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三年,素有“华北第一大古庙会”之称的浚县庙会在今年重启。白天踩高跷、耍狮子、扭秧歌各种演出不断;晚上灯光秀异彩纷呈;逛饿了有子馍等特色小吃;小孩哭闹还有泥咕咕这种“国宝”级玩具来哄。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1)

图片来源:掌上浚线

除了浚县,淮阳太昊陵庙会、道口火神庙会、商丘火神台庙会、鹿邑老子庙会同样人山人海。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接和庆祝新年的到来,用锣鼓鞭炮声扬起黄土地所有的热情,再现庙会的神奇和壮观。

热闹的庙会,是河南人的狂欢。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2)

道口庙会

撰文 | 王小米

01/

庙会变了

豫记大概从2015年起讲河南的庙会。在此之前,对庙会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它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而且很土。

即便曾经去过庙会的人,对庙会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民俗、烧香、卖各种小玩意的。

说实话,我也曾抱着同样的看法,直到我刷朋友圈时,被一个浚县朋友的视频迷住了。

现在庙会是这样了吗???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3)

各种灯光秀,漂亮的花灯,还有巍峨的古老建筑,好多穿汉服的小姐姐穿行在热热闹闹的人流里。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就算是白天,古色古香的街道中间,大伙围着看耍高跷、扑蝴蝶等等社火艺人的表演,真的是表演,感觉不到什么土味。

还有满载红色牌子的祈福墙,五彩斑斓的舞龙.......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4)

浚县高跷里的扑蝴蝶

庙会真的变了。

不知道是不是背景环境的改变还是其他,你会感觉庙会这个仪式,就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狂欢。

但古庙会的味道没变。

比如,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的浚县古庙会依旧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依旧长达一个月。

在庙会上,手艺和传统没变。

02/

庙会最大的礼物

应该是豫东人民

泥咕咕就是浚县的礼物。

延续了1600年的古庙会上,卖泥咕咕的小摊随处可见,也使泥咕咕的生命力得以扎根。

哪个浚县小孩儿小时候没玩过泥咕咕的,举手让我看见你。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5)

浚县泥咕咕

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热气腾腾氤氲了空气的,是子馍。

面粉配上油、葱花、五花肉末等制成火烧,然后在一个平底鏊子上焙烤到七八成熟。

最后浇入鸡蛋,放到烧得滚烫的鹅卵石上面炕熟。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6)

浚县子馍

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小小饼子,与浚县这个千年古县相得益彰。咬一口,肉的香,蛋的鲜,葱的味,馍的脆一起涌入口中。

浚县庙会,很多人去的主要目的,就是求子。“拴娃娃”,不光是浚县庙会,很多河南庙会都有的习俗。

求得了娃娃,要去还愿的。这应该是河南老一辈人民心照不宣的秘密了吧。

而说起生殖崇拜,怎么少的了淮阳太昊陵庙会。拴娃娃、抢旗杆、送楼子、摸子孙窑,豫东人民很狂野。

因为庙会从过年一直到二月二,都是在狂欢的状态。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7)

压缩馍

客流量就不说了,门口全是卖压缩馍的。

豫东人小时候,多半都吃过家里人从淮阳带回来的压缩馍。因为据说吃了压缩馍,小孩能考大学。

其实也很好理解,豫东人都是在太昊陵拴娃娃拴出来的吧,所以才那么多人去祭拜。

03/

庙会的核心内容

是信仰

太昊陵供奉的,是伏羲,也就是淮阳人说的人祖爷。

“祭典”是写在非遗名录里的书面语言,在淮阳当地人嘴里,祭典的名字十分接地气,叫“二月会”。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8)

太昊陵庙会

据说,人祖伏羲定都在淮阳,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创立了八卦,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

淮阳人生活在太昊陵周围,自小就感受伏羲文化之魅力,留在他们童年记忆中的,不仅有壮观的庙会,还有庙会上各式各样的泥泥狗。

太昊陵的泥泥狗也很泛滥,但是会有一个老头或者老太太,自己拎着篮子在广场上卖泥泥狗。

我买了一个老大爷的手工艺术品,很有灵性。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9)

