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苏轼三首(也无风雨也无晴)(1)

赵朴初 定风波 行书欣赏


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于公元1082年,即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此词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颇值得玩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定风波苏轼三首(也无风雨也无晴)(2)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定风波苏轼三首(也无风雨也无晴)(3)

定风波苏轼三首(也无风雨也无晴)(4)


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因为缀词云。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历代做官的文人,最害怕的就是遭遇放逐。而被遭放逐的他们,最忌讳的贬所就是岭南。在经济高度繁荣的北宋,岭南依然是一片蛮荒之地。昔日韩愈被贬潮州,牢骚满腹,生怕连贬所都撑不到,不禁叹下“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岭南,对于一个颇具修养的人来说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于一个窜官的小歌儿。可就是这个歌儿,才表现出来真正的豁达。本可留居京师,无忧衣食,却宁愿随贬岭南,常患柴米,此情可谓不轻。这一切教苏轼如何不喜欢!如何不感动!虽然“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区区八字,看似轻巧,可谁曾想过此语过背后的艰辛血泪?谁曾想过一位歌儿的气度竟胜过了千千万万的士大夫?想必连苏轼都会大吃一惊吧,想必连苏轼都心生妒忌了吧!他羡慕王定国,羡慕他身处不幸的同时却有着这样的运气。

填一首《定风波》并不难。对于学究天人的苏轼而言,词于其才气不过是沧海之水,取其一瓢。直到如今,喜欢苏轼的人仍不知多少,但就是这么一首短小的《定风波》,“此心安处是吾乡”敢问普天之下又有几人曾真正读懂。

定风波苏轼三首(也无风雨也无晴)(5)


古往今来谁不老

还有一首,虽然不出名,但是别有味道。

定风波·与客携壶上翠微

[宋] 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定风波苏轼三首(也无风雨也无晴)(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