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唐太宗有关的历史故事(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96)(1)

李从珂是李嗣源的养子,但却是个汉族人。他英勇善战,打仗很有一套,可惜不会治国,更不会用人,结果只当了两年多皇帝,就国灭身亡了。李从珂是后唐最后一个皇帝。

李从珂,原本姓王,是河北平山人,与李存勖同岁。李从珂家境贫寒,自幼丧父,与母亲魏氏相依为命。在他十岁那年,李嗣源率军攻占了平山,俘虏了魏氏母子。李嗣源见魏氏有些姿色,便纳为妾室,收她的儿子为养子,取名李从珂,小名阿三。

李从珂长大以后,身高七尺有余,方脸大眼,体貌雄伟,勇猛刚毅,跟随李嗣源南征北战,英勇无敌,深受宠信。李存勖也很喜欢他,常说:“阿三不仅与我年龄相同,打仗也很相似。”

有一次,后唐与后梁军队交战,梁军败退,李从珂带着十几名骑兵,悄悄混在敌军中间,一起后撤。走到敌军营寨大门的时候,李从珂等人突然发难,打了梁军一个措手不及,杀敌数十人,还砍断了梁军的瞭望杆,然后从容回营。李存勖见见大喜,夸赞道:“壮哉,阿三!”随即命人拿酒来,亲手给他倒了一大杯。

跟唐太宗有关的历史故事(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96)(2)

公元923年,李从珂跟随养父李嗣源,从郓州长途奔袭开封,一举灭了后梁。战后,李存勖慰劳李嗣源说:“恢复唐国天下,都是你们父子的功劳啊!”

李存勖、李嗣源都对李从珂宠信有加,可是,李从厚当了皇帝以后,却对他十分猜忌,想削减他的权力。李从珂奋而起兵,杀了李从厚,夺取了皇位。

李从珂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因为他不是李嗣源的亲儿子,许多人并不服气,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另外,由于过去的皇帝李从厚软弱,朱弘昭和冯赟专权,致使朝廷内部人心涣散,矛盾丛生,问题成堆。而李从珂只会带兵打仗,不会协调处理矛盾,所以,朝政仍然是一片混乱。。

李从珂刚一登基,就干了一件大失人心的蠢事。他在凤翔起兵的时候,为了激励士气,公开许诺说,只要攻下洛阳,每个士兵奖赏一百缗钱。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士兵们都欢欣鼓舞。

可是,进入洛阳之后,李从珂清点国库,发现根本没有这么多钱。有人出馊主意说,可以搜刮京城百姓的财产,李从珂竟然同意了。这一下,京城百姓遭了殃。官府巧借名目,甚至明抢硬夺,把百姓的钱财掠夺一空。不少百姓被逼得投井上吊,京城一片嚎哭声。人们纷纷咒骂新皇帝,说还不如原来的皇帝。李从珂刚一上台,就失去了人心。

跟唐太宗有关的历史故事(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96)(3)

抢劫了百姓,钱财仍然不够,李从珂当初许诺的数目太大了。李从珂急得抓耳挠腮,没有办法。有人建议说,可以减少对士兵的奖赏,每人只给二十缗。李从珂无奈,只好同意了。

这一下,士兵们也恼怒了,怨恨李从珂言而无信。他们编成歌谣,在军中传唱,说:“除去菩萨,扶立生铁”。意思是说,李从厚慈软,就像菩萨;李从珂强硬,犹如生铁,他们后悔帮助李从珂除掉了李从厚。李从珂失去了民心,又失去了军心,两头都得罪了。

李从珂从小带兵打仗,不会理政。他上朝议事,就像将军升帐打仗一般。文武官员站立中央,四周全是带刀持枪的士兵,气氛森严,大臣们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更为严重的是,李从珂不会识人用人,他选用的朝廷官员,大多数都不称职。有人上书说:“朝廷用人,都是滥竽充数。号称武官的人,不懂得军事常识,更不会打仗;号称文官的人,没有真才实学,皇上征询意见时,常常目瞪口呆,即便写文章,也要请人代笔。朝廷如此用人,怎么能行呢?”

