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夸父逐日”的故事,它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原文是这样的: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意思是这样的: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对于夸父逐日的解读,各有不同,比较认同的是,这是一个神话故事,用以启迪人们敢于跟困难作斗争,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

当然,这样的解读比较符合人类发展的精神需求,它比较正能量地引导人们去开阔、追逐、探索。是人类进化史中不可缺乏的精神文化之一,符合人类发展的实际意义。

所以这样的解读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但是,还有一种更为科学的解读,其实《山海经》里的夸父逐日,并非神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记录,很有可能是一个历史故事的记载。

山海经描述的上古时期(山海经夸父逐日)(1)

夸父逐日,可能是古代部落迁徙的真实写照

远古时代,人们尚未有成熟的农耕社会,人们群居,基本上靠天吃饭,吃野生水果、根植食物、野兽的肉等等。

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一个现象的发生:一个地方的资源很快就会被耗尽,部落只好集体迁移,以寻求更为富足的地方。

那么,往哪里去比较好呢?有个叫夸父的人做了一个这样的决定,跟着太阳走,一直向西,一直走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去,这个地方叫禺谷。

但是,夸父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地球是圆的,根本没存在太阳落下的地方,但古代科学尚未认识到这一点。

所以夸父一路追逐遇到很多困难,不是被高山挡住,就是进入沙漠,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不多。最后,如《山海经》所说的,夸父还没有赶到大泽湖,半路就渴死了。当然,《山海经》对夸父的死多加了些浪漫描述的手法,说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这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地理位置的一种向往——桃林可以让他们有吃不完的桃子。

很明显,这是古代部落迁徙过程中的一个失败案例。

山海经描述的上古时期(山海经夸父逐日)(2)

一个失败的案例,为何得到世人的推崇

夸父逐日的想法,失败了,这个案例在其他部落之间相互流传,成为了一个故事,随着文明的发展,文字的出现,夸父逐日的故事被记录了下来,并且故事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虽然夸父失败了,但是他精神可嘉,值得所有人学习。

后来,人们通过夸父逐日的故事逐渐明白一个道理,人类要想得到更美好的生活,就要敢于追求、探索,敢于挑战不能。

所以,夸父逐日的故事渐渐变成了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在农业社会中,人们终于不用靠天吃饭了,人们敢于开阔疆土,通过植物种植获取到更多的食物。但是,夸父逐日的启示依然奏效,你可以不用逐日,但你还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去追求、探索,才能把农业做到最好。

一直到现在,夸父逐日的精神依然奏效,人们要勇于追求梦想,梦想才能变成现实的可能。这种精神一直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思想验证后,中华民族的子民们更加坚信了夸父逐日的精神。

所以,即便夸父失败了,但是他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文明中最为亮丽的一个宝贝。

山海经描述的上古时期(山海经夸父逐日)(3)

其他解读,各有千秋

除了以上我的这种解读外,还有其他评论家给出更多的解读方式。比如,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的寓意。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

杨先生这一观点被编入《中国文学》一书,颇有“天地轮回”的道家韵味,受到许多人的赞同。

另外,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

所以,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当然,还有许多观点,比如还有人认为这是古代人对大自然的一种认识,夸父为水,太阳为火,水火不相容,所以即便如何追逐,都无法在一起。

山海经描述的上古时期(山海经夸父逐日)(4)

其实,对夸父逐日的众多评论,各有千秋,正是因为夸父逐日给读者足够多的想象空间,所以它才显得更为宝贵。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已不仅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它的积极意义就在于,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追求那些属于自己的美好事物。

简简单单的一个故事,就能提供如此广阔的想象空间,给出如此丰富的思想启迪,所以,我们不禁为古人的智慧感到惊叹,我们为它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