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练的为什么叫地煞七十二变(悟空为何选择七十二地煞变化)(1)

中国人对数字情有独钟,不同的数字都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的“七十二”就是如此,很受欢迎的。特别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小说第二回中,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里学长生不老之道,菩提祖师因见悟空为“天地生成的”,就给开了小灶,半夜三更传了长生之妙道,以及七十二变化、筋斗云。其中,在传授七十二变化时,菩提祖师特意让悟空自己选。我们看一下原著。

祖师道:“也罢,你要学哪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捞馒,学一个地煞变化吧。”祖师道:“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

小说情节里,悟空贪多,选了七十二般变化。作者吴承恩先生为什么要做如此安排?这个七十二代表了什么用意?

要理解小说的情节以及作者的用意,我们先了解一下“七十二候”。

在传统文化里,“七十二候”最早见于古代黄河流域指导农事耕种的历法。它根据黄河流域的地理、气候为主,结合自然现象,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历法体系。先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大自然,发现了一个基本的规律,基本上每五天就会有较明显的气候变化,因而每五天为一候,并给予每一候都有不同的称呼,比如水始冰、桃始华、白露生、等等。每三候为一气,也就是十五天、半个月。因而,一年十二个月就有了二十四个节气。于是,五天一候,三候一气,六气一季,四季一年,六十年一甲子。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年年首尾相接,因而年年就有了七十二候。这里要简单说明一下,一般人会认为应该是三百六十天对应七十二候,多出来五天应是七十三候。但因为年尾即是第二年初,因而年年相接,是七十二,不是七十三。

上面的知识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候,就是表示变化。七十二候,就是天气的七十二种变化。那么,孙悟空这只猴子选择了这个代表一年气候变化的七十二地煞,就说明作者笔下,这只猴子并非真正的猴子,它是有所代表的。因为孙悟空就是一颗心。

小说第一回的开始,就已经有所暗示。原著中用了若干的数字。我们一起看一下。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上面的数字很值得细细品味。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对应的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节气中含有七十二候。九宫八卦,合一块儿就是八九七十二。那么,我们大体可以知道吴承恩先生的用意了。

孙悟空练的为什么叫地煞七十二变(悟空为何选择七十二地煞变化)(2)

一是孙悟空的地煞七十二变化取自自然界中天气的“七十二候”的变化。候,本身就是用来表示变化。与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相对应。同时告诉读者,这只猴子会此七十二般变化,说明它就是天生的,无父无母,无始无终。俗话说“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就是此意。

二是用七十二般变化对应第一回中的“九窍八孔”。我们习惯说一个人“心眼子多”,指的就是心的孔窍。《西游记》第十五章回中,孙悟空降伏白龙的时候,白龙在鹰愁涧居住。土地告诉悟空说“这条涧千万个孔窍相通”,就是代表心意相通。平时的生活中,一个人心眼儿多,就是点子多。因此我们俗称“鬼点子”多。

三是用七十二般变化代表人心七十二种心魔。悟空就是一颗心。在花果山,有七十二洞洞主,就是有七十二种心魔。整个《西游记》,就是一个不断将种种心魔打死、从而修心的过程。悟空是“心猿”,取意猿猴上窜下跳、顽皮不休之意,喻义人的心,从来难以消停之比喻。我们平时内心有烦乱,就是内心难以消停导致。小说里的有一个故事,乌巢禅师授《心经》给唐僧,经常以《多心经》出现,就是借喻人心的念头之多、心魔之多。

四是小说中有两个故事,一是不论悟空如何变化,皆被二郎神识破,原因是二郎神也会七十二般变化。二是悟空变成压龙山的老妖时,八戒因为看到了那根猴子尾巴,识破了悟空的变化。说明了“万变不离其宗”。七十二般变化终将归于一,所以,孙猴子始终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

另外,七十二地煞数,对应的是我们的大地一年的七十二候。三十六天罡,对应的是天上三十六星。以此说明。

【待续】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