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1日,11岁的广安(化名)怀抱着仅出生一个多月的弟弟,这是俩人一起过的第一个儿童节。弟弟的脐血救了他的命,他也成为国内首例同胞脐血移植患儿。

24年过去了,尽管脐血“救命”的案例比比皆是,但“脐血有没有必要存”的声音此起彼伏,存脐血甚至被称为“智商税”。

专家表示,存脐血与否,这是个人意愿,就如献血一样。“国内目前有七个有资质的脐血库,自存也好、捐献也罢,只有库里的脐血越多,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成功的几率才越大。”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熊卓甜

为救大宝生二宝

计划生育都曾为此开“绿灯”

前段时间,电视剧《亲爱的小孩》热播,男女主角已离异并各自重组家庭,女儿禾禾却突然患上白血病。据了解,电视剧最大的矛盾冲突,围绕生二宝展开:医生建议他们再生一个孩子,用二宝的脐血来救禾禾。

不少人表示,这剧情也太夸张了。

殊不知,时间倒回24年前,“为救大宝生二宝”是现实,就连计划生育都为此开“绿灯”。

1997年2月,10岁的广安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只有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有机会活下去。

“鉴于当时的现实条件,只能选择同胞脐血移植,不过国内还没有先例。”郑大一附院副院长宋永平说,即便兄弟姊妹间的配型成功几率只有四分之一,但医生和家长都愿意试一试。为了移植顺利,医院组建了一个团队,设计了一个非常完整、系统的方案,甚至还有备选方案。“当时正值计划生育,为了更顺利快速地怀上二宝,还专门写了申请,找计生部门特批。”

1998年2月份,广安母亲怀孕7个月,从山东来的专家“一针见血”,顺利采集到脐血。宋永平拿着B超下穿刺采集到的5毫升脐血血样,来到北京市器官移植配型中心。两天后,得知配型完全相合的宋永平激动到落泪,与此同时,他也深知,新的考验要来了:移植是否能成功?

据介绍,广安和弟弟的红细胞血型不一样,白细胞HLA型一样,所以还要对脐血进行红细胞、白细胞分离,这也就意味着,分离的过程中难免会损失掉一些干细胞。“我们的团队分工明确,亲自练习取脐血,练习如何更多地留存干细胞......连血浆替换的方案都已经想好了。”宋永平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好在一切都很顺利。

1998年4月25日,这一天是脐血移植的日子,也是广安弟弟出生的日子。当天,共采集到了180毫升脐血,脐血经过3次分离缓缓输进到广安的身体内。“病魔驱走了,我还多了个弟弟,现在还记得我转入观察病房后第一次见弟弟的情景,他小小的,我身体流着的还有他的血,感到很幸福,可谓双喜临门!”广安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那年的六一,他抱着弟弟,那是俩人一起过的第一个儿童节。“我们关系好得很,也很有默契,说来奇怪,他有时候能准确猜到我想做什么、想说什么。很感谢弟弟赋予我新生,不仅白血病治愈了,自己还能结婚,(我)已经两个孩子了。”

据悉,宋永平完成的全国首例同胞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获得成功,同时开创了国内脐血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先河。

脐血:“垃圾”变“黄金”

郑大一附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万鼎铭回忆,从那时候起,用脐血救命成为许多家庭生的希望,“为救大宝生二宝”的案例有太多了。

“当时产科外面经常有人宣传脐血的好处,让产妇们为孩子存下‘生命的种子’。”他说,甚至衍生出很多商业行为,也有很多骗取钱财的“野鸡”机构。最终,为了保障临床用脐血安全,保障公众利益,国内批准了七家合法脐血库,分别为北京市脐血库、天津市脐血库、山东省脐血库、上海市脐血库、浙江省脐血库、四川省脐血库、广东省脐血库。

脐血采集有哪些方法(脐血有必要存吗)(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某些东西火了之后,争议也就随之而来。

脐血就是这样的存在。

毕竟,它一下从“垃圾”变成了“黄金”。

脐血,也就是脐带血,它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万鼎铭说,(脐血)以前是当做医疗废弃物扔掉的。不过随着研究发现,脐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多类干细胞,是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的重要资源。且脐带血中的干细胞会比骨髓中的干细胞发挥更出色,有更小的排异反应,还能更好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

目前脐血能够治疗的疾病主要是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有地中海贫血等。此外,还正在研究使用脐血来治疗帕金森、脑瘫、自闭症、孤独症、糖尿病以及一些罕见疾病。而据报道,全球首例经脐带血移植治愈 HIV(艾滋病) 患者也已出现。

可以肯定的是,脐血“救命”不是“智商税”,是正儿八经的治疗手段。

据了解,2021年,全球脐带血出库数量超过80,000份,中国出库超过24000份。

有必要存脐血吗?

