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这个直觉上很好理解,从古至今都没有什么异议吧。因为天空看起来就是圆的,每个人看都一样!既然这么简单的问题,这不是多此一问吗?你,真的理解了吗?

天圆,对我来说,灵感来源于对星空的遐想,您最初是怎么认为的呢?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简单的理解方式(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问题)(1)

喜欢天文观星的朋友,如果初涉星空,你是否会认为,天空中所有星星,看起来都一样远,无法分辨!但直觉又告诉我们,亮的星星离我们近,就像近的东西大远的小,其实都属于生活经验的脑补!但是,抛开大脑三维化抽象经验脑补,星星真的一样远吗?

当然不是,你完全判断不出它们的远近,在地球上的物体,你能判断出,是因为你有“参照物”近大远小的直接判断,都是源于生活经验,这是大脑三维抽象进化的成果!

暗黑立方体的视觉实验,天圆的抽象脑补

假设在你睡着的时候把你挪到一个长宽高1千米的巨大立方体内的地面正中间,6个内面都是“黑体”,只吸光不反光,顶部和前后左右五个面都固定一个个发光且亮度和颜色不一的小球,有上万个,不均匀固定在5个面上,小球亮度不高,以至于人眼看上去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这时候,你醒了,你会看到什么景象?

你会惊奇的发现,天哪,这是什么地方啊,“满天繁星”镶嵌在“天球”上,真美啊!此景象你一定终身难忘!殊不知,无论如何,你是丝毫不会察觉自己是在立方体内的!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简单的理解方式(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问题)(2)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在没有生活中的经验参照物与光影的前提下:

1.人眼不能判断物体距离远近,发光物体进入眼睛视网膜经大脑分析形成的像,是没有距离概念的。

2.既然不能判断距离,那每个光点的分析成像大脑默认为是等距的。

3.视觉中的光强光弱与距离远近没有必然关系。

所以,朋友们,你们想到了天空为什么是圆的这种直观印象了吧?既然每个光点看起来距离眼睛都无区别,加上大脑三维抽象的进化,那不是妥妥的“内球面”观感了吗,“天球”这个概念本源正来源于此,以至于你甚至会直觉认为,那些发光体是“镶嵌”在内球壁上的,想想就觉得很神奇!哈哈,就像古人对天空的猜想一样!

白天与夜晚的天空有何区别

原理是一样的,白天就稍微不同,如果说星空像半圆球,那白天我觉得它更像是倒扣的炒锅!但并不明显!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简单的理解方式(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问题)(3)

我们知道,蓝天是大气的散射和反射的结果,大气的垂直厚度在地面无论哪里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你正头顶的大气层高度是不变的,但是你往地平线方向天空看去,显然,那里的大气反射离你更远,所以看起来稍“扁”一些,就像是炒锅!

当然,这主要是对知识的脑补而来,真正视觉感官觉得像炒锅是在什么情况下呢,例如经过的飞机,本来在天顶飞过时感觉挺大,但越往前飞越小,这就造成了靠近地平线的天区更远的感觉,还有天上的云啊等等也可以视为参考物。

这就是参照物的作用,在大脑三维抽象的作用下,的确能感觉不一样!星空像半球是因为没有任何参考物,没有光影的映衬,抽象化的大脑会默认各向同距,自然就像半球状了!

有了这层深刻的认知,天球的概念就很好理解了!希望对科学感兴趣的朋友能加个关注,因为以后的知识可以说是环环相扣的,在提到的一些概念你不是很清晰的话,也可以翻阅前面的内容,作为参考!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