

看了这些报告指南,对于我们家来说,大宝的运动量倒是完全达到了这个标准,他每天都会有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和两个弟弟在户外骑车,追逐玩耍,每周有两次的游泳锻炼,周末我们也会带三个宝贝去户外露营、徒步。在我们的观念里,小孩就该更多地接近大自然,让它们像动物一样自然长大。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11)

但是让我惊讶的是这份发表在《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上关于《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全球趋势》的研究:报告指出,从全球范围内看,85%的女孩活动量不够,男孩的比例则为78%。中国的情况更是糟糕,儿童和青少年运动不足的比例在85-89%之间。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儿童青少年连最基本的每天60分钟的运动量都是达不到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国家才会连续提出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双减”、“双增”政策,从国家层面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

孩子从小运动能力差(运动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12)

绝大多数儿童青少年连最基本的每天60分钟的运动量都是达不到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国家才会连续提出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双减”、“双增”政策,从国家层面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