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是人生第一阶段的起跑线,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遇见各类的问题,一颗参天大树不是自行长成的,它需要阳光、氧气、和水。而孩子也一样,需要爱和教育。

那么,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太过于“着急”,孩子本该贪玩的年纪,每天却要面对补不完的课,这种焦急,完全贯穿于中国大部分的家庭。

现在,我们要恢复教育常识,就是要重新营造读书的气氛和环境。

到底应该怎么做教案(到底应该怎么做)(1)

在我看来,要办好教育,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就是要让孩子们体会教育和学习的乐趣

不要再“以量”取胜了,家长们也不要再去“攀比”,不要盲目地去追崇补课和学艺术,所带来的“成就感”,要问自己的孩子,他想要学习什么,他的乐趣是什么,试问让你去学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课程”,自己会开心吗?在课程中,老师也不要“死板的教学”,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不一定要时刻严肃,让孩子们畅所欲见,一起讨论,岂不是更好。

到底应该怎么做教案(到底应该怎么做)(2)

一个让孩子害怕的老师,是可以压住课堂,做到鸦雀无声,但是,一旦这样,孩子有什么样的问题,还敢大胆地提出来吗?倒不如和孩子们做“朋友”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一个让孩子敬畏又敢于接近的教师,才是一个相对成功的老师,老师的角色并不是一个“严”字打天下,这里的“严”,更多包含了对孩子的负责,而不是不苟言笑。

到底应该怎么做教案(到底应该怎么做)(3)

第二、就是让孩子劳逸结合,不要因为成绩单不理想,就一痛打骂

优秀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孩子与成人的不同在于,不仅仅是心智的成熟度和年龄的不同,更因为他们有更多允许犯错误的机会,当然,这些错误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可以被原谅。

到底应该怎么做教案(到底应该怎么做)(4)

如果经常责备一个孩子,长时间下去,这个孩子会变得没有主见,甚至自卑,因为,即使是孩子,也是需要“面子”的,也是需要被认可被鼓励,不能因为,“他只是个孩子,他懂什么”,而忽略孩子敏感脆弱的内心。

在我看来,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更多是开心

第一、学习应该是乐趣,而不是任务

学习氛围事关重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家长,为了“学区房”而变成了房奴,那么,孩子最需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氛围呢?难道,一个学校把所有的孩子都变成了“学霸”,才是成功的吗?提高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全面发展”,不能因为升学率,学校的名誉,就让孩子们“死读书”,而是要在读书的中找到乐趣,让学习变成一种能力,更要变成,一种快乐。

到底应该怎么做教案(到底应该怎么做)(5)

第二、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比一份满意的成绩单更重要

童年时期的孩子,他这个阶段就是有好奇心,就是学习的欲望,本身就有这个欲望,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对知识的渴望给发掘出来。

一个人的童年有没有美好的记忆,对他的一生影响是很大的,有那么一句话“快乐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的不开心,而悲惨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二十年以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就是因为哪儿件事挨了打,应当让他们回忆起小的时候,还当有“童年的纸飞机”和有趣的课堂时光。

到底应该怎么做教案(到底应该怎么做)(6)

笔者寄语:学习就像一个人在爬山,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路程,也许会遇见阴天或者下雨,也许烈日炎炎。如果,我们背上重重的行囊,会越爬越慢,如果我们心里总是想要达到顶峰,会错过远处的风景。我们只有放松心态,享受爬山的过程,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顶峰,才能真正地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的孩子也一样,只有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而轻松的事情,而不是负担,他们才会越来越棒,不知不觉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么,你觉得怎样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最有益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如果你对本文感兴趣,欢迎点赞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