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素心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临近年底,关于“催婚催育”的文章多了起来,很多大龄单身女性发布的视频也热了起来。

与此相关的文章大都是宣传“不婚不育”怎么好的,包括今天我刚看到一篇发布在自媒体大号上的文章,也是在告诉我们,要不要结婚是自己的课题,无关父母和他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而那些大龄单身女性发布的视频,更是通过视觉冲击的方式给这些观点增加了强有力的论据。因为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没有家庭和孩子羁绊的独身女性要比同龄的女性更显年轻、潇洒和自信。

于是乎,网上铺天盖地都是鼓吹女性要独立,还是单身好的言论。可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这些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过犹不及,太多了就有些过了,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单身其实很可怕(不要再鼓吹单身好了)(1)

我们不否认,单身有单身的好处。现在的女性不像以前,“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结婚主要是为了生存,所以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自然都在男性之下。现在的我们,赚钱的能力不亚于男性,甚至很多还高于他们,当然没有必要委屈自己。

尤其是有些家庭还非常“传统”,认为家务就是女人应该干的,孩子就是女人应该看的,因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分工的,全然忽视了女人和男人同样在外面奔波劳累了一天,同样承担着家里的房贷和车贷。

我婆婆就曾对我讲过类似的道理,她说一个男人在外面如果穿得邋邋遢遢,人家不会笑话那个男人,只会笑话他背后的女人。我当时也年轻,一句话就怼了回去,凭什么?谁赚钱多谁在家有地位。因为我的工资一直比老公高,所以婆婆脸色很难看地闭了嘴。

更不要脸的是那些家暴男,仗着男人先天的生理优势,恶意侮辱和殴打那个为他生儿育女,看孩子做家务,让他在外面工作后顾无忧的女人。还理直气壮地认为女人靠他养着,就该像条听话的哈巴狗,恭顺地匍匐在他脚下。却不曾稍微动动脑子想一想,女人为什么不出去工作?是没有工作能力吗?

单身其实很可怕(不要再鼓吹单身好了)(2)

凡此种种,让很多未婚女性还没步入婚姻就对婚姻产生了恐惧。明明可以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明明可以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明明可以一个人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套进婚姻的枷锁里呢?

说实话,去年的时候,我还曾经很羡慕那些单身女性的生活,常常一个接一个地刷她们拍的小视频。可是现在我的想法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为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让我看待问题能够更加客观和中性。

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单身有单身的好,可是结婚也有结婚的好。婚后虽有一地鸡毛,但是也有很多细碎的美好,单身虽有一时的自由,但是也有很多无奈和烦恼。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网上关于单身好的文章多,就都倾向于单身好,有些事情得辩证着去看。

也许结了婚的女人,看到自己喜欢的口红和包包,经过几番思量还是决定不买,可是回到家,看到爱人已经做好饭等着自己了,吃饭的时候还会把好吃的统统留给自己,那份感动和幸福远不是一支口红或者一个包包能够替代的。

也许生了娃的女人,每天灰头土脸,晚上连个囫囵觉都睡不成,但是看到怀里那个正在咿咿呀呀说话的奶娃娃,瞬间就被萌化了,母爱就像即将喷发的熔岩,叽里咕噜冒着泡泡,炙热又有力量。

别看很多给单身女性点赞留言的都是已婚已育的女性,但是假如一切真的可以重来,我敢打赌,至少90%的女性还会做相同的选择。就像那天我关注了一个三胎妈妈的自媒体帐号,她一边吐槽自己当初怎么会头脑一热生了三个娃,一边享受着三个孩子给予她的幸福和快乐。其实哪有什么头脑一热,不过都是源于爱罢了。

单身其实很可怕(不要再鼓吹单身好了)(3)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婚姻就像脚上的鞋子,合不合适,穿一穿才知道。不能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就不敢去尝试。要知道,每个人都是在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人生短短几十载,临了的时候都会留下遗憾,而我们需要努力去做的不是避免遗憾,而是想办法减少遗憾。

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属于丁克一族,而他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满足父母想抱孙子的愿望,他在写给母亲的一封信《不是祭文的祭文》里面,充满了自责:“十几年了,妈妈已越来越少提及想抱孙子、孙女的事情,仿佛心有不甘,可又回天无力,就这样接受了我选择丁克的事实。可如果能重来,我想我一定会早早遂她的愿。”

虽说丁克是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可是我们毕竟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和传承的民族,所以我觉得,人还是不要活得太自私的好,除非我们无父无母,否则总要顾及一下他们的处境和感受。

当然,婚姻是关系着我们一辈子的大事,万万不可因为别人的催促就盲目嫁人,毕竟世间没有一种模式适合于所有人。所以,不恐惧,也不排斥,顺其自然就好,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