那么,人们的争议点在哪呢?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经走访了解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费用;二是能使用到的概率。

据某脐血库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存的话,收费2万元左右,能保存20年。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脐带不就是扔掉的东西吗?现在却需要花一大笔钱存起来?估计很多人都会跟我一样想不通。”月华(化名)说,十年前她生孩的时候,也有人建议她把脐血存起来,她很果断地拒绝了。

有业内人士分析,脐血刚“火”起来的时候,不少商家为了获取利益,建议产妇自存的比较多,也就是收费的。如此一来,捐赠脐血的宣传工作没有跟上,以至于许多人提起存脐血的下意识反应就是“啊,要花钱,那就再想想吧”。

万鼎铭表示,他经常会被问到“有无必要存脐血”的问题,他的观点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存,这是给孩子或者兄弟姐妹的一种生命保障,随用随取。“以前接诊过一个案例,哥哥得病,移植后出现了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正好弟弟存了脐血,经过回输弟弟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哥哥的病奇迹般地好了。”

如果经济条件不好,捐献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即存到公共脐血库。面向社会使用的,只要配型成功,任何病人随时都可以用到。

上述脐血库相关负责人说,脐血库相比较于中华骨髓库来说,(脐血库)是实体库,而不是资料库。“骨髓库是资料检索库,需要配型的时候需要联系捐献人,但也会出现捐献者反悔的情况。而脐血库是实体库,脐血在-196℃的液氮下长期保存,随用随取。”她表示,即便捐献脐血,也可以终身优先在公共血库中进行配型。

二是关于使用概率的争议上,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协会(AMSBMT)曾经提供过一个数据:孩子能用到自己脐带血的概率为 0.0005% 至 0.04%。

其次,也有人表示,如果孩子得了白血病,那么脐血里会不会携带基因?还敢用吗?

万鼎铭表示,尽管自己应用的概率虽然不高,但可以给兄弟姐妹或者非血缘关系的人使用,如果很纠结,就捐献到公共脐血库就行。“只有库里的脐血越多,患者成功配型的几率才越大。”

至于脐血会不会携带白血病基因?万鼎铭解释说,保存脐血前会有一系列的检查,只有健康、足够量的脐血才会保存。且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来看,大部分都是后天形成的,先天白血病非常非常罕见,因此脐血携带致白血病相关基因可以不予考虑。

“脐血是非常宝贵的生物资源,每个宝宝一生只有一次采集和留存脐血的机会。自存也好、捐献也罢,脐血库里多一份脐血,就可能带来一份生的希望。”万鼎铭说道。

脐血也有局限性:量少

脐血也有局限性。

据介绍,郑大一附院每年会有十几例脐血移植,数量不多,大多是儿童移植案例。其原因就在于,脐血的量少,且不可再生。

“我们常说脐血是儿童的种子保险,因为一份脐血一般适用于40公斤以下的孩子,对于成人来说,一份脐血是不够用的。”万鼎铭补充说,且脐血不能像外周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那样再生,加之对于儿童白血病,目前临床治疗方式很成熟,治疗手段也很多,脐血移植的案例会相对较少。

但是作为医生,会对自己负责的患者考虑最佳治疗方式,如果年龄、体重、配型都吻合,脐血移植会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据介绍,目前安徽省立医院孙自敏团队脐血移植技术和例数在国内以及国际上都处于领先的水平,每年脐血移植数量达200余例,总数近2000例。

“近些年,脐血的发展正在突破瓶颈,从过去只适用于儿童到如今适用于成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脐血的价值还会不断延伸。”万鼎铭说道。

业内人士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为了突破脐血量少这一困境,国内有机构正在研发脐血干细胞扩增技术。

记者手记:

毋庸置疑,脐血“救命”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存脐血与否,也是个人意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为孩子留存脐血无可厚非;如果捐献,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举手之劳让别人受益。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能牢记:要让脐血进入到“正规脐血库”;除了自存,脐血也是可以捐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