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中,蝙蝠再度扮演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它们是新冠肺炎的自然宿主。因此,有些地方在防治疫情的时候开始驱赶冬眠中的蝙蝠,这又是一个极端的盲目做法。

应该看到,蝙蝠是个极为成功的物种,在哺乳类中,蝙蝠所在的翼手目数量占据了1/5,是除了啮齿目之外第二大类群。蝙蝠现生种共有19科185属962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蝙蝠也是唯一会飞的哺乳类。

蝙蝠为什么携带的病毒种类多(蝙蝠可以携带病毒)(1)

蝙蝠的全球分布


蝙蝠为了飞行而进化出超高的代谢率,而为此也需要足够的修复基因,研究表明,蝙蝠基因组里面有更多有关基因修复的基因,并且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哺乳动物。这些DNA修复基因在抑制病毒复制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所以虽然蝙蝠携带很多致命病毒,但是病毒的复制在蝙蝠的体内是被严重抑制的。因此蝙蝠可以携带大量的病毒的同时与之和谐共处,而其他动物则可能因为对蝙蝠无害的病毒而不幸中招。

蝙蝠为什么携带的病毒种类多(蝙蝠可以携带病毒)(2)

那么消灭蝙蝠就可以了吗?当然不行。吸蜜蝙蝠是很多植物的花粉传播者,功能与蜜蜂、蜂鸟一致。食虫蝙蝠则可以大量消耗各类飞虫,对于控制飞虫的数量有很大帮助。蝙蝠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盲目消灭反而对于自然界和人类都是有害的。

蝙蝠为什么携带的病毒种类多(蝙蝠可以携带病毒)(3)

上面的话根本算不上科学理论,仅仅是一部分公开可见的科学常识。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人类与蝙蝠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是寻找一种共存的边界。这种边界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平衡。人类需要自己可以控制的环境,但为此就必须为自然界留出足够的空间,一种盲目的越界是不可取的。此次疫情中,新冠肺炎病毒可以从蝙蝠身上借由中间宿主进入人体,背后就是非常典型的人类越界,那就是吃野味。

人类驯化了动物,而后有科学指导下更为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因此人类驯化的动物仍然整体上比野生动物更安全,而且对自然的扰动相对更小更间接。而吃野味的恶习是直接将人类暴露在野外不受控制,甚至完全不了解的环境中,极大地增加了安全风险。相应的,我们看到的是,吃野味的恶习仍然在2003年非典疫情后延续下来,甚至在一些莫名其妙的玄学理论中寻找依据,以至于与病毒共舞可以被冠以“滋补”、“养生”的名义,滑天下之大稽。同时,相关执法也没有能够有力执行。这造就了这17年来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滞后,以至于与SARS有高度相似性的新冠肺炎危机会再度爆发。

蝙蝠为什么携带的病毒种类多(蝙蝠可以携带病毒)(4)

病毒没有自由意志,只有自然规律,我们完全可以认清这种规律,并且将认知转化为相应的对策,还不用担心病毒针对我们的对策发展出对策。疫情的反复和一些措施莫名其妙的这背后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不均衡性,物质丰富的同时认知还是滞后,很多领域的观念和组织架构都还没有现代化,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社会不仅仅缺乏科学精神,事实上是整体的现代精神仍然不足,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反思和改变。

这次疫情是对我们的深刻教训,只是学费确实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