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星为你照亮过去,你可以肆意地徜徉在诗歌的长河之中,感受这人世间的美好。这里是逸羊诗文,给您分享一些近现代诗歌以及古代诗歌,你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

每个青年都是天生的诗人,但无论是哪个诗人,其诗中都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见解,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的诗论。纵观中国现代诗坛,戴望舒无疑是独具一格的那一位,他不但开拓了现代主义的诗风,成为了现代派的领袖,还是“现代”诗派的首席评论家和诗歌评论家。

戴望舒有自身独特的诗歌风格,形成了一系列的诗歌理论,他的诗歌是从中国古典诗词到法国象征派再到身兼中西精华,最后自成一派形成了现代象征派独特的诗论。今天逸羊要来分析中国现代象征派戴望舒所著《诗论零札》以及《望舒诗论》,看看他的诗论又有怎样的特点?

戴望舒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和绘画

一、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


二、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望舒诗论》

戴望舒认为诗的美是纯粹的,所以在他看来,诗是不能有其他任何非诗的成分,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是不能夹杂在诗当中的。

虽然戴望舒的早期诗歌一致的追求音律的美,努力使新诗变成像旧诗一样可以“音乐”起来,不仅要押韵还要有平仄声。当时戴望舒受到了很多新月派诗歌的影响,新月派诗人是提倡诗的“三美”的,所以戴望舒的早期诗歌是极具音乐性的,就比如说他的成名诗歌《雨巷》便是极具有音乐性的。

叶圣陶评价戴望舒的《雨巷》是中国现代派诗中最成功地运用暗示性抒情的典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这就足以表明戴望舒的诗歌的音乐性。可是后来他便开始否认诗的音乐性,先是觉得诗歌中不能夹杂音乐,后来便觉得绘画、舞蹈、建筑一系列的极具艺术形式的成分都是不能夹杂在诗当中的,这与新月派所认为的“三美”是截然相反的。

戴望舒诗的意象和主题(从戴望舒的诗论零札和望舒诗论来浅析他的诗论)(1)

在戴望舒看来,诗是凭借文字而凸显出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其他的艺术形式都各自有各自的凭借,有其特殊的媒介,便觉得作为诗歌就应当具有它的秉赋,其他的艺术成分是万不能挤进来的,那样会破坏诗歌的特点,应当剔除,应当抛弃掉。

为此,戴望舒给艺术样式做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区分的定理。

音乐是以音和时间来表现情绪的和谐。


绘画是以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情绪的和谐。


舞蹈是以动作来表现情绪的和谐。


诗是以文字来表现情绪的和谐。——《诗论零札》

虽然在戴望舒看来,音乐、绘画、舞蹈、建筑等一系列艺术形式是区分的,但是从实际来看,艺术是相通的,诗歌的艺术与其他的艺术一样是相融的。即使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与其他的艺术是不能割断的。

戴望舒认为诗应具有诗情

五、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也就是在诗情的程度上。


六、新诗最重要的是诗情上的细微差异而不是字句上的细微差异。


七、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畸形的。


九、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种情绪的形式,这种形式决非表面上的字的排列,也决非是新的字眼的堆积。


十、不必一定拿新的事物来做题材,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诗情。


十一、旧的古典的应用是无可反对的,在它给予我们一个新情绪的时候。


十五、诗应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使人感到一种东西,诗本身就像是一个生物,不是无生物。


十六、情绪不是用摄像机摄出来的,它应当用巧妙的笔触描写出来。这种笔触又须是活的,千变万化的。——《望舒诗论》

戴望舒的“诗情”体现了他对于诗的美学观,同时也是其诗论和成就所在。他的诗情是在继承和借鉴中西诗论的基础上而提出的。

前四句都是把“诗情”和字相对应的提取出来,来论述诗情与其字的重要性。用字句来诠释“诗情”的内涵第五句是从韵律的角度引出“诗情”的概念即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这也说明了戴望舒持有的一种态度是内在的韵律,而不是外在的韵律。第六句便是戴望舒对字句的形式来说明“诗情”,提出新诗应该强调“诗情”的变异,而不是字句上的变异。这与他当时的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有一些人认为“单调的使用白话来写诗就是新诗”,而戴望舒对其观点进行反驳,反映了戴望舒对新诗的独到之处

第七句虽然说提出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但是实则就是第五句和第六句的综合。仍然是强调前面两句的问题即:韵律和字句,强调了“诗情”的重要性。第九句是前三句的补充,从字和字眼的角度来说诗的表达方式,强调了新诗的内容与其形式的互补关系。戴望舒认为的“诗情”与字、字眼、音乐的韵律、建筑的整齐这些表现形式存在着对应的关系。

戴望舒诗的意象和主题(从戴望舒的诗论零札和望舒诗论来浅析他的诗论)(2)

后四句则是把“诗情”与诗人的情绪、情感、思想、精神品质提取出来,分别对应其对于诗情的重要性。第十句是从题材的角度来说明诗情,强调了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事物都能找到新的诗情。第十一句其实也还是与第十句一样,强调了旧的古典应用也能够表达出新的诗情。这两句我们也不难看出,戴望舒在这里强调了诗情的重要性,在他的作品当中也表现出来了,比如他的《雨巷》的丁香便是将旧的事物表现出新的“诗情”。

第十五句是强调了“诗情”是一个有生物而不是无生物,它是活的、是能够变化的。第十六句是强调了“诗情”的表达方式上,不应当是“摄像机摄出来”的机械性,应当运用灵活、千变万化的笔触将它描写出来。后两句则强调的是诗情的题材运用以及形式的运用。戴望舒认为诗就像是制鞋子一般,要为自己制最合自己脚的鞋子。

