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脱毒微型薯是当前马铃薯生产中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平均增产幅度在40%~80%。马铃薯微型薯即由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经过炼苗、移栽、保护地隔离种植长出的薯型整齐、个头小而均匀的第一代种薯,俗称原原种。通过微型薯种出的后代因其脱毒高产、整齐均匀、商品性状好而备受农民青睐。据调查,目前微型薯生产市场缺口高达85%。制约其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成本过高的题。

马铃薯雾培微型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无土栽培技术,是采用对脱毒组培苗根部定期喷雾的方法进行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主要用于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的生产。此种栽培方式具有成本低、单位面积产薯量多、易于管理的特点,还可以解决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上存在的地域和气候问题,实现周年工厂化生产。马铃薯雾培平均单株结薯多达50~60粒,每平方米结薯可达800~1000粒,是基质栽培生产微型薯的几十倍,大大提高了微型薯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与基质栽培相比,雾培还可避免土壤传播病菌、病毒,微型薯的质量和种性也有所提高。该技术主要环节如下:

马铃薯微型薯的工作(马铃薯微型薯雾培)(1)

1、准备生产设备

在建立雾培温室的基础上,雾培法培育马铃薯微型薯的主要设备由营养液自动定时喷雾设备和栽培槽两部分构成。栽培槽苗床盖板要求用隔热、不透光、不吸热、不易坠拉变形的材料制成,盖板以15厘米×15厘米钻孔,孔径为5~10毫米。整个生产间要有遮阴设施,以防止新栽组培苗失水。营养液池的大小视供给面积大小而定(1米2可供给20米2的栽培面积)。

马铃薯微型薯的工作(马铃薯微型薯雾培)(2)

2、生产环境和设备的消毒

雾培温室由于连作和重茬,会残留一些病原菌,每次定植生产前,应对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进行消毒。温室用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共同熏蒸消毒,一般用福尔马林30毫升/米3,高锰酸钾15克/米3,把高锰酸钾溶于甲醛后迅速封闭熏蒸1天以上。同时对栽培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先用清水把栽培槽、盖板、定植孔、进水管、回水管、营养液池等刷洗干净,后用福尔马林的50~100倍液喷雾或浸泡1天消毒处理。

马铃薯微型薯的工作(马铃薯微型薯雾培)(3)

3、营养液的配制及喷雾管理

根据相关试验结果,以MS培养基为基础的改良配方比较适宜于雾培薯的生产,该配方每立方米营养液含氮(N)179克、氧化钾(K2O)703克、五氧化二磷(P2O5)181克、二氧化硫(SO2)93克、硫酸亚铁(FeSO4)27.85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14.7克及0.6倍的 MS 微量元素。每3周更换一次营养液,更换时要彻底清理营养池,防止根部碎屑等杂质堵塞喷头。喷雾时间在苗期为10秒/5分钟,待根系发达后为10秒/15分钟,结薯期为10秒/20分钟。

马铃薯微型薯的工作(马铃薯微型薯雾培)(4)

4、定植

选取长5厘米以上的脱毒苗,每孔植入一苗,苗基部尽可能伸入槽内,以防微型薯形成在盖板上,导致减产和品质降低。如果脱毒苗比较细弱,可以用海绵固定,并采取一定的遮阴措施,防止脱毒苗过度脱水死亡。

马铃薯微型薯的工作(马铃薯微型薯雾培)(5)

5、生产期间管理

待脱毒苗根系较发达后,撤去遮阴网;同常规微型薯生产一样,定期喷洒杀虫剂、杀菌剂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因气候原因造成的徒长要及时喷施多效唑。定期检查有无喷头堵塞,防止造成局部植株缺水死亡。

当槽内湿度大、环境温度比较高时,槽内匍匐茎大量生成并往往形成黄化的腋芽,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块茎膨大。另外,雾培根系发达,根系的迅速生长会在槽内形成盘结的根盘,并与匍匐茎交织在一起,影响了营养液的回流,使槽内湿度进一步增加,降低了微型薯的质量。进行槽内打顶整根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该技术主要以打顶为主,整根为辅,整根结合打顶同时进行,生长期间进行2~3次。当匍匐茎生长过长,达到槽体底部时,会影响槽内营养液顺畅供给和排出,可将匍匐茎的顶端掐去,促使侧枝形成,并随时将已经腋芽化的节位掐去,避免其在槽内发育成枝叶与块茎争夺养分。槽内整根主要是将老根去掉,因此,整根的时间不宜过早,亦不宜过晚,以地上现蕾期即地下块茎形成膨大期最为适宜。老根较新根颜色深,木质化程度高,一般为褐色,整根时先用剪刀将腐烂根、老根剪掉,然后再把每株植株的根系梳理顺畅即可。可结合收获时进行,以减轻对植株的机械损伤。

马铃薯微型薯的工作(马铃薯微型薯雾培)(6)

6、采收与贮藏

采收分次进行,采收标准为4~5克大小的微型薯,每周采收一次。采收时要轻采轻放,以免拉断匍匐茎,这种采收方法所生产的微型薯大小一致,商品性好,且产量可达每株50粒以上。由于雾培微型薯的含水量比较高,合适的温湿度可以防止其皱缩或腐烂,经过试验证明,贮藏于2~4℃、湿度为80%的冷库中较为合适。

马铃薯微型薯的工作(马铃薯微型薯雾培)(7)

结语

本期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觉得有用,请在下方点赞、关注,转发给更多好友,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