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六届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特等奖课例——《改变还是坚持》

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示范课(小学群文阅读课例展示改变还是坚持)(1)

教者简介

王娅,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语文教师,获全国第六届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特等奖。

执教年级

五年级

群文篇目

《愚公移山》《 郑人买履》《 邯郸学步》《 井底之蛙》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寓言故事,领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 阅读多篇寓言,通过比较、讨论,发现故事人物背后改变或者坚持的原因,明白无论改变还是坚持,只为做更好的自己;

3. 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 联系阅读经验和生活实际,学习迁移运用,探讨面临选择时,是改变还是坚持。

教学重难点

从寓言中联系生活,探讨面临选择时,是改变还是坚持;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导入

同学们一定读过很多寓言故事,我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说一个寓言故事的意思,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是哪一个寓言故事。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事情就能办成功。——《铁杵成针》

比喻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办事刻板、不知变通。——《刻舟求剑》

比喻胡乱模仿别人,反而出丑。——《东施效颦》

通过读寓言故事,我们明白了不少的道理,今天王老师要带大家再读一组寓言故事,他们是:《愚公移山》《郑人买履》《邯郸学步》《井底之蛙》

二、阅读《愚公移山》《郑人买履》

1. 默读这两则寓言,想一想:两则故事中的主人翁,他们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具体的做法是什么?结果如何?

2.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示范课(小学群文阅读课例展示改变还是坚持)(2)

三、讨论对比《愚公移山》《郑人买履》 两个故事中的人物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1. 两个故事放到一块儿读,愚公和郑人有一些相同之处,是什么呢?

生:郑人买履是死板、教条的,但愚公移山是坚持不懈。

生:他们两个都坚持,但坚持的方向不一样,相同之处就是很坚持。

2. 两人都有各自的坚持,但是为何面对愚公的坚持,我们赞赏他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而郑人的坚持,却让我们嘲笑他不懂变通、固执古板呢?

生:我发现愚公移山,因为那个山挡住了他的去路,所以他要用很多时间走回家,他必须把这个山挖了,他走回家的路就会近一点儿,这是有好处的。郑人是死板的,本来他可以直接把鞋子买回家,但他还是要回家拿尺码来比着买鞋。

生:愚公想挖山,就坚持挖山。但郑人想去买鞋,他坚持要用尺码来买鞋。

师小结:愚公的目标是“移山”就坚持“挖山”,郑人的目标是“买鞋”,但他却坚持回家“拿尺码”。愚公坚持了自己的目标,最后成功了。郑人在坚持当中丢失了目标,导致他的做法刻板单一,最后失败。

四、阅读《邯郸学步》

1. 默读故事,完成表格:

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示范课(小学群文阅读课例展示改变还是坚持)(3)

2. 燕国少年的改变为何失败了?

生:因为他从小就没有学过,他不应该把自己国家的步伐丢了去学其他国家的,他从小都走自己国家的路,走其他国家的路肯定就不适应。

生:他在模仿别人走路的时候把自己的走法丢掉了。

3. 对比思考《郑人买履》《邯郸学步》。

师:对比一下这两则故事。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从结局来看,他们也有相似之处,是什么?

生:都失败了。

师:一个坚持中,丢失目标,失败了。一个改变中,丢失自己,失败了。他们要做成事,他们要坚持什么、改变什么呢?

生:郑人应该坚持自己买鞋的目标,改变自己买鞋的方法。

生:燕国少年应该坚持自己走路的姿势,而不是丢掉自己的姿势去学习别人的姿势走路。

生:我觉得这个燕国少年不能一味盲目地模仿别人,要做自己。而且这样去模仿别人,没必要,反而会丢掉自己原来的本领。

……

师小结:孩子们,我们通过前面三则寓言故事的学习,探讨了“坚持还是改变”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做事为何去做,清楚我们的目标,坚持中不忘初心。改变中,不能丢失自己。坚持还是改变,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

五、阅读《井底之蛙》

1. 长期生活在井底的青蛙,觉得自己的生活环境如何?

2. 海龟是怎样给青蛙描述外面世界的?

3. 小青蛙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吗?创编故事结尾。

4. 分享创编的故事结尾。

六、总结

读寓言故事不仅能够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还能点亮我们心中的智慧。

有的同学选择坚持,认为坚守就是一种幸福,有的同学选择改变,认为改变就能活出更大的精彩。

无论坚持还是改变,孩子们,让我们记住:

坚持目标,改变做法;

坚持信念,改变路径;

坚持自己,改变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