跟唐太宗有关的历史故事(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96)(4)

上书人说得太尖锐了,而且打击面很宽,把文臣武将全得罪了。群臣恼怒,纷纷要求惩治上书人,说他恶意诽谤朝廷,罪不容诛。李从珂倒觉得上书人说的是实话,没有处罚他。李从珂虽然觉得朝臣不理想,但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李从珂在处理人际关系、化解矛盾方面,也是外行。石敬瑭尽管心里对他当皇帝不服气,但表面上并没有反对,李从珂却不知道拉拢,反而心存猜疑,试图削弱他的权力。

石敬瑭当时担任河东节度使,河东是后唐的大本营和发迹之地,十分重要。李从珂即位之后,把石敬瑭调任太原节度使,将他赶到北部边境一带。没有想到,这恰巧给了石敬瑭一个好机会。北部靠近契丹,当时契丹趁中原混战,势力发展很快。石敬瑭与契丹勾勾搭搭,关系越来越密切。

后来,李从珂又想把石敬瑭调任郓州节度使,进一步削弱他的权势。石敬瑭与李从珂一样,也是军中有名的大将,屡立战功,深得岳父李嗣源宠信。石敬瑭素有野心,见李从珂步步紧逼,又见他没有治国才能,朝廷混乱,军心民心不稳,于是决定起兵造反,夺取皇位。

公元936年9月,石敬瑭上书,公然指责李从珂非法即位,说他是养子,没有资格继承大统,要他把皇位让给李嗣源的亲儿子李从益。李从益是李嗣源的幼子,当时只有五岁。两年前李从珂即位的时候,石敬瑭并没有说什么,如今却公开指责,分明是想激怒李从珂,挑起事端。

果然,李从珂一见书信,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免去石敬瑭一切职务,并派兵攻打太原。

跟唐太宗有关的历史故事(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96)(5)

石敬瑭早就谋划好了,他迅速聚集军队,进行抵御,同时以优厚的条件,请求契丹出兵。石敬瑭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许诺了三件事:一是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二是每年进贡帛三十万匹;三是认耶律德光为干爹,耶律德光比石敬瑭还小十岁。石敬瑭的手下大将刘知远,认为这太屈辱了,没有必要许诺那么多。可石敬瑭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野心,一切都豁出去了。

耶律德光见条件如此优厚,大喜过望,亲率契丹铁骑,出雁门关偷袭唐军。唐军正在围攻太原,不料契丹从背后杀来,猝不及防,大败溃散,被斩首一万余级。石敬瑭军队和契丹大军马不停蹄,迅速南下,直捣洛阳。

李从珂根本没有想到契丹会出兵,措手不及,心慌意乱,匆忙派遣将领,率兵御敌。可是,这些将领们,有的畏惧契丹兵凶悍,不敢出战;有的对李从珂有怨气,而与石敬瑭有交情。因此,后唐军队屡战屡败,无法抵挡契丹骑兵,而且许多将领投降。很快,石敬瑭和契丹大军就兵临洛阳城下了。

跟唐太宗有关的历史故事(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96)(6)

石敬瑭和契丹军队包围了洛阳城,四面攻打,洛阳城即将陷落。李从珂见大势已去,不愿意投降,决定以身殉国。

李从珂怀揣着传国玉玺,带着妻子儿女,搀扶着年迈的曹太后,一同登上了玄武楼。李从珂命士兵们点火,烈焰升起,全家人自焚而死。李从珂死时五十一岁。

石敬瑭顺利攻占了洛阳,在契丹扶持下,随即登基称帝。石敬瑭废掉唐国,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后唐就此灭亡了。

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从镇压黄巢起义开始,经过四十多年的接力奋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终于建立了后唐。可是,只过了短短十三年时间,后唐就迅速亡国了。可见,打江山艰难,丢江山容易。

在后唐时期,有几个出名的人物,被载入史册,有的则受到百姓喜爱,被编成戏曲广泛传唱。请看下一集,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