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1)

2021年10月7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

中国农业大学陈文新教授

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逝世

享年95岁

据悉

武汉大学校徽上的校名题字

就是出自毛主席

写给陈文新教授的一封信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2)

陈文新

(1926—2021)

1926年9月出生,湖南浏阳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8年于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学成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农业科研工作。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文新主要从事根瘤菌分类与应用研究。她踏遍全国32个省(市)600多个县,发表2个根瘤菌新属和40多个新种,保藏近2万株根瘤菌,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根瘤菌种资源库和数据库,让这种看不见的微生物为人类作出大贡献。她一手创立的“中国农大根瘤菌研究中心”成为我国现代根瘤菌分类学的开拓者,引领我国的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948年

陈文新考入武汉大学

靠着勤工俭学维持学习

陈文新的父亲陈昌

与毛泽东、蔡和森

同为湖南第一师范学生

此后多有来往

1930年2月

陈昌与杨开慧之兄杨开明

一起牺牲于长沙浏阳门外

1951年春

陈文新回老家团聚时

母亲告诉了她一家与毛泽东的交往

回到珞珈山

陈文新怀着崇敬又兴奋的心情

给毛泽东写了两封信

一封是代母亲毛秉琴写的

讲家里近况,转达母亲问候

另一封是自己写的

主要汇报学习情况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3)

1951年,毛泽东给陈文新的来信

当年5月初

中南海回信了

陈文新惊喜万分

打开信纸

毛主席洒脱的手迹跃然眼前:

“文新同志,

你的信和你母亲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

希望你们姊妹们努力学习和工作,

继承你父亲的遗志,

为人民国家的建设服务。

问候你的母亲。

祝进步!毛泽东”。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4)

毛泽东亲笔写的信封

珞珈山轰动了

青年学子争相阅读

武大还将信封上

毛泽东主席所书“武汉大学”4个字

作校徽使用至今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5)

武汉大学校徽

毛泽东曾屡次为我国各大高校题字

据不完全统计

选用“毛体”制作校名的高校

多达41所

10所为毛泽东亲自题写

其余则为集字

一起来看看

毛泽东·题字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6)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7)

毛泽东题北京大学

1949年12月12日

北大51周年校庆之际

北大校委会致信毛泽东

邀请毛主席参加校庆

并为北京大学题写校名

以备制作新校徽之用

信中附寄了一张纸

纸上有文书刘椿年画的一个

长11厘米、宽3.1厘米的长方形框

框下标注“北京大学”四个字

供毛主席写校名时作尺寸参考

1950年3月17日

中共中央秘书室

将毛主席为北大校徽的题字

放在一信封内送给北大

并附言

“寄上毛主席为北大校徽题字,

敬请收查。”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8)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9)

毛泽东为清华大学题词

存于其校史馆

1950年6月

毛泽东应张奚若教授

转达清华师生员工的请求

为清华大学题写了校名

他一连写了六个“清华大学”

谦逊地自荐“右下草书似较好些”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10)

影印件

如今

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原件

珍藏在清华大学档案馆

“清华大学”四字清秀飘逸

是毛字中的精品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11)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12)

毛泽东题复旦大学

1950年

复旦大学为换校门匾额

(原匾额“国立复旦大学”六字

为于右任于1946年题)

由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陈望道

写信恭请毛主席为复旦题写校名

次年,复旦接到内装有

毛主席题写在白宣纸上的

“复旦大学”四字的亲笔函后

立即放大复制成校门匾额

缩小复制后用于校用信封、

信笺、校徽、毕业证书封面等

一直沿用至今

原迹由荣宝斋精裱后珍藏于校档案馆

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13)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14)

毛泽东题北京师范大学

1950年8月30日

在举国上下喜气洋洋迎接

新中国诞生一周年之际

北京师范大学拟改换校徽

林砺儒校长致函毛主席

请主席题字

不日

毛主席为北京师范大学

题写的校名送到学校

毛主席共写了三行

横书,由上至下一行较一行字稍大

右上角写有“送师大林校长”

并在其中一行字后划一圆圈

写着“一般用”

即表示他较满意的一行题字

南开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15)

毛泽东题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校门上

四个大字金光闪耀

飘逸潇洒,神采飞扬

是南开大学的标志

更让南开人自豪的是

这校名是毛泽东专为南开大学题写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16)

南开大学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

此时的南开

还是一片瓦砾

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南开师生决心再造一个漂亮的校园

可是,当时的学校

连正式的校门牌都没有

于是有人写信请毛主席为校题名

毛主席回信时

专门写了横竖不同的几幅

“南开大学”的字样

让同学们挑选

于是,南开大学

在毛主席的题字中

得到了新生

湖南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17)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18)

毛泽东题湖南大学(右)

毛泽东致李达札(左)

1950年8月20日

毛主席应时任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请求

亲笔题写了湖南大学校名

并回信给李达

“鹤鸣兄:校名照写如另纸,

未知是否合用?

