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考生大致备考的轨迹是这样的:

零基础小白——二话不说学技巧——多少尝了点儿甜头——遇到瓶颈期难突破——成绩不进反退

国考行测目前最高分(国考行测最高分能达到多少)(1)

咱们先来捋捋“瓶颈期”是个什么存在?

在行测备考过程中,瓶颈期的一般表现为:

自测成绩停滞不前,徘徊在60多分,很难突破70分大关,难以取得进一步提高!

一句话带过,云淡风轻,但是它的杀伤力极大!

瓶颈期可能会给考生带来的影响有:

对学习失去积极性,焦虑且消极的备考,甚至一度想要放弃,每天都在给自己一个合适的放弃理由,一个导火索就能直接崩盘。

幸运的是,我国考全程没有经历过瓶颈期,每天学习很投入,根本不知道还有瓶颈期这么个玩意儿?测试的正确率一直在成直线型提高,区别只是快慢问题而已。

以下行测备考经验不仅仅适用刚备考的小白,就算你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快来看看你现在有什么误区。

在行测备考过程中大致需要经历这四个水平阶段:

1、熟悉所有题型,做到只要考过就都见过;

2、保证低难度题型的熟练度和正确率,送分的题目基本不错;

3、攻克“难做易错”的各种高难度题型,无差别提升正确率;

4、全面提高整卷的解题质量及速度,就是达到“不但做的对,而且做的快”。

这四个阶段都是循序渐进的,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并且每个阶段必须合理选择学习和训练的内容。前两个阶段就是苦练内功,老生常谈的“打基础”,而后两个阶段在积累了扎实基础功底前提下,通过专项课程和配套训练,就可以掌握到一些高效率答题方法。

分模块备考

一 常识

“常识就是尝试”,这句话公考的人家喻户晓,估计我这辈子可能都没有办法铺展那么广的知识面,常识基本上就放弃了,不强求,但该学还是学,利用零碎的时间看模块宝典,直接看解析把答案写在题后面,其他选项一律不看,重点记忆正确的知识点,不要对错误的说法产生过多的印象。

常识没看专项课程,直接用江鸣百技斩学做题的技巧,其他全靠命运了,因为有时候做的真的是太影响心情了,就比如说下面这道题↓

国考行测目前最高分(国考行测最高分能达到多少)(2)

让我这么博学!我不管!臣妾做不到!!

不过学习的时候,遇到选错误选项的,可以把其他三个看看,一题积累3个知识点,也是很划算的,是吧。

二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是个重头戏,许多语文不好的宝宝也对此很恼火。寻找对应点和中心句的能力是要日积月累地进行练习,这是一方面,偏偏这个题型有它的小傲娇,不一定练习的多了就能做对,最好是基础和技巧同步进行,有时候我也会先看江鸣课程再返回模块宝典去突破基础。

国考行测目前最高分(国考行测最高分能达到多少)(3)

学会从题干中找到题眼转折词、关联词,就会忽略掉其他的废话,这类题读题的都很浪费时间,技巧学的好了,速度也就自然而然的提上来了。这里要强调的是,做题的时候不要只顾着对答案,逻辑填空的每一个词都尽量要查一查含义,平时一点点的积累都可能用在考试中。

其余题型中一定要先看问题,避免在读文段的过程中因为关注点的错误而浪费了时间,而且先看题也能避免“自戳双目”的情况,注意题干中要求你选择的是“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行测卷子那么多页,看到视觉疲劳的情况不是罕见的,越这样就要越谨慎!

补充一下语言的做题方法:(总结能力一般,具体精细的学习还是要回归教材和江鸣)

国考行测目前最高分(国考行测最高分能达到多少)(4)

1、在逻辑填空中,做题方法就是“找照应”。换而言之,就是填入的词语要与语境形成一定的匹配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逻辑填空的不同考点和解题时的分析角度,自己做题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强化,形成正确的语感。同时需要注意作答时不要纠结,你可以在分析错题时仔细抠题,找准切入点,进行细致的归纳总结了,但是做题过程中切忌纠结。

2、在片段阅读中,思路非常重要。比如中心理解题,要学会如何去定位中心句,如何去归纳总结;同时要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比如“转折之后是重点”,“引导对策的表述”等;如果是细节类的题目,建议你可以多花一些时间,读清题干,根据材料进行作答。

国考行测目前最高分(国考行测最高分能达到多少)(5)

具体先看问题,锁定定义,注意画出定义中的重点要素,再从选项中挑出不对应的点,只要有一点儿不一样的就要及时发现,当然了,要看问题人家是要正面答案还是反面答案,不要有无谓的丢分情况。

针对图形推理的话,多总结巩固知识点,明确不同特征题目的不同考点,通过一定的刷题量形成稳定的图形敏感度。这种图形不要留恋,就算是江鸣的解题技巧学的再好,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把相对容易看出规律的题目搞定,就不要和那些想了一两分钟还没有思路的题目较劲了,考试的时候不允许你把时间浪费在奇葩的题目上!

