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息是近期资本市场最热的话题。

近期,美联储如期加息 75 基点至 3.0-3.25%,这是年内第五次加息,也是其连续第三次“暴力”加息 。

今年以来,美联储累计加息幅度 300 个基点,密度创 1981 年以来的新高。

尽管本次的加息在预期之中,但金融市场并没有完全消化掉这个消息,美股再次大跌。

但美联储不为所动。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坚持加息直至完成抗通胀目标,不惜让“经济放缓”,表示近期绝无降息可能。

美联储加息利好什么实体经济(美联储暴利加息)(1)

1

加息是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

应对通货膨胀,加息是世界央行的一项基本操作,目的是让在市场上的现金回流到银行,从而使过热的经济凉下来。

利息升高后,首先会降低投资支出,使总需求下降,与此同时居民储蓄意愿增加,消费下降,带动总需求进一步下降。

下降的总需求和缩减投资支出会影响下一期的总供给,最终在新的低供给、低需求处达到平衡。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会陷入痛苦的衰退期。

但美国的情况则有些特殊。

美国在经历了4轮加息后,8月13日公布的CPI仍高达8.4%,通胀形势不见好转。无独有偶,去年底已经加息到19%的土耳其通胀率依然维持在21%的高位,见到加息无效后,埃尔多安直接宣布降息,现在土耳其的通胀率已高达73.5%。

在一轮轮的加息后,通过分析通胀核心分项,房屋租金、食品和服务;而需求端的汽油、天然气、酒店、机票价格则在走低。

在本轮加息下,美国面临的问题有些多,劳动力短缺导致的薪资问题是通胀的底层逻辑,仅凭加息在短期可能无法缓解。

2

美国可能已经陷入了衰退

众多数据显示,在持续加息下,美国经济已经陷入了衰退。

9月15日,作为美国实体经济晴雨表的联邦快递意外撤销了此前发布的财年业绩展望,并表示8月底需求加速放缓,下一财季将进一步恶化。

此消息一公布第二天该公司股价就暴跌21%。

比起联邦快递的股价,更让人担心的是美国实体经济中需求的加速放缓。

从国内出口端也可以看出美国经济衰退。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8月出口分类数据里,出口总值甚至环比跌了5.3%。其中对美出口出现了20年5月以来的首次萎缩。

事实上由于圣诞节的需求影响,9-10月份本是出口订单旺季。作为一个前向指示器,有不少企业反映于去年相比,美国圣诞节的订单需求开始减弱。

美国很有可能陷入了“滞涨”。

3

中国经济受到影响有限

尽管中国经济短期内会受到外需减弱影响,但拉长来看,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一直在努力摆脱美元周期的影响,特别是最近两年,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国内相关政策都具备较强的“自主性”。

作为全球产业链最完备的国家,中国拥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来做到保供稳价。因此央行一直在提“中性利率”,根据市场上供需平衡的自然利率调节,来保证充足的就业和稳定通胀。

在美国频繁加息过程中,中国实现了逆周期调节,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底气。

当然,我国并非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就目前来看,当前国内最重要的是还是稳住市场主体,美联储加息会使部分社会融资成本高企,企业经济困难,不利于经济发展。

但整体来讲,国内经济走势向好发展。

就8月份的经济数据,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8%,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58亿元,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

可以说,生产和需求两端都稳中有升,就业和物价保持总体稳定,主要指标相比于7月出现积极变化。

这说明,在严峻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