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联手对抗俄罗斯货币(美欧与俄的资源博弈考验国际货币体系)(1)

德国8月CPI初值同比上升7.9%,高于市场预期,连续6个月突破7%。能源价格同比上涨35.6%,食品价格上涨16.6%,是德国8月CPI上行主因。欧元区8月经济景气指数97.6,创2021年2月以来新低。欧元区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24.9,符合预期。

从欧元区头羊德国与欧元区经济的整体情况来看,通胀上行压力较大,经济下行趋势日渐明显,滞胀与衰退双因并存。在这个关键时期,俄罗斯开始利用能源问题进一步反击欧盟,这令欧元区经济面临更大风险。

8月30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表示,由于法国能源巨头Engie没有向其全额支付7月份交付的天然气,因此该公司已告知Engie,将从2022年9月1日起全面暂停天然气供应,直到它收到所供应天然气的全额付款。

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警告称,随着俄罗斯方面减少天然气供应,法国今年GDP增长2.5%的目标将面临威胁。

俄罗斯同时收紧德法两国的天然气供给,这加剧了市场对欧洲能源危机的忧虑,同时也令德法制造业面临更大的风险。更关键的是这会导致欧洲经济的衰退预期强于美国,美元兑欧元将更为强势,一旦美元与欧元汇率平价之争的平衡被打破,欧元有可能再度超预期贬值,这将给欧元区经会带来更大的影响,进口、通胀、债务、欧元国际储备与支付占比等问题都会一一浮出水面,这很容易导致欧洲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周二,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表示,有必要提高卢布在国际结算中比例,并逐步放弃使用非友好国家的货币。

在纸币与稀缺资源的交锋中,美欧明显落了下风。美国在严厉制裁俄罗斯期间依然每月从俄罗斯进口逾10亿美元的商品。而欧盟一些国家则不得不屈从俄罗斯用卢布支付能源等商品的进口。事实上俄罗斯在国际货币体系上已经撕开了一道口子,揭穿了国际货币的皇帝新衣,只是世界各国多陷入美元陷阱已无法自拔,另外诸多国家也没有俄罗斯的领土与资源优势,因此被全球的美元定价体系所束缚。

信用货币体系具有很突出的双面性,信用货币可以使流通货币量与经济增长需求量相适应,但信用货币是以不兑现纸币为本位币,缺乏内在的发行制约机制,很容易加重债务与通货膨胀。长期来看国际信用货币体系的失序是无法避免的过程,这是美欧等债务货币化进程所决定的。

现代货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基础货币上派生出来的信用货币。

而信用货币是高速金融化的基础,虽然金融化在一定阶段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但高度金融化的本质是财富的两极化,由于全球的高速金融化进程主要由美元推动,因此美元霸权也就更具有掠夺性与侵占性,高度金融化的过程也必然是全球化的撕裂过程,必然激化世界矛盾。

美欧与俄之间的博弈事实上给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留下了诸多思考,虽然强势美元再度归来,但这是美国向全球转嫁债务危机的阶段性需要,长期来看去美元化是必要的,是反击美国霸权与其金融霸权的必然。(本文系馨月说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头条号馨月说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