我不会写更大的字,

你们自己去做放大。

顺祝健康!

毛泽东 八月廿日。”

此信的原件和毛泽东亲笔题写的

校名复制品

现保存在湖南大学档案馆

安徽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19)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20)

毛泽东题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原名安徽省立大学

后经历了更名、停办、复校、

迁址等历史风波

1956年5月20日

现安徽大学曾拟定校名为

合肥大学

1958年7月5日

国务院决定任曾希圣

为合肥大学校长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21)

同年9月16日

毛主席来到合肥视察

当曾希圣请毛主席题写校名时

毛主席说

“还是‘安徽大学’好。”

1958年9月16日晚7时许

毛主席从安庆乘汽车

经舒茶公社到达合肥

下榻“西苑”

曾希圣请毛主席为

安徽大学题写校名

毛主席不顾视察的疲劳

于16日深夜一挥而就

贵州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22)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23)

毛泽东题贵州大学

1951年

毛主席用中国人民革命

军事委员会用笺

写了“贵州大学”

贵大的校牌、校徽、招生简章等

资料上“贵州大学”字样

使用的都是毛主席的题字

广西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24)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25)

毛泽东题广西大学

1950年

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杨东莼

出任广西大学校长

1952年

杨东莼校长给毛主席写了封信

请求毛主席为广西大学题写校名

很快,毛主席就给杨校长回了信

并题写了广西大学校名

毛主席亲笔题写的

广西大学校名一直沿用至今

湘潭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26)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27)

毛泽东题湘潭大学

1958年

湘潭县委组织创办了

毛主席家乡的第一所大学

——湘潭大学

1958年8月上旬

毛禹居赴京向毛主席、

党中央汇报湘潭大学筹建情况

毛禹居提出请主席题写校牌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28)

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

并再三嘱咐

“一定要办好”

毛泽东在和湖南大学校长

李达聊天时曾说

“等我到时候从主席位子上下来后,

就去湘潭大学当校长。”

其他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29)

北方交通大学

1950年

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改名为

“北方交通大学”

定名后,师生们最大的愿望

就是请毛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

1951年4月24日

北方交通大学收到了毛主席的题字

在一张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

的信笺上

写了两行“北方交通大学”

毛泽东自己圈定了第二行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30)

毛泽东题北方交通大学

2003年

北方交通大学恢复使用

“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为了保证字体统一

就把“北京大学”京字的

下半部分借过来

(一说花了40万版权费)

和“北方”的“方”字的上半部分

拼在一起

构成了现在的这个“京”字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31)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32)

对比图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三所大学的"交通大学"四个字

均采用毛泽东

为北方交通大学题写的校名

其余字则由各校收集毛体拼凑而成

中央美术学院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33)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34)

毛泽东致徐悲鸿札

新中国成立后

徐悲鸿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49年11月29日

毛泽东为“国立美术学院”题字

并致信徐悲鸿

1950年4月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

正式成立中央美术学院

挂起毛主席为中央美术学院的题词

“中央”两字为集字

中央戏剧学院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35)

毛泽东题中央戏剧学院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36)

毛泽东接见戏剧学院学生

1949年11月

受命担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著名老戏剧家欧阳予倩

上书毛泽东主席

请他为中央戏剧学院题写校名

不久,主席回信曰:

“信已收到,照写如另纸。”

纸上用毛笔写着4条

“国立戏剧学院”,供选用

后来中央戏剧、美术

音乐诸学院统一称谓

“中央戏剧学院”

在制作校徽、校牌时

“戏剧学院”4字选用毛主席原书

“中央”二字参照中央美术学院集字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37)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38)

毛泽东致高亨札(信封)

“山东大学”的题字

出自于毛泽东寄给山大文学院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高亨的

一封亲笔信

不是专门题名

但和集字还不一样

......

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武汉大学校徽上毛泽东的题字)(39)

毛泽东致高亨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