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谁有微信聊天记录(你的微信通讯录里)(1)

据腾讯2018年公开数据,60%微信用户是年轻人(15-29岁),平均有128个好友。

请试着回忆回忆,你的微信通讯录里,躺着多少个加了好友一句话也没说过的“假好友”?

01

看着那些发生在你圈子里的故事

却不知道是谁

美国《大西洋月刊》曾发布过一篇报道,在1985年,一个美国人的平均“密友”数量是2.94个。

而到了2004年,一个人的平均“密友”数量是2.08个。

1985年,只有10%的人报告称自己没有能够谈心的朋友。

200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5%。

20年间,美国人的社交圈缩小了近三分之一,这20年间,也是各种社交媒体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你成千上百的联系人里,上一个聊天记录是“xx通过了你的好友申请”的有多少?

只在逢年过节收到群发信息的有多少?

知道真实姓名的有多少?

那些本无交集、却因为偶然成为“好友”但再无下文的情谊,就是一夜交情。

我的微信里有895个好友,刨除家人、朋友、同学大约30人外,经常有工作交集需要联系的人不超过10个。

合作未遂的客户、当时打交道后来离职的合作者、把接任者介绍给我但再无合作的“前任”、还有某几次参加活动认识的“以后说不定有机会xxx的朋友们”……

他们占去了我微信好友里90%的名单。

现代社交的一个奇怪现象是:每天刷朋友圈,看着那些发生在自己圈子里的故事,却不知道那人是谁。

你和谁有微信聊天记录(你的微信通讯录里)(2)

02

“灰名单”

不联系也不能删

你很清楚,这些微信联系人不是你真正的好友,他们鲜有机会在生活场景中和你发展出深厚的感情,但就是没办法把他们删除。

为什么?

有时候,是人情作祟。

朋友J说,闺蜜介绍了男友的好友给她认识,本意是想牵线搭桥,实在不行交个朋友三缺一的时候还能找个牌搭子。

四个人一起吃饭、K歌,结束后闺蜜好意,说你们相互加个微信以后保持联系呗。

J吃饭时就知道和对方聊不来,肯定没有下文,但总不好当面拒绝闺蜜一片好意。

果然,加了好友后俩人都有默契地设置了“朋友圈不可见”。

好友的好友、同事的前同事、客户的朋友、兄弟姐妹们介绍过来想打听事儿的人……也就是一“Hi”之缘的人,却因为“情面”二字就成了自己的“好友”。

何况,心里还总惦记着“万一”呢?

职场导师、生涯规划师时刻在身后push着我们:不去搭建自己的人脉、扩充自己的圈子你就完蛋了!

有一次,我和表妹出来喝咖啡,看她一直刷朋友圈狂点赞。我说,你认识的人不少啊,交情都这么好!

表妹一撇嘴说,哪有什么交情啊,不少连面儿都没见过,甚至名字都不知道。但“做人多点赞、日后好相见”,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际遇,先铺铺路再说。

万一会合作呢?万一有机会呢?万一他能帮上忙呢?

没有哪个时代的人会像这个时代的我们一样,需要与人紧紧相连(哪怕只是幻觉)才能存活下去,职场、生活和娱乐无一例外。

有时候去聚会结识的新朋友,线下聊得起劲,上到自己的爱豆、下到最新追的剧,还有穿衣搭配、护肤心得。

而彼此心知肚明,离开当下场景,加了好友大概率不会再主动联系,再见面也不过是点头之交。

一夜交情滋生出一串长长的灰名单,彼此的缘分,要么点到即止、要么戛然而止。

而你还不能删。

你和谁有微信聊天记录(你的微信通讯录里)(3)

03

人人都是二维码的时代

走心比走肾难

这个时代,人人都是二维码。

繁荣的社交工具让陌生人在这个世界正变得无处遁形,培养“情”的效率变得异常高效却也廉价。

看上去,通过大数据分析,用高效精准的社交模式帮自己轻松找到“同类”,省时省力,能暂时排解孤独、还能找到所谓的群体归属感。

然而,用看不见的wifi维系着的感情始终戴着面具、隔着距离、温度偏低。

各自回归到线下后,谁又真正关心谁?

过去是“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现在却是“新知”太易得,很难变成故友。

我们都患有社交恐惧症,却又不停地把陌生人拉入自己的社交圈。

每个人都不想成为一座孤岛,可拥有了那么多“好友”,却让自己患上了“社交孤独”(SocialIsolation)。

那怎么办,失望地删掉这些“一夜交情”,让朋友圈断舍离个干净?

现实么?

最新数据显示,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突破十亿。

正如UCLA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Matthew Lieberman所说:人类是时刻准备着社交的。

不如换个角度看问题,“高精尖”的亲密友谊固然纯粹令人向往,但谁的关系不是从一次契机开始的?

在我的好友里就有从一夜情发展成恋人的,现在两人结婚生子,比谁都幸福。

一夜情能满足一时的生理需求,缓解孤独。

而一夜的交情又何尝不能安抚两个渴望社交的灵魂?

不抱着期待,你怎么知道“一夜交情”就开不出花来?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