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

作者:田正,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东北亚学刊2019年第4期;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

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1)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摘要: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走过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2)贯穿于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 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发展, 实现互利共赢。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可分为探索启动、加速增长、持续深化、转型调整等四个阶段。通过使用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 证实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转型, 改善就业形势, 增强对日出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扩大了日本的海外资金收益, 采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证实其间接推动了日本技术创新及对华出口贸易, 促进日本经济增长。随着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有望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产业升级转型; 中日进出口贸易; 海外资金收益

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的产业升级转型。与此同时,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还推动了日本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双向作用。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诸多学者从阶段划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进出口贸易发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分析。首先,在阶段划分方面,张季风认为,迄今为止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出现了4次高峰期。第二,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作用。蔡兵分析了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过程中日本对华技术转移的基本方式,认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同时也有学者指出,日本对华贸易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越来越强,而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越来越弱。第三,探索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发展的作用。边恕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指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的电子机械、运输机械等产业的发展。现有分析多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趋势性分析,实证分析较少,需要展开进一步的深入分析。第四,探究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薛敬孝指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拉动了中国的对日出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替代作用。

综上,现阶段虽然有许多研究就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展开了分析,但对中国经济发展整体影响的分析仍然较少,并且分析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研究仍然不足。有必要系统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其中的逻辑关系,探索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方向。

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的阶段划分

自1979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开始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979-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3)1990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探索启动阶段,1991-2000年的加速增长阶段,2001-2010年的持续深化阶段,以及2011以来的调整转型阶段。

(一)1979-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4)1990年的探索启动阶段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方针,要求各地、各部门公有制企业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1979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鼓励外商来华投资企业法》,标志着中国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始。上海宝山钢铁厂的建设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1号工程”,提升了中国钢铁产业的生产水平。从资金总量上看,这一时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数量和规模较小。截至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5)1990年,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项目累计1414个,实际利用资金总额29.9亿美元。从产业结构上看,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以非制造业为主。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等仍不完善,日资企业对于中国的投资采取观望态度。

(二)1991-2000年的加速增长阶段

20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开始重视中国市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比重从1984-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6)1990年间的1.1%提升至1991-2000年间的3.8%。其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金额快速增长。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金额从1991年的5.3亿美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29.2亿美元,项目数从1991年的599件增加到2000年的1614件。其二,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进一步加快,使日本企业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加大了在制造业领域的对华直接投资。制造业投资占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总额比重从1984-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7)1990年间的25.6%提升到1991-2000年的74.9%,非制造业投资则从72.3%下降至22.5%。其三,区域布局开始出现分散化的发展趋势,逐步从环渤海、珠三角等地扩展至长三角地区。

(三)2001-2010年的持续深化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数额迅速扩张。第一,从投资规模上表现出迅速增加的态势,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后期有所减少。从2006年开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增长趋势出现转折,直接投资金额下滑。第二,以机电、运输机械为首的日本制造业企业对华直接投资不断增加。2000-2010年日本对华制造业投资从856亿日元增加至3896亿日元,其中一般机械投资额从95亿日元增长至865亿日元,运输机械则从101亿日元增加至1137亿日元。不断增长的日本制造业对华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产业升级转型。第三,从投资区域上看,虽然这一时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仍然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但日本企业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开始增加。

(四)2011年至今的转型调整阶段

2011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出现新的动向,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与调整。2012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达到7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创历史新高。但自“购岛”事件发生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开始下滑,这一趋势直到2017年才有所好转。2018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出现回升态势,实际使用金额达到38.1亿美元,同比增长18.1%。此外,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布局也发生了新变化。这一时期,日本的一般机械、电子机械、运输机械等制造业继续加大对华直接投资力度。与此同时,日本的非制造业部门也开始加强对华直接投资。例如,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保险业对华直接投资金额从2010年的924亿日元和818亿日元,分别增加到2016年的2399亿日元和957亿日元。这表明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在这一时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域布局也出现了新趋势,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直接投资出现增加趋势。根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调查数据显示,计划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扩大投资的日本制造业企业比率从2017年的44.4%提升到了2018年的51.4%。

