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人这样说,但我认为人工智能几乎是一门人文学科。这是一种试图理解人类智力和人类认知的尝试。 ——塞巴斯蒂安·特伦SebastianThrun

从《2001太空漫游》到《银翼杀手2049》,从深蓝到AlphaGo,几十年来,无论是艺术创作领域还是技术领域,我们无法不去注意到人工智能的崛起,《底特律:变人》的出现显得理所当然,也更进一步地引发了民众的讨论—人和人工智能的区别在哪?

底特律变人对自由的渴望(变人背后的哲学迷思)(1)

《底特律:变人》 图片源自av4103996

《底特律》是由大卫•凯奇执导的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互动式电影游戏,它的故事围绕着三个主人公:康纳、卡拉、马库斯,在这个人工智能成为服务型商品供人们购买的世界里,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冲突被刻画的非常明显:马库斯走在大街上会被无业游民愤怒地指责其抢走了工作,卡拉被迫为一个家暴酗酒的中年男子服务,而康纳作为刑侦型Android被自己的搭档嫌弃(完全就是在相爱相杀)…人工智能通常不会被看作是人,但又因其与人类的相似受到人类的厌恶。

这款游戏赋予了主角自我意识,但是当人工智能拥有了自己的意识之后,我们还如何划分二者之间的界限?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很有可能就是未来超人类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在尤瓦尔看来,人类之所以惧怕超出人类智力的超智能出现,是因为人类不能接受自己被另外一种智能统治,这可以看作是恐怖谷理论的统治层面的解读。

可以肯定的说,高级人工智能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开始进入科技爆炸的时代,就算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也丝毫没有减弱。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是有灵魂的工具,而工具是没有灵魂的奴隶。现今社会对于人工智能和仿生人的态度无非分为三派,不站在中立的立场的话,反对者将人工智能视为工具,人类与人工智能实则是主仆关系,支持者则更倾向于把高级人工智能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底特律》的故事更像是一个争取民权的故事,试想,当未来算法精致到甚至与灵魂别无二致,面对这些仿生人时,人类是否还能独善其身。

所有事物牵涉到情感问题之后都会变得更加复杂,科技进步的速度太快,但伦理、法律、社会学等等知识对其探讨却很难跟上技术的发展也很难获得所谓的答案,《底特律》的出现并不仅仅探讨了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或许更深层次地是对人与人之间愈加冷漠的社会关系的映射。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I've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auser Gate.All those ...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in rain. 我所见过的事物,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我目睹战舰在猎户星座的端沿, 起火燃烧。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失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

底特律变人对自由的渴望(变人背后的哲学迷思)(2)

《银翼杀手》中的复制人在死亡之前说下这段话,这一幕为科幻电影史逐渐转向浪漫主义做了铺垫。《底特律》也是如此,主角仿生人在寻求个人自由解放的路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甚至是有些生疏的人类情感让玩家共情。我想,《底特律》并不是想让我们摘除情感来思考这个问题,而恰恰是要我们从人类有情的角度来看待未来。

人工智能的发展无法避免也没必要阻止,未来的确变化莫测,但人类不会缺少对策,现在更无须焦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