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经典人生路(文化散文才下眉头)(1)

年末岁尾,回到蒙河环绕的故土,又见炊烟,又见老树。可精神所寄的那棵老银杏树,如今却偏居一隅,变得树冠凋零,枝丫残缺,树身伤痕累累,呈现一幅“老树枯藤昏鸦”的衰象。与之和谐共生的学堂、荷塘、古井、溪流,也难觅踪影,那个令人魂牵梦绕的村落似乎变得陌生起来。

散文经典人生路(文化散文才下眉头)(2)

年近古稀,离家为青葱少年,如今已两鬓斑白。多少回,归来时总想第一眼看到老银杏树,从而唤醒烙印在生命中的记忆,曾经的过往在心灵深处被一点点激活,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在脑海里轻轻荡漾,漂泊的心便有了归宿之感。如今隔墙望着凋零的银杏树,嘴角蠕动着,欲说还休,任泪水在脸颊上流淌。此刻,望着承载着父老乡亲信仰、伦理与情怀的老树,眼前又铺展开村落蹒跚行走的历史画卷,“与冰雹神爷结亲”“脚踢黄河两岸”“石匠除暴”等等,口耳相传的诸多传奇又腾跃起来。相传明代洪武年间,祖上迁徙至此安居,随手植下这棵银杏树。历经六百余载的沧海桑田,这棵银杏树与村落同生共长。树下凿有一口水井,树根的汁液与泉水交融,据说有除灾杀菌之功效,全村人天天在此提水饮用。

散文经典人生路(文化散文才下眉头)(3)

岁岁年年,银杏树汲大地之甘露,纳日月之精华,长得苍劲葱郁,充满盎然生机。那庞大的树冠,向四面八方舒展,枝繁叶茂,状如华盖翠幡。伸出的树枝,在碧空摇曳,犹如飞龙盘旋。树下的荷塘碧水荡漾,岸边的柳林翠绿婀娜,塘内深水处倒映流动的白云,浅水处荷花盛开,鱼儿腾跃。陪伴着代代人的生活日常,护佑着这方的平安吉祥,老树延续着村落的血脉,支撑起乡风民俗的高度。不管朝代如何更替,树下总是显得清爽神动,说书的不断,唱戏的连台。劳作后休憩的乡亲们,喜欢聚集在树下,男人讨论着农事,聊着的收成;女人忙着手里的针线活,聊些趣闻轶事;“棋迷”在树下展开“博弈”,围着石桌“指点江山”;孩子们攀爬玩耍,累了便依偎在树身上睡觉。

散文经典人生路(文化散文才下眉头)(4)

亲和良善的氛围,引来众多的鸟儿在树上嬉闹、觅食、筑巢。乡亲们把飞来的喜鹊,当做报喜鸟,每当调皮的孩子欲上树摸鸟蛋,或拿起弹弓射向鸟巢时,老人们便耳提面命地嘱咐,喜鹊是吉祥鸟,给族里带来的是喜气,切莫伤害。渐渐地爱树护鸟成为一种习俗,润物无声地积聚着精神的乳酪,滋养着岁月百载。在乡亲们的喜爱与敬重中,老树历经风雨沧桑,镌刻下村落的一道道年轮,从容淡定地连缀着阳光与雨露、碧水与长空、绿野与远山,以及乡土乡情。让人群、院落、田野、草木、禽鸟血脉融通,浑然一体。深厚的底蕴里,蓄满了本真的历史与当下的叙事,酿造出哲学、宗教、地理、民俗的血浆,融入了乡亲们的生活与情感,也让老树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人文地标。

散文经典人生路(文化散文才下眉头)(5)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光阴者,百代之行者,每一个人都是匆匆过客,只有承载着精神与人文的树木、山水等,还在与一代一代的后人对话,也必将传之久远。可故土的“老树精神”正被浮躁而粗糙的举止所肢解,原本流动着的活态文化陷于窘境。由此想到,在各地游览新修建的“村落”,因目光短浅,浮躁急功,而切断了文脉,使内涵流失,成为冷冰冰的标本,往往是“热闹”一时,难以久存。本人认为,“推陈出新”中的“新”,要留住乡愁,延续根脉,既要注重“形”的保护和修复,更要突出“神”的传承,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作者:邢兆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