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中国技术进步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首先,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推动中国的技术进步。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技术水平落后于日本,借由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中国从日本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缩短了中国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表现出了技术溢出效应。其具体表现为,中日两国间技术贸易持续增加。1996年日本对中国技术出口数额为2292.3亿日元,但是到了2015年这一数额增长至4740亿日元,增长了2.1倍。另外,中国还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改革开放后,中国向日本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多次派专家团队赴日本企业考察,全面引进日本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技术,提高了中国企业产品生产质量。

其次,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华日资企业的技术进步方式逐渐从技术转移走向了自主创新,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进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国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日趋缩小。在华日资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水平。

(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通过引进日本的技术和经验,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技术水平,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改革开放过程中,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加快中国实现工业化。小岛清指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遵循“边际生产率”的顺序,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布局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并逐渐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延伸的发展历程。本文采用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regARIMA)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探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

首先,使用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之比作为标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指标,并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其次,分别使用中国实际使用日资金额以及国内研究开发投入两个变量表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其中,中国GDP及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实际使用日资金额数据来自《中国商务年鉴》,中国国内研究开发投入数据来自《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选取的时间范围涵盖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8)1990-2017年。此外,为消除经济变量的异方差性,使用被解释变量及解释变量的对数值实施检验分析。

为避免虚假回归,本文使用ADF检验方法,验证各经济变量的平稳性,确保回归模型的准确性。由ADF检验结果可知,本文所使用的lnTR、lnFDI、lnRD等经济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 (1))的时间序列变量。通过观察模型的残差序列相关图,得知残差序列是一个MA (3)过程,可构建如下的回归模型:

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9)

其中,TR代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指数,FDI代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RD代表中国国内研究开发投入,εt代表模型残差。根据式(1)使用实际数据,可以估计得到下式:

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10)

由式(2)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及中国国内研究开发投入对中国产业升级指标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每提高1%则中国产业升级指标会提高0.01%;而中国国内研究开发投入每提高1%,则中国产业升级指标会提升0.03%。这说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以及中国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正面影响,有利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提升中国的就业水平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就业水平。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直接促进了日本在华企业数量的增长,雇佣的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改善了中国的就业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86-2017年中国的就业人数从5.15亿人增加至8.06亿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能够揭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影响的显著程度,进而可以得出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的就业人数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数额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经平稳性分析可知,中国的就业人数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两个经济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 (1))的时间序列,可以实施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结果

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11)

注:其中FDI表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LD表示中国就业人数。

由格兰杰因果分析可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是中国就业人数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就业人数的增加。因此,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就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的产业升级转型,同时改善了中国的就业水平。

(四)增强中国的对日出口贸易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完善,中国对日出口不断增加,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首先,从贸易总额上看对日出口不断增长。中日贸易总额从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12)1990年的129.3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13)3029.9亿美元。中国对日出口数额也出现了显著增长,从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14)1990年的88.7亿美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1373.3亿美元。中日经贸关系的持续深化让中国成为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和进出口市场。2012-2017年间,中国始终是日本的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其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导致中国对日出口的贸易结构出现了质的变化。中国对日主要出口产品已经从初级原材料产品转变为工业制成品,商品贸易结构有效优化。从商品结构上看,机电、音像制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取代了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中国对日出口的主要产品。

三、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促进日本经济发展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还促进日本的经济增长。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的经济增长陷入长期低迷,来自中国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扩大日本海外资金收益

通过对华直接投资,日本进一步增加了其海外资产,并提高了海外资金收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海外资产不断扩大。日本财务省调查数据显示,日本海外资产从1994年的248.3万亿日元提升至2017年的1012.4万亿日元,扩大了4.08倍。支持日本企业不断扩大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力在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具有较高的收益率。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收益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从2014年的10.6%上升至2017年的12.9%。日趋提高的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收益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来华投资设厂。根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的调查显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收益率满意度为27.7%,仅次于泰国的29.7%,在16个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二。

(二)推动日本技术创新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日本的技术创新水平,从而促进日本经济增长。国际经济学理论指出,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具有更大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从而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效的管理水平,表现为具有更高的生产率。深尾京司等使用日本经济产业省“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的数据,采用Tobit模型的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发现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企业有更高的对外直接投资意愿。由此可见,日本企业通过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其提高自身生产率。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日本加强了在电子机械、运输机械方面的技术研发力量,持续推动技术和生产产品创新。

