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丰洲市场由筑地市场整体搬迁而来,不仅是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而且是海内外游客“逛吃逛喝”,体验大都市“烟火气”的好去处。

如今,上海版的“丰洲市场”来了。11月9日上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上海南郊国际农产品资源配置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发布暨签约仪式上获悉,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海蔬菜集团已与松江区达成合作协议,在松江叶榭共同投资建设全国首个农产品领域的全球资源配置中心——上海南郊国际农产品资源配置中心(以下简称“南郊国际”)。项目共分为两期,一期占地面积为180亩。

据悉,南郊国际是上海市“十四五”期间农批市场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它将对标世界一流农批商业体(如日本东京丰洲市场),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农产品资源配置中心。建成后,集交易、仓储、消费、体验、中央厨房等功能为一体,不仅成为上海南部地区标志性民生项目,还要辐射长三角,农产品年交易量预计将超过150万吨。

除农产品批发交易功能,南郊国际周边的整体规划也将同步实施,其中包括五星级酒店、商业街区、体验消费等设施,有望成为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又一个消费新地标。

上海市中山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海版的丰洲市场)(1)

上海南郊国际农产品资源配置中心还将配置商业街区以及各种体验消费业态。

截至目前,上海蔬菜集团共拥有西郊国际、江桥市场、江杨市场、江杨水产品市场等大型农批市场7个,年交易各类农产品达526万吨,蔬菜、肉类、水果交易量分别占上海交易总量的70%、60%、50%以上。

集团旗下的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充分发挥海关报关、检验检疫和进博会“6 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优势,年进口箱量达5万多个标准箱。截至10月下旬,今年从西郊国际登陆的进口商品集装箱量已达51275个标准箱,货值达25.84亿美元。进口品类包括冷冻、冰鲜肉类、海产品等,冻牛肉、冰鲜牛肉和冻羊肉位居上海进口量前列。

上海蔬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梦秋介绍,下一步他们将以南郊国际为样板,探索研究东郊国际布局建设,持续加大农批市场转型升级力度,通过东、西、南、北四大市场群落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城市保障供给质量,不断增加优质高蛋白产品进口占比,满足上海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栏目主编:吴卫群 文字编辑:吴卫群

上海南郊国际农产品资源配置中心效果图。

来源:作者:吴卫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