戴望舒所认为的诗的特点

三、单是美的字眼的组合不是诗的特点。


八、诗不是某一个官感的享乐,而是全官感或超官感的东西。


十二、诗不应该有只是炫奇的装饰癖,那是不永存的。


十三、诗应该有自己的特征,但是你须使它有普遍性,两者不能缺一。


十四、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望舒诗论》

在戴望舒看来,诗应当具有诗情、诗形、诗体这些特点,这五句便是将字眼、感官、表达、特征、意象与诗的特点来对应说明。第三句是强调了诗的特点,不应该只是单单字眼的组合的美,在这之中应当是强调了其他成分的美,是内在的美而不是外在的美。第八句戴望舒强调了诗是全官感或超官感的,而不是单单某一个官感。这是他在形式上强调了官感的体验来说明诗的特点。第十二句是在强调诗的表达上不应当只是过于形式,它应当是极具内容的,应该是富含诗情的。

第十三句强调了诗的两个特点是缺一不可的,独一无二但是又要普遍存在。虽然看似是很矛盾的,但其实不然,恰恰说明了诗的特点,便是哲学之中矛盾对立。第十四句是在戴望舒看来,诗应当是真实和想象一体化的产物,这也是戴望舒作诗的态度。他强调了诗的意象的重要性,诗的存在于它的意象的巧妙结合。因此在戴望舒看来,诗应当具有这些特点,才能够称得上诗。

戴望舒的诗论与他的人生轨迹有着莫大的关系
  • 大学之前的时期是戴望舒的诗论形成的基础

戴望舒1905年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个小康家庭中。但是年幼患病,脸上有麻子使他的敏感内心施加了很沉重的自卑心理。读小学的时候,因为就读的学校校长是一个保守派,很重视古文、书法、太极拳的训练,所以他的学习常常是念经、临摹、练拳。所以就这样束缚了他对白话文的热爱。

上中学后,学校的办学思想与新思想相悖,学校禁止学生看小说。在当时,新文学之风吹拂已久,这样的学校无疑是在进行自我封闭。热爱新文学的戴望舒,因为害怕被人发现,所以只能每天偷偷地躲在角落里看小说,这就为他后来作新诗打下了深刻的基础。

  • 大学时期以及外出留学是其诗论形成的高潮时期

1923年,戴望舒18岁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自由的大学氛围让戴望舒在校园里如鱼得水,他热衷于旁听社会学系瞿秋白的公开课,还加入了文学会,积极参加游行示威、援助工人运动等各项革命活动。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写新诗。时常与施蛰存、杜衡两人一起研讨诗歌,三人偶尔交换着看一看诗歌。

戴望舒认为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表现并且隐藏自己。所以戴望舒是厌恶别人当面翻阅他的诗集的,把自己的作品在大庭广众之下宣读更是做不到的。那个时候戴望舒因为刻意追求音节的美,习久生厌,后来戴望舒尝试了很多的新形式的诗歌,虽然写到很多作品,有些被随意的丢弃了,有些没有编集,也就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了。

戴望舒诗的意象和主题(从戴望舒的诗论零札和望舒诗论来浅析他的诗论)(3)

1925年五卅运动后,上海大学校址被封,戴望舒转入法国教会在上海办的复旦大学特别班学习法文,读到了很多法国象征派的诗作,翻译了他们的作品,受到了诸多他们的影响。他对其独特的音节感到莫名的感兴趣,使他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旧诗词的平仄韵律。形成了一种兼有象征派以及中国旧诗词的音乐性。这也就是他所认同的诗情一个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

1928年8月,他的格律诗《雨巷》在《小说月报》发表。时任主编的叶圣陶在编发这首诗时, 赞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由于叶圣陶的极力举荐,戴望舒一夜成名,并以 “雨巷诗人”之名行世。迄今,《雨巷》仍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被一代代学子传诵。192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戴望舒诗的意象和主题(从戴望舒的诗论零札和望舒诗论来浅析他的诗论)(4)

1932年戴望舒在当时恋人的影响下,决心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那段时间,他除了游历,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书店和书市这些地方度过。他购买了不少西班牙语的书籍,仅仅是《堂·吉诃德》就买了好几个版本。1935年由于他参加了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反法西斯游行,被学校开除,只好启程回国,结束了他在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戴望舒诗的意象和主题(从戴望舒的诗论零札和望舒诗论来浅析他的诗论)(5)

1936年,戴望舒与穆丽娟结婚,并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新诗》刊物,在他的人生履历上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新诗》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更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现代派受到了新月派的很多影响。

  • 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戴望舒便致力于革命,预示着他的诗论基本完善

自1937年开始,戴望舒的诗歌便多半是沉郁深情爱国了。他的诗论便基本上定论了。1949年建国后,戴望舒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被安葬于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由作家茅盾亲笔书写。

戴望舒诗的意象和主题(从戴望舒的诗论零札和望舒诗论来浅析他的诗论)(6)


余光中评价他:上承中国古典的余泽,旁采法国象征派的残芳,不但领袖当时象征派的作者,抑且遥启现代派的诗风,确乎是一位引人注目的诗人。

总结

戴望舒作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人,他的诗论对新诗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现代诗论史上,他的诗论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他对于诗不能借重音乐、绘画,还是对于诗情,又或是诗的特点,都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领悟的。


【文:逸羊诗文,图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本文属原创,请勿转载或抄袭,侵权必究,感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