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每日杂诗100首(每日一诗杜牧金谷园)(1)

这首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春,杜牧时年三十五岁,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东北,是西晋石崇所建的别墅,富丽奢华,极一时之盛。石崇,字季伦,西晋豪富官僚,官至侍中,以劫掠客商致富。他曾与贵戚王恺、羊琇等争侈斗富,后被赵王伦所杀。

据《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有歌妓绿珠,美而艳。孙秀使人索要绿珠,石崇坚持不与。孙秀耿耿于怀,终于矫诏捕杀石崇。事发时,石崇正在楼上设宴,绿珠就在身边。看见甲士进来,石崇对绿珠说:“我今为尔得罪。”绿珠哭着说:“当效死于君前。”于是投身楼下而死。杜牧过金谷园,伤春感昔,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金谷园在唐时已经荒废,诗人行经此地,面对荒园,想到此处荣盛繁华的往事已随香尘消散无迹,不禁有无限感慨。“香尘”,沉香之末。据晋王嘉《拾遗记》所述,“(崇)使数十人口含异香,行而语笑,则口气从风而扬。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形者赐以真珠百琲,有迹者节其饮食,令身轻弱。”沉香是一种昂贵的香料,石崇使人将其碾成屑末,使爱妾践之以取乐,其生活之奢靡可见一斑。“香尘”用在这里,既暗扣当年“使所爱者践之”的典故,也为全诗平添了惆怅的风调。香尘随风而逝,飘渺无迹,随风而逝的,又岂止香尘而已!那些纵恣娇宠、轻盈美丽的女子们,也早已香消玉殒、湮灭无闻了。这一句已隐隐开启下文对绿珠的凭吊之情。

“流水无情草自春”中的水,指流经金谷园的金水。金水依旧潺潺流过,春草依然蓬勃碧绿,它们对于这座故园的兴废、对美人的消歇,似乎无动于衷。徒然伤感的,只有在此吟哦伤吊的诗人。古来诗人触物兴情之时,笔底景物往往呈现两种倾向,或是感染诗人的情绪,随诗人一起悲欢笑怨;或是完全不为所动,甚至呈现出与诗人心情相反的繁荣态势,以加倍衬托诗人的感慨之情。前者如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中的“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等句,都是客观物象感染了诗人的情绪,它们的种种形容声态仿佛也体现着诗人的心情,从而塑造出情景交融的“有我之境”。而后者则反笔衬托,以物象的无情衬托人的有情,如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句。世间万物依旧兴衰消长,不为人事改变它们的轨迹;而诗人触物心惊,关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对自己悲欢之情的感受,因物象的无动于衷而倍加深长。此句中的“自”字,同“映阶碧草自春色”、“花自飘零水自流”中“自”的用法一样,突出万物自生自灭、不为人世所主宰的意味。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日暮时分,风中传来鸟啼阵阵。春鸟鸣啭,本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赏心乐事,但此时诗人已久立废园,正自感慨万端,又兼红日西沉,凉风暗起,鸟儿的啼叫声也显得如怨如慕。风过花落,缓缓飘坠,诗人不禁联想起曾在此坠楼而死的绿珠。以春花喻绿珠,暗示了绿珠的美丽芳华;春花飘落令人伤感,美人芳华消歇,又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春花委地,原非骤降,而是随着晚风飘然而落;落花的迟缓下坠有如慢镜头一般,凄美哀婉,以此比美人坠楼,唤起诗人与读者的惋惜与同情。而且,花随风落是无法自主的,正因其无法自主,更暗示了绿珠处境的可悲。当是时,绿珠不死又能如何?她不过是权贵们的玩物而已。

在这两句中,客观物象终于染上了诗人的意绪,日暮、东风、啼鸟、落花,以“怨”字串连起来,无一不传达着诗人的惆怅与怜惜。“犹似”,仍似,是说花亦有情,仿佛伤美人之殒,故以落为奠,仍似在纪念绿珠。这落花的态度,这春鸟的哀啼,都是从诗人眼中看得,耳中听得,它们都体现了诗人的情思。种种的意象密合无间,共同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凄美意境。

在这首怀古绝句中,诗人对金谷园的荒凉不胜感慨,对绿珠的不幸命运表现了深深的同情。诗以啼鸟之怨衬绿珠之恨,以春花飘落喻美人坠楼,句句景中皆有情在,情致委曲深婉。古今以遭际堪伤的美人为吟咏对象的诗篇有很多,而论人文关怀与哀婉蕴藉,当推王维《息夫人》和此诗为上。诗人宅心仁厚,对弱女子的不幸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一绝,关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