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术语定义

[41]:局(Inning)

局是全场比赛的一部分。比赛双方分别因三人出局而交换攻守各一次为“一局”。一方一次进攻为半局。

注:先攻队进攻时为上半局,后攻队进攻时为下半局。

棒球规则及玩法(棒球运动竞赛规则4.0)(1)

[42]:妨碍行为(Interference)

凡影响比赛队员进行正常攻守活动的行为叫“妨碍行为”。

(A)攻队妨碍行为是指攻队队员对正在防守的守场员进行妨碍或干扰。如果裁判员宣布击球员、击跑员或跑垒员因妨碍行为而出局,则所有跑垒员都得回到裁判员认为在妨碍行为发生时他们合法占有的最后垒位,除非另有规定。

注:发生妨碍行为时如击跑员没有达到一垒,则所有跑垒员都要回到投手投球时原占垒位。但已判出局的跑垒员除外。

(B)守队妨碍行为是指守场员妨碍或干扰击球员击球。

(C)裁判员妨碍行为是指:

1.阻碍或影响接手传杀偷垒的跑垒员;

2.击出的界内球在穿过守场员前(投手除外)在界内碰触裁判员。

(D)观众妨碍行为是指在继续比赛时,观众走出看台或进入比赛场地而触及正在进行攻守的传球、击球或投球。

注:一旦发生妨碍行为并成立时即成死球局面。

棒球规则及玩法(棒球运动竞赛规则4.0)(2)

[43]:合法(Legal or Legally)

与本规则的规定相符合叫“合法”。

[44]:平直球(Line Driver)

迅猛而直接飞向守场员而未触及地面的击球叫“平直球”。

[45]:活球(Live Ball)

处于继续比赛过程中的球叫“活球”。

[46]:主教练(Manager)

负责本队场上比赛事宜并代表本队同裁判员和对方队进行联系的本队成员叫主教练。队员经主教练指派也可临时代行主教练职责。

(A)各队应于比赛开始前30分钟将主教练姓名写在“上场队员名单”上交主裁判员;

(B)主教练对全队的行为、规则的遵守、服从裁判员判定等负责。

(C)如果主教练离开场地,应指定一个教练员或运动员作为他的替补者。因此替补者拥有作为主教练的职责、权力和义务。如果主教练离开场地时没有指派替补者,则由主裁判员代为指派。

[47]:阻挡(Obstruction)

棒球规则及玩法(棒球运动竞赛规则4.0)(3)

守场员没有持球,也不是在接球而阻碍跑垒员进垒的行为叫“阻挡”。

注:如果守场员正在接传来的球,而传来的球直接飞向该守场员以致必须在其所占的位置上接球时,应看作是“在进行接球”。这时守场员究竟是否“在进行接球”,完全取决于裁判的判断。在守场员准备接球而又漏接后发生阻碍跑垒员跑垒的行为时,就不再看作“在进行接球”而应判为“阻挡”。例如内场手扑地接球,但未接住,球滚至身后,如果他继续躺在地上因而延误了跑垒员的跑垒时就要判“阻挡”。

[48]:攻队或攻队队员(Offense or Offensive)

轮及击球、跑垒的队叫“攻队”;进行击球或跑垒的任一队员叫“攻队队员”。

[49]:正式记录员(Official Scorer)

由比赛主办单位指派担任比赛记录和技术统计工作的人员叫“正式记录员”。

[50]:出局(Out)

攻队队员被取消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或者防守队为使本队改守为攻,使进攻队失去三次进攻条件之一叫“出局”。

[51]:外场手(Outfielder)

在外场位置上进行防守的队员叫“外场手”。

棒球规则及玩法(棒球运动竞赛规则4.0)(4)

[52]:滑出垒位(Overslide of Oversliding)

攻队队员除从本垒进入一垒外,凡因滑垒过头致离开垒位的行为叫“滑出垒位”。

[53]:处罚(Penalty)

对违规行为根据规则进行处理叫“处罚”。

[54]:运动员或裁判员的“身体”(The Person of A Player or An Umpire)

指运动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

[55]:投球(Pitch)

