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布斯中国9月22日,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蜜雪冰城的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66亿元、46.80亿元和103.51亿元从刨冰小店到连锁品牌,再到踏入营收百亿俱乐部,传闻已久的蜜雪冰城上市,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蜜雪冰城近5年销售利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蜜雪冰城近5年销售利润(蜜雪冰城走向IPO雪王)

蜜雪冰城近5年销售利润

文/福布斯中国

9月22日,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蜜雪冰城的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66亿元、46.80亿元和103.51亿元。从刨冰小店到连锁品牌,再到踏入营收百亿俱乐部,传闻已久的蜜雪冰城上市,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以低价策略横扫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各品类的蜜雪冰城正在与奈雪的茶、喜茶、瑞幸等品牌正面交锋,搅局大饮品赛道。但随着茶饮市场热度逐渐褪去,蜜雪冰城能否撑起600亿的估值,避免重走奈雪市值腰斩的老路,依然不明朗。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已有22,276家门店,门店网络覆盖境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海外市场,蜜雪冰城于印尼、越南已分别开设了317 家、249家门店。其中,加盟门店及直营门店数量分别为22,229家及47家。

与奈雪的茶完全自营、靠对外销售现制茶饮与烘焙产品赚取收入的模式不同,蜜雪冰城走的是“直营 加盟”模式,是国内现制茶饮行业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蜜雪冰城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各类制作现制饮品和现制冰淇淋所需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营运物资等产品,并提供加盟管理服务。其中,食材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占比达72.16%。

庞大的加盟店规模,支撑了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其主要收入也来自于这些加盟商。通过“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方式,蜜雪冰城打造了现制茶饮连锁品牌“蜜雪冰城”、现磨咖啡连锁品牌“幸运咖”和现制冰淇淋连锁品牌“极拉图”。冰淇淋3元、柠檬水4元,现磨美式咖啡5元。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产品均价6至8元。下沉、低价、接地气是蜜雪冰城的“杀手锏”。如此低廉的零售价格,盈利能力到底如何?

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2年一季度,蜜雪冰城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95%、34.08%、31.73%和30.89%,剔除2020年起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将销售费用中的运输费用计入营业成本的影响因素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95%、36.67%、33.98%和32.99%。

不难看出,以薄利多销为卖点的蜜雪冰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且呈逐期下滑的趋势,今年一季度为30%左右,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甚至仅为奈雪的茶、瑞幸咖啡的一半左右。蜜雪冰城对此表示,由于奈雪的茶为直营模式,瑞幸咖啡以直营模式为主,其收入为门店对外销售饮品等产品的收入,营业成本仅含材料成本,因此其毛利率高于公司以及其他以加盟模式为主的同行业可比公司。

一边加速扩张门店、品类,一边主打超低价格。下沉 加盟策略帮助蜜雪冰城杀出重围,也成为了它的隐患之一。

2021年5月初,蜜雪冰城被曝旗下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效期、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等问题。蜜雪冰城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有店员连续多日使用过夜的冰淇淋奶浆、奶茶,这些均不符合蜜雪冰城公司规定的物料储存标准。在黑猫投诉平台,涉及“蜜雪冰城”相关的投诉累计高达4,080余条。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饮品中异物”“退单后退款难”“服务质量差”等方面的问题。

很明显,在高速扩张之下,蜜雪冰城显然已经超出了它的管理极限。由于定价偏低带来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系统管理水平也跟不上拓店速度,使蜜雪冰城失去了对供应链、加盟商等多方面的管控能力。

眼下,茶饮赛道的竞争已然来到下半场,曾经主打高端的品牌们也开始争相下沉。今年年初,喜茶、奈雪先后宣布降价;9月,星巴克中国在全球投资者日大会上表示将扩大开店数量,下沉到更多二三线城市。蜜雪冰城IPO之路能否顺利仍未可知,但“雪王”搅局大饮品赛道的成长性困境是茶饮品牌们不可避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