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娶儿媳妇的当天下午,客人吃罢午饭纷纷散去,这已是下午两三点钟了,新娘子小芳独自一人到后院的厕所里方便,这时,她听到与厕所相连的猪圈棚里发出“砰咚、砰咚”的响声,小芳感到很好奇,方便完之后,她悄悄地来到那猪棚里看个究竟。

哪知道,棚里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婆婆,她坐在地铺上,面前有一只空碗,上面放着一双筷子,那婆婆骨瘦如柴,双目已失明,手里还拿个葫芦瓢,估计那“砰咚、砰咚”的声音,可能是她手拍瓢发出的声音,小芳看罢非常不解,心想:这一定是个要饭的,孙家人心肠真不错,收留一个要饭的老奶奶在后院子里住,虽然住的是猪圈棚,可也算有一个让她遮风躲雨的地方。

小芳便问她:“老婆婆,前面在办喜事,你怎么不到前面去要点好吃的呢?”。

瞎婆子说:“想去,不敢去呀,今个是俺孙子大喜日子,我一心想去看看,可儿媳妇不准我去呀,估计孙子正忙着,给我忘的一干二净,我都饿了大半天啦,也没有人送饭来,唉!”,说罢,老婆婆长叹了一口气。

小芳一听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赶紧跑到前面弄点吃的送到奶婆面前。

老奶奶非常感动问道:“你是哪个姑娘啊?心肠怎么这样好,还专门弄饭给我吃,平时都是俺孙子给我送饭,他今天只顾忙去了,要不是你,我恐怕又要饿一天”。

传家宝大爷腰牌(张成民葫芦瓢传家宝)(1)

小芳感到一阵心酸,她说:“奶奶,我就是您今天娶的孙子媳妇呀,您放心,以后就不会让您在这里受罪了”。说罢她扒到奶奶的耳边嘀咕了几句。

原来小芳婆婆,孙李氏是个非常不孝的女子,对自己的婆婆一直不好,丈夫一年前死了,她更是变本加厉,干脆给婆婆撵到猪棚里住,孙子还算孝心,每天都是他端水、送饭,老奶奶渴了或饿了,儿媳妇不准她大声喊叫,怕惊动邻居,传出去名声不好。于是,孙子想了个办法,给奶奶弄个葫芦瓢,奶奶要是渴了就敲两下,要是饿了就敲三下,一年多时间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孙子虽然孝心,可他在母亲面前也是敢怒不敢言,他每天都以奶奶敲葫芦瓢为信号,奶孙俩天天就像对接头暗号一样。

到了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饭菜刚端上桌,只听后院里传来“砰咚、砰咚、砰咚”的响声,小芳问婆婆后院怎么有“砰咚”声,婆婆说是猪拱槽,话音刚落又是一阵猛敲,这时婆婆孙李氏显得有些不耐烦了,一把推开窗子,对着后院恶狠狠地说:“敲什么敲?饿死鬼脱成的啊?”老奶奶哪管这些,她按孙子媳妇之前跟她交待的,不停地敲下去。

就在这时小芳发话了:“奶奶,轻一点,别把葫芦敲破了,要是敲破了,这个‘传家宝’没有了,以后婆婆老了用啥呢?”。

孙李氏听自己的媳妇这么一说,心里猛的紧张一下,莫非是儿媳妇知道了这个隐情,赶忙说:“别理睬她,活嘴死身子,天天只知道吃,我老了也不会像她这样”。

小芳趁势跟婆婆说:“娘啊,您可知道什么叫鸭子嗑瘪稻吗,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后代不孝,是老人的最大伤悲,娘!您说是不是?”。

孙李氏当然知道鸭子嗑瘪稻是什么意思啦,那叫一报还一报,将来自己老了,不能干活了,媳妇要是这样对待她,一点也不为过呀。这时孙李氏有点后怕了,更有些后悔,她红着脸跟儿媳妇说:“小芳啊,是娘错了,我一定知错改错,儿子?你赶紧把奶奶接到屋里来”。

老婆婆又重新回到家里来,孙李氏性格真的改变了许多,对婆婆开始孝顺起来,端吃、端喝,为婆婆洗浆补连,每做一件孝心事她都尽可能地让小芳知道,深怕儿媳妇将来对她不孝,从此一家三代人的关系,处理的十分融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