投手投给击球员的球叫“投球”。

注:“投球”不同于“传球”,详见“传球”条。

[56]:投手(Pitcher)

向击球员投球的守队队员叫“投手”。

[57]:投手的轴心脚(The Pitcher's Pivot Foot)

投手在投球时踏触投手板的脚叫“投手的轴心脚”。

[58]:比赛开始或继续比赛(Play)

裁判员宣布开始进行比赛或遇死球局面时宣布恢复比赛的命令。

[59]:提出抗议(Protest)

比赛队对裁判员执行规则上的错误,向裁判员提出改判要求的行为叫“提出抗议”。

[60]:急投(Quick Return Pitch)

击球员尚未作好击球准备,投手突然急速向其投球企图使击球员失去平衡的行为叫“急投”。这是不合法投球。

[61]:正式比赛(Regulation Game)[62]:再踏垒(Retouch)

跑垒员按规定再次返回原占垒位的行为叫“再踏垒”。

棒球规则及玩法(棒球运动竞赛规则4.0)(5)

[63]:得分(Run or Score)

攻队队员击球后跑垒并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行为叫“得分”。

[64]:夹杀(Run Down)

守场员对跑在两个垒位之间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夹杀”。

[65]:跑垒员(Runner)

正在进行进垒、触垒或回垒的攻队队员叫“跑垒员”。

[66]:牺牲打(Sacrifice)

击球员牺牲自己安全上垒的权利而使跑垒员进垒得分的击球叫“牺牲打”。牺牲打根据攻守局面和击球方法的不同分“腾空球牺牲打”和“触击球牺牲打”。

[67]:安全(Safe)

裁判员对跑垒员合法取得欲占垒位的判定叫“安全”。

[68]:侧身投球(Set Position)

投手以身体一侧对着击球员投球的姿势叫“侧身投球”。它是两种合法投球姿势的一种。

[69]:抢分触击(Squeeze Play)

在三垒有跑垒员时,运用触击法使三垒跑垒员抢进本垒得分的一种进攻战术叫“抢分触击”。

棒球规则及玩法(棒球运动竞赛规则4.0)(6)

[70]:击(Strike)

投手的合法投球如符合下列任一情况时为“击”。

(A)击球员击球未中(包括触击);

(B)击球员未挥棒击球,但该投球的任何部分在飞行状态中通过了好球区的任何部分;

(C)两“击”前击成界外球;

(D)触击成界外球;

(E)击球未中而球触及身体;

(F)未落地而通过“好球区”的球触及击球员;

(G)“擦棒球”。

[71]:好球区(Strike Zone)

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击球员肩部上沿与裤腰上沿之间的水平线,低限在双膝上沿之间的立体区域叫“好球区”。好球区按击球员准备迎击投球时所采取的站立姿势判定。(图4)

[72]:改期续赛(Suspended Game)

裁判员因故宣布提前中止比赛并另行定期继续将其赛完的比赛叫“改期续赛”。

[73]:触杀(Tag)

守场员用手或手套牢固地将球握住,同时以身体任一部分触垒或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触跑垒员的防守行为叫“触杀”。

[74]:传球(Throw)

守场员用手或手臂把球送到既定目标的防守行为叫“传球”。“传球”与投手向击球员的“投球”应予区别。

棒球规则及玩法(棒球运动竞赛规则4.0)(7)

[75]:平局比赛(Tie Game)

裁判员宣布两队得分相等的有效比赛叫“平局比赛”。

[76]:暂停(Time)

裁判员按规定暂时中断比赛时所宣布的口令。此时场上成死球局面。

[77]:碰触(Touch)

触及场上队员或裁判员身体、衣服或其用具的任一部分叫“碰触”。

[78]:三杀(Triple Play)

守队队员防守无失误而将攻队三名队员连续传杀出局的防守行为叫“三杀”。

[79]:暴投(Wild Pitch)

偏离本垒板致接手无法经过正常努力接住的投球叫“暴投”。

[80]:正面投球(Wind-up Position)

投手以身体正面对着击球员投球的姿势叫“正面投球”。它是两种合法投球姿势的一种。

棒球规则及玩法(棒球运动竞赛规则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