我买的泥泥狗

这不就是河南匠人的艺术品吗,充满了古朴而活泼的美。

太昊陵周围,有许多卖小焦鱼汤的饭店。

龙湖的鱼是一绝,也是太昊陵的礼物。

小焦鱼汤味醇正,自洗的手工小麦面筋熬汤。在汤上撒鲜嫩葱花和回锅小焦鱼,酸辣适口。

龙湖小鱼,鲜嫩焦酥,骨头都酥了,与熬汤配一块,堪称一绝。

华北地区正月的最后一个庙会,少不了道口火神庙会。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10)

道口庙会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七至二十九,如果你去道口,一定能感受到烧鸡镇的热情。

正月二十九日,据说这天是“火神”爷的生日。这一天,道口的男女老少都要祭祀火神。

当地人把这时的这场庙会,叫做“古会”。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11)

化妆游行是庙会上的一大特点,特别是青年的男男女女及孩子们,把化妆上庙会当成了吸引游人眼球的重要方式。

小朋友化了妆,都要迫不及待出去pian一pian。

04/

庙会的生命力

是旺盛的

说完豫北火神庙会,商丘的火神台庙会,也是在豫东有名的庙会。

咱们的火神还真不少啊,除了三皇之一的祝融、炎帝、回禄,还有一位叫阏伯。

商丘供奉着的,就是阏伯的神像,因而又叫阏伯台。2005年十运会的火种就是分别从南京,北京以及商丘的火神台上采取,“92黄河之旅首游式”的火种也是采自这座神圣的火坛。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12)

商丘火神台庙会

火神阏伯给商丘的人们带来的东西也很多。比如水激馍,外皮酥脆,里面甜蜜的心。

细白面馒头切成一寸来长、指头粗细的条儿,晾干后放入40摄氏度的热水中浸透,再放入滚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后迅速放入准备好的白糖汁中,然后盛出端上桌。

因为这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很短,端上桌后仍然很热。

吃的时候,要用筷子夹出,迅速放入冷水里激一下,才能形成独特的风味,所以叫“水激馍”。用水激后的馍放入口中咀嚼,酥焦香脆,蜜甜爽口,令人感到美不可言。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13)

水激馍

民权葡萄酒,酒液丰满可人,绝对不输国外葡萄酒的品质。

五香糟鱼,热吃不腻,凉吃不腥。

民权贡麻花,可以点燃的麻花你见过吗。酥脆、久存放味道也不变。

有的人认为,到处吆喝货品的小商小贩有点扰了火神台的清净。

我倒是觉得,民俗民俗,不就是在大家伙儿中诞生的。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14)

脱离了群众的,只能放在博物馆展览的,那是属于要抢救的保护阶段了吧。

庙会的生命力,是旺盛的。

05/

堪比太昊陵的

是老子庙会

即将到来的二月里,豫东还有一场大型庙会。

就是鹿邑老子庙会。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15)

农历2月15,是老子诞辰,也是当地称为“老君爷”的生日。

“老君爷过生”,这一由头足以把鹿邑周边淮阳、郸城、商丘的大批虔诚信众聚集起来,可能八九十岁、平时足不出户的大爷大娘们都会从各个村庄里在这一天赶到老君台,进香赶会。

这场庙会上,鹿邑的各种特产被展示得淋漓尽致。

最特色的美食,妈糊,也是当地最寻常的早餐。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16)

妈糊

妈糊又叫“妈糊子”,因如母亲乳汁般营养丰富,色泽乳白而得名。

黄豆泡发,与小米一起磨成糊状,大锅煮熟即可。煮熟的妈糊看着很稠,入口却光滑细腻。吃的时候,放一勺煮熟的咸面黄豆,其余什么也不放。

据说,好的妈糊喝完都不用洗碗。虽然从卫生角度而言,不洗碗显然不可取,但这也足以说明妈糊的光滑细腻度。

大多庙会,非但不是“遗产”,而是鲜活地存在于普通民众的世俗生活中,为民众的世俗生活提供精神的导引和心灵的慰藉。

河南四大庙会 河南正月的庙会(17)

这就是人间啊,充满烟火气息的人间。

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交织在一起,更新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