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

一直以来,学医都是一件饱受争议的事情。一方面,有很多人都认为学医将来能够实现“阶层跨越”,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更好的生活,因此积极鼓励大家学医。

但另一方面,很多人又鼓吹着“劝人学医都是缺德”之类的话语,认为学医太累、太麻烦,是在吃苦,所以不建议学医。这让不少人都迷糊了,到底该不该选择医学专业呢?这个领域是好还是不好?

上大学时体育课老师教人工呼吸(扎进去了为啥没有血呢)(1)

一、“扎进去了,为啥没有血呢”?医学生实践课现乌龙,引发同学偷笑

最近一段时间,医学这一领域在网络上又火了一把,很多医学生都分享出了自己当时实践的糗事,一时间引发了大量网友关注。

1、实践扎针难,“心太软”不敢动手。

有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当初上学的时候,在实践课上,老师让进行模拟扎针,第一次接触针和仿生骨肉的他,一开始就紧张的不行。直到轮到了自己,颤颤巍巍的拿起了针,怎么扎都扎不准,在同学、老师的注视中扎了几分钟竟然一次都没扎进去,引起了大家的嘲笑。最后一狠心,闭上眼猛地一扎,结果压根连自己都不知道扎在哪里了,甚至连血都没有。

上大学时体育课老师教人工呼吸(扎进去了为啥没有血呢)(2)

据这位网友表示,老师当时告诉他:“你这么扎,病人还活着都要被你扎出个三长两短来。”引起了周围同学哄堂大笑。而网友表示,这样的经历自己一直记到了现在,有时候想起来还是感觉非常的尴尬。

2、在单位实习,给病人扎针四五次才成功。

还有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刚开始到医院单位实习的时候,扎针也是一件难事。有一次病人要输液,因为对方比较胖的原因,自己找血管找了半天没找到,一遍遍的扎一遍遍的偏,最后扎了四五次才找到正确位置,病人都快被自己折磨疯了。

上大学时体育课老师教人工呼吸(扎进去了为啥没有血呢)(3)

而他的话也让不少网友都表示似曾相识,这不就是自己去医院遇到实习生时候的窘境吗?像是这样的经历还很多,像是一些医学生考试考人体构造时不记得答案,结果考试“摸”自己来判断答案等等,让很多人都大笑不已。

二、学医虽然争议多,但整体还是非常值得大家选择的。

虽然医学生很多“尴尬”的经历让人捧腹大笑,但实际上学医还是一条非常不错的出路的。很多人都觉得学医苦、学医累,可是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付出是等于回报的,吃过的苦到最后都会结成最丰硕的果实。事实上,学医虽然在很多学生看来都不喜欢,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领域存在诸多的优势。

上大学时体育课老师教人工呼吸(扎进去了为啥没有血呢)(4)

1、将来就业压力小,工作稳定有编制。

第一点,医学生将来的就业压力往往都不大,因为医院这种地方永远不会饱和。不管到什么时候,就业都不会是问题。

并且,作为医生的工作是非常稳定的,很多人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份带编制的工作,也就是吃上“铁饭碗”,而正式的医生岗位,往往都是拥有编制的,根本不用担心工作出现问题,只要能够通过相关的考核就可以入职,虽然实习的时间会长一些,但将来的前景非常不错。

上大学时体育课老师教人工呼吸(扎进去了为啥没有血呢)(5)

2、学医就业待遇好。

其次就是,医生这一行业的待遇在社会中也是一个总体偏高的水平,特别是在编制单位中,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存在,相关的福利也不差,这也是值得大家选择的因素之一。

3、将来社会地位高,走到哪都值得说道。

最后,学医虽然苦、累,但正式入职后,可以说走到哪里都是受人注视的存在。很多人都希望可以结交医生行业的朋友,可以说没有人会不想有一个做医生的朋友。而这样的工作,不论是爸妈在外人面前提起,还是自己在社会上打拼,都不会受到异样的目光。

上大学时体育课老师教人工呼吸(扎进去了为啥没有血呢)(6)

三、想要学医不是说说就行,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去做。

由上可见,学医还是非常值得选择的。但也有不少人看中了这些优势,盲目的选择医学,觉得报了就行了,最后结果一片惨淡。事实上,包括学医在内,不管什么都要脚踏实地的做。

学医,一定要有足够的兴趣才行。没有兴趣的话,学起来的心理压力将是巨大的,面临如山一般高的知识量,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也才能支持一直走到最后。

而且,学医最重要的就是积累,这就像是老医生和新手的区别,大家往往都比较信任老医生,这是因为他们的知识、经验都让人更信服。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点滴的积累,只有一点一点的学习才能够走得更远、更高。

上大学时体育课老师教人工呼吸(扎进去了为啥没有血呢)(7)

结语:学医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有相关方面兴趣的学生,完全可以尝试。最后,祝福每个“尴尬”的医学生,都能够在这一行业发光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