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雄安新区白洋淀)(1)

雄安新区白洋淀丧葬仪式繁杂,仅举安新县圈头村为例,人死后一般分上床、穿寿衣、报庙、停尸、送路、入殓、起灵、发殡、埋葬、圆坟、烧一、二、四、期纸(每七天为一期)和百天纸等程序。

长者死后一般放5天发殡,用吹鼓手、音乐、唱戏、高跷、歌舞、等祭奠,午后演街乘船去墓地埋葬,死者如父母还在,需中午12点前出殡,这是历来的习俗。农村的旧风俗历史延续是采取土葬,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殡葬的改革,树文明新风,提倡火葬,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上床:病人垂危,停止呼吸前,速着装裹寿衣,不得死于炕上,停放在铺好棉褥的木板上,木板用两条木凳支撑,故曰上床,一手持大狗棒,另一手持硬币(是买路钱),怀揣(坐钱)。

用布覆盖全身(俗称蒙脸),头前摆放一盏油灯、供品、打狗棒,死者的儿、孙、住宅大门、屋门贴白对(叫封门),哭街去土地爷庙为死者报到登记,故称报庙,同时派人到亲友家报丧,出嫁的闺女回婆家讨孝,通知发殡日期。

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雄安新区白洋淀)(2)

送路:晚上有音乐会伴奏,孝男孝女哭泣到土地爷庙前烧车、马、人(用纸扎糊),作为交通工具,表示送死者上路去阴间。

入殓:提前备好棺内设施,如放烧纸、硬币钱、五种粮食,丝、麻、綢、碳、等物,停尸2日晚上装入棺材(叫入殓),尸出屋后用芦蓆遮天,将尸放入棺内,此时,忌提名唤姓,同喊躲钉,然而封棺钉盖,用芦蓆盖好。

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雄安新区白洋淀)(3)

起灵:第四天下午,有各文艺团体伴奏、演奏、表演、男、女孝子哭泣踩街将棺材放入灵棚,名曰(起灵)。

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雄安新区白洋淀)(4)

闺女们摆祭品如:(面祭、水果祭、啤酒祭、鲜花等等),灵前还摆纸活如:(引魂幡、童男、童女、金库、银库、女儿所赠大旌(上面写有死者的姓名年龄),还有拄丧棒、雪柳、罐子等物。

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雄安新区白洋淀)(5)

次日中午后发殡:这天是丧事的高潮日,亲朋好友吊唁、叩拜、摆祭、挂帐子、上礼,并有各文艺团体配合,热闹非凡,正孝子(指死者大儿子)披麻戴孝、扛幡、摔盆,女婿摆路祭叩拜至上船到坟墓。

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雄安新区白洋淀)(6)

下葬:也叫埋葬,孝子先向墓穴仍馒头、硬币而后埋葬,将引魂幡插在坟墓上,完毕后帮忙人和孝子一起回家。

圆坟:第二天一早儿女戴孝去坟墓烧纸,用铁锹把坟墓积土整圆,其次是烧一、二、四、百期纸。

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雄安新区白洋淀)(7)

圈头村丧葬习俗2009年6月入选第三批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