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式冲锋枪是新中国根据苏联提供的轻武器技术资料,于1956年仿制出品的一批自动武器。

56冲的原型是AK47,两者在外观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能让一个普通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的点,除了准星护翼之外,恐怕就是刺刀的不同了。

56冲和AK47、AKM相比,最显眼的就是那根长长的折叠式军刺,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三棱军刺”。

二战大片血战钢锯岭(如今却改装刺刀)(1)

纵观同一时期世界各国的主流轻武器,三棱军刺其实并不优秀,当时的各国早已列装匕首式可拆卸刺刀。三棱军刺诞生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早期,是向时代无奈妥协的产物,最终也避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取而代之的是81式刺刀和95式多用途刺刀。

一、威名远扬的“神刺”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款三棱军刺的知名度居然出奇的高,其受追捧程度甚至超越了新中国史上任何一款军刺。虽被军方淘汰多年,但至今仍有人将其奉为神刺。关于三棱军刺的神话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但大多是凭空捏造的谣言。

将三棱军刺发扬光大的不是八一制片厂。而是1994年上映的一部香港电影《中南海保镖》

在以往的电影里,三棱军刺不过是匆匆过客、不起眼的小道具。但《中南海保镖》这部电影却对该刺却有着极度精细地刻画。

二战大片血战钢锯岭(如今却改装刺刀)(2)

三棱军刺是杀手王建军的近战神器兼烧烤串子。银幕前手持三棱军刺连捅多人,游刃有余,拽得飞起的冷酷杀手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尸体上令人不寒而栗的方形窟窿,李连杰饰演的退伍兵许正阳当机立断———这是三棱军刺的贯穿伤口!

电影道具组给观众开了个小玩笑,王建军手里拿的其实不是三棱军刺,而是莫辛纳甘的四棱军刺。

二战大片血战钢锯岭(如今却改装刺刀)(3)

香港电影的叙事风格受武侠小说的影响颇深,编剧喜欢把一个事物说得神乎其实。笔者推测,应该是当年的香港记者将中越战争中为数不多的几次刺刀战进行艺术加工,并登文见报,从而夸大了三棱军刺的作用。在流传的过程中影响了电影编剧。

然而,真正令人闻风丧胆的不是刺刀本身,而是骁勇善战的解放军战士。因为当时越南人的主武器也是56冲(包括其他衍生型号),标配的也是三棱军刺,但却不见得他们能在白刃战占有半点优势。

二、三棱军刺的起源———沿袭古制、一脉相承;还是借鉴国外、博采众长?

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将三棱军刺的起源扯到了中国古代冷兵器锻造技术上,说这款军刺是沿袭古制、一脉相承的产物。其实不然,三棱军刺跟56冲、56半一样,是跟着苏联的设计图纸一票打包过来中国的。

二战大片血战钢锯岭(如今却改装刺刀)(4)

三棱军刺的近祖是莫辛纳甘四棱军刺,往远了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套筒式尖军刺。

关于军刺,最早的记载是在1451年的《大明会典》上。

二战大片血战钢锯岭(如今却改装刺刀)(5)

那时候火器才刚刚起步,枪手们只有火门枪可以使用。这种火器精度差、射程近、上弹还特别慢,比烧火棍强不到哪里去。枪手们只能通过集队密集射击来增加火力覆盖范围。

而排队枪毙的线列枪手,最害怕的敌人就是迅猛突进而来的骑兵。他们先是骑着骏马冲垮枪手的阵线,再用快刀长矛来回乱杀,收割这些散兵游勇的性命。一场战斗下来,被马踩死、被冷兵器劈砍捅杀致死的枪手不计其数。

为了增强枪手的自卫能力,明军首创“迅雷銃”,给火门枪装上矛头。使烧火棍摇身一变,升级成简易短矛。

欧洲的军刺直到17世纪才正式投入使用。那时候的军刺没有什么特殊的设计,就是把匕首的柄部往火绳枪的枪口上塞。塞紧了拔不出来,松了又容易掉。

1688年,法军首创套管式军刺,军刺不再占用枪口位置,而是用螺丝固定住、并嵌套在枪的外侧。

往后几百年里,人类战争史上相继出现了诸如卡榫式、折叠式各种五花八门的刺刀。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长。特别是莫辛纳甘的四棱军刺,足足500mm,长到没有任何刀鞘能与之相匹配。

这是为了弥补单发步枪火力不足而搞出来的玩意。早期步兵战斗中,很多决定性的胜利是靠刺刀冲锋赢得的。冷兵器对决讲究的是一寸长一寸强。

这就是为什么在自动武器普及的20世纪中后期,尖棱军刺会被匕首式军刀取代。

步枪的火力越来越猛,枪身也是越做越短。现代战争都是超视距作战,谁也看不见谁,谁先被看见谁死,没有拼刺刀的机会。士兵们对剪开铁丝网、撬开弹药箱、锯锉野草杂木的需求远胜于刺刀拼杀。

三、三棱军刺的设计

莫辛纳甘四棱军刺在抗日战争时期传入我国,它的设计缺陷在拼刺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那就是不便携带,并且拼刺的手感不太适合亚洲人的体格。

建国后,我国以此为参考。把长度缩短到了38厘米,设计出了三棱军刺。

但和财大气粗的苏联相比,我国的这种设计更多是为了节约资源。那个时候锻钢技术不发达,做成扁刀状的话强度不够容易断,所以采用尖锥形。又挖开了三道血槽,省下几成材料,变成三棱。

二战大片血战钢锯岭(如今却改装刺刀)(6)

血槽主要的功能也不是为了放血。而是为了加强整体结构起到一种加强筋的作用,另外就是调节重心,毕竟枪头叠着一根长刺刀还是挺沉的。

三棱军刺并不锋利,而是一种变截面结构。前端是鸭嘴状,后端是圆柱,中间靠后的半截是棱形和三道血槽。冷兵器对人体造成杀伤的途径有二,一是贯穿是靠贯穿、二是切割。扁状刀具在捅入人体后,还可以通过切割进一步扩大伤口面积。

而三棱军刺的前端之所以被设计成钝器,是为了增加撕裂伤害,代价是拼刺时刺入敌人体内更加费劲。

四、尖刺淬毒?联合国禁用?———名不符实的共和国神刺。

关于三棱军刺最广为流传的谣言是刀身含砷,一但开刃就会有附毒伤害。实际上,在战场上,这点微量的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还不如各种细菌造成的伤口感染来得多。敌人只要被刺入体内八厘米,基本上就很难生还。加工者特地给它淬毒岂不是多此一举?

二战大片血战钢锯岭(如今却改装刺刀)(7)

而且训练中、打仗时,长长的刺刀误伤友军都不算新闻,如果真的有毒,是不是每个连队都要带上几瓶解药呢?

至于被联合国禁用,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假的,联合国从来没有禁用过任何一款冷兵器。中国三棱军刺的祖师爷是苏联四棱军刺,中国和苏联都是五常两大头,哪个国家敢提出这种滑稽可笑的禁令呢?

现代武器讲究多功能和实用性。看看我们的95式刺刀。装到枪口上可以挑、刺、劈、砍,押送战俘。拆下来可以当斧子、当锯子用,刀身圆孔卡上刀鞘还可以拿来当剪刀,可凿可撬。

二战大片血战钢锯岭(如今却改装刺刀)(8)

三棱军刺除了拼刺以外还能干嘛呢?拆卸下来的刀柄太小握也握不住,更别说做其他的事情了。

文/和平之风

参考资料:

1、《国产QNL 95式多用途刺刀》,张春秋

2、《让“刺刀见红”的血脉永远贲张》,战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