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字以下散文 大散文开会上(1)

两百字以下散文 大散文开会上(2)

大散文|开会(上)

作者 崔洪国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会经历和上面一样很多很多的开会,还小的时候,村里开会,大人开会,会把我们抱在怀里,从那时我们就开始受到会场的熏陶和感染。

——题记

大队部在村子的中间,是一排平房,前面是一个院子,院墙是青砖垒的,院门是一个绿色铁皮的两扇门,上面是和红缨枪一样的尖顶,从门上面的一侧到另一侧镶嵌是“大海航行靠舵手”七个红字。院子里有一棵一人粗的梧桐树,院子中间还有一个废弃的氨水池。有时我们会在上面用泥捏泥娃娃,有时捏小泥碗,在氨水池上一摔,“啪”,声音特别响亮,那时我们会比着看谁摔得更香。院子的外面东西两侧有两棵年岁很长的杨树,和那棵榆树一样,枝干遒劲,枝叶婆娑,风一吹,飒飒的响,到了冬天,树叶落尽,树梢的顶端就露出好几个大的鸟巢,那是鸟雀的家。村里上工开会的钟就挂在一棵杨树的树杈上,每次村里开会,书记就拉一下声,那钟就发出“当当当”的声音,非常洪亮。村里人都知道要开会了,就提了小板凳,三三两两从那些院落里出来,到村部参加会议。

两百字以下散文 大散文开会上(3)

队部也有长条的板凳,有时人多坐不开,就有村民坐了自己带的小板凳,坐在后面探了头等着听书记和队长的指示。晚到的村民也有坐在氨水池上的,村里开会,也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主持会议的书记也不会太多介意。开会的时候别乱吵吵,保持肃静就好了,村里人开会,书记更多要的是那个面子和传达上面指示的那种神秘感。要传达什么,书记知道,村民事先并不知情,会私下叽喳着问是啥事,这先知后知对村里的书记来说就是很有面子的事,村民们坐定了,支棱起耳朵耐了心性听着,就是更有面子和里子的事了。开会前,坐下的村民们会唠一些或荤或素的事,等到书记咳嗽一声,清一下嗓子,说“开会了”,大家就都静下来了。

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在村里经历的开会的场景。那是还没有到后来的包产到户,还是抓革命促生产的时候,村里有时间就在队部开会。我记得那会标有“抓纲治国促生产”“大搞绿化三年,建设美丽家园”“崔刘村三夏生产动员会”等等,会标的是红色的,字是白色的,有时是写在纸上用图钉摁上去的,倘若来一阵风,有时会把其中的一个字角挂下来,书记一般也就将就着把会议开到底了。有时开会表扬哪家先进了,也会让这家的主人站起来说几句,临时的也没有准备,发言的往往会面红耳赤,说的磕磕巴巴,都是一村的熟人,说的啥能听懂,村民们一笑就过去了。大人们开会的时候,我们会坐在后面的氨水池上,听着书记语气昂扬,人群骚动的时候,我们会望过去听听是什么情况,反正与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凑个热闹吧!等大人们离去了,我们就继续捏泥人,摔泥碗。

两百字以下散文 大散文开会上(4)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会经历和上面一样很多很多的开会,还小的时候,村里开会,大人开会,会把我们抱在怀里,从那时我们就开始受到会场的熏陶和感染。渐渐懂事了,就跟着大人开会看热闹之余做我们童年的游戏。从那会就知道我们社会就是一个开会的社会,人们之间生活的互通和工作的通达很多就是靠开会来维系着。最多的时候一周要开三四个会,也没有提前通知,想起开会了,书记就拉一下钟声,“当当当”的钟声就催着人们开会了。有时白天忙,晚上开会,每次开会,书记也会在传达的内容之外说一些关好自家门,看好自家人,防火防盗等的事,反复嘱咐,很多的事情就入脑入心了。这也是我们开会所要的习惯养成和习惯成自然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两百字以下散文 大散文开会上(5)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

壹点号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