逻辑部分论证要培养出自己利用技巧做论证的思维习惯,大部分真题中,真正能加强或者削弱的只有一个选项,所以排除的思想也很重要,但不要因为这个办法而超时做题。类比部分除了勤加练习,利用题量达到质变以外,还需要找到自己做类比题的经常进入的误区,进行总结,查漏补缺。

四 ▏ 资料分析

刚开始学资料分析的时候,我认为这个模块是行测里面最难的一个部分,模块宝典我错的一塌糊涂,后来发现核心问题就是公式掌握度太差。

于是我把所有的常用公式都总结到了一个小本子上,携带也很方便(可以在厕所看看),前期对着公式做,也不加入什么技巧(但感觉心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技巧),每道题都在旁边列出公式后再计算,不管这个公式在这套资料里出现了多少遍都完整的遵循这一步骤,写公式列算式,到刷四五套的时候你就会奇迹般地发现,你竟然都记住了!

国考行测目前最高分(国考行测最高分能达到多少)(6)

由于资料的公式说过来道过去其实也就那么几样,一个公式在一套题里可能会出现三次甚至以上,因此这种大量重复、带入实际场景的做法十分利于计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考生容易陷入的误区,对于资料的技巧非常多,光速算的方法就不下几十种,不用追求太多,好好把江神讲的吃透就行,一样到做题的时候可以很灵活的应对,特别是每个资料的推断题,在考场上要有宏观思维,把握整体才是得分的关键。

五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有很多考生也是抱着自动放弃的心情来准备,这么跟大家算一下,在行测如果想拿80 的成绩的话,数量是绝对不能轻易放弃的。

国考行测目前最高分(国考行测最高分能达到多少)(7)

我想告诉大家最主要的信息是:数量关系真的不难!我没有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就是行测上来就做数量的憨大胆选手,因为我相信,江鸣学三遍这个版块不是白学的。

数量关系的考点非常固定,套路不多,而且我觉得公考里面的数学题真的算是比较忠实的,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没有那么多的文字游戏,技巧学的深入透彻了,根据几个数据就能揭示出正确答案。

如果你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可以熟悉掌握几个简单的考点,我把咱们认为的普遍烧脑的问题铺在下面,大家参考着学习~↓

// 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溶液问题:活用假设,假设在公考数量中真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因为反正都是选择题,对了就行了,你管我怎么选的!哼!傲娇!

但是在日常做题中建议大家还是用一些常规的方法。把这三类题放在一起的原因是,我认为这三类题都是牢牢抓住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千变万变核心不变,无论是效率时间工作量、速度时间路程还是溶质溶液浓度,他们的核心思维都比较固定,要抛开题中的迷惑点,拨开迷雾看本质。

国考行测目前最高分(国考行测最高分能达到多少)(8)

/ 牛吃草问题:牛吃草问题在考试中辨识度比较高,套路也比较固定,不管是排队用水吃草都遵循着唯一一个核心公式。公式不需要知道怎么来,但是一定要知道怎么用,每个变量都是什么含义,yNxT,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一定要清楚,以免考试中的题目稍稍变形就不知道哪个量该放在哪里。

// 不定方程:这类题目的辨识度也比较高,在解题中要注意几个数字特性的应用,例如说奇偶倍数的判断呀什么的。说实话原来不定方程我都是硬算得,江神救了我啊,讲完以后我感觉数学更可爱,更加耐人寻味了呢。

// 经济利润问题:近几年的经济利润问题变得有点鸡贼啊,一会今年一会明年一会前年的,我一般常用的方法是表格法(其实很多题型都可以考虑列表,像年龄问题什么的)。表格的一大特点就是一目了然,每年的每个数量分列分行列好,一方面不容易混淆数据,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做题效率。

// 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建议大家花些时间听听的李委明的专题课和江鸣技巧课哈哈哈,不多赘述了,秒杀!秒杀!!秒杀!!!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