(三)增强日本对华出口贸易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同时扩大了日本对华出口贸易。中日两国原有的贸易模式为中国向日本出口原材料,并从日本进口工业制成品。但随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中日之间的贸易结构从垂直向水平过渡。当前,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为中国从日本进口零部件产品,向日本出口制成品。2015-2017年,日本对华出口从1426.9亿美元增加至1648.6亿美元,其中集成电路从127.5亿美元增加至138亿美元,半导体器件从40亿美元增加至69.3亿美元,汽车零部件从53.5亿美元增加至71.4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对华贸易的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如表2所示,日本对华出口占日本GDP的比重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1991年日本对华出口仅占日本GDP的0.24%,至2016年已经达到了2.94%。

(四)促进日本经济增长

为探究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验证日本经济增长与日本对华出口及日本国内研究开发投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从而阐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日本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首先,使用日本实际GDP作为被解释变量。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本文选择日本对华出口数额以及日本国内研究开发投入两个变量。最后,本文还选取了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的企业设备投资以及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15)政府支出两个经济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分析模型解释变量的稳定性。其中,日本实际GDP、日本企业设备投资及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16)政府支出的数据来源为日本内阁府“国民经济计算”,日本对华出口数额的数据来自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17年的日中贸易”,日本研究开发投入数据来自日本总务省“科学技术研究调查报告”,数据选取的时间段涵盖1987-2017年。本文采用ADF检验分析经济变量的平稳性,由检验结果可知本文所使用的lnG-DP、lnCEX、lnJRD、lnINV、lnGOV等经济变量经一阶差分后都是平稳的经济变量。其次,使用约翰森协整检验方法,检验这些经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根据约翰森检验结果可知,在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日本对华出口数额、日本国内研究开发投入、日本企业设备投资以及日本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17)政府支出这五个经济变量之间,至少存在着两个协整关系。最后,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上述分析可知,日本的经济增长可能受到来自日本对华出口以及日本国内研究开发投入的影响。为此,构建如下回归模型:

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18)

其中,GDP表示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EX表示日本对华出口额,JRD表示日本国内研究开发投入,X则表示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包括INV企业设备投资和GOV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19)政府支出。根据式(3)使用实际数据,可以得到估计结果。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20)

注: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21)***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从模型回归的估计结果看,日本对华出口额以及日本国内研究开发投入都对日本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正面影响。其中,日本对华出口额增加1%,则日本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0.03%。日本国内研究开发投入增加1%,则日本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会增加0.37%。由此可见,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通过作用于日本对华出口及日本研究开发投入两个变量,对日本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的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引入日本企业设备投资以及日本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22)政府支出这两个控制变量,可以发现日本对华出口额以及日本国内研究开发投入这两个解释变量的系数也仍然是显著的。如果日本对华出口额增加1%,则日本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会增加0.01%。如果日本国内研究开发投入增加1%,则日本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会增加0.24%。

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展望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再次抬头,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持续稳定发展也造成了一定挑战,需要分析未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与走势。

第一,促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的有利因素。首先,中国不仅是日本重要的出口对象国,而且近年来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不论是工业产品,还是现代服务,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而言都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其次,近年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收益率持续攀高,持续吸引日本企业来华投资。日本企业通过在华投资,扩大了产品的销售市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从而促进了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意愿。根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的调查数据显示,选择中国作为“中期具有业务发展潜力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占比为52.2%,在被调查的21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第一位。再次,近期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发生转变,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成为两国经贸关系新增长点。2018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式访华,中日两国召开首届“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并签署了五十多项有关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随着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持续展开,对于工业机械、电子设备的需求将会增加,从而有利于促进日本企业来华投资。

第二,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的不利因素。首先,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势力呈现增强态势,波及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影响到日本企业在华直接投资决策。其次,从日本国内经济形势来看,2019年10月日本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23)政府预计将消费税税率从目前的8%提升至10%,消费税增税预计会给日本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消费税增税,会抑制日本国民的消费行为,从而对电子机械、运输机械等重点对华直接投资企业发展形成不利影响。再次,近年来,日资企业撤资现象屡有发生,特别是有些知名日企如东芝、松下、日东等也加入到了撤资行列中,引起了中国国内的普遍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24)关注。在华日资企业撤资数量从2012年的188家,上升到了2016年的269家。

但是,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再次抬头的背景下,中日两国经贸合作的必要性愈发凸显,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日本企业来华投资。日本国内需求疲软,将会促进日本企业更加注重海外需求因素,有利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开展。此外,日本企业撤资是日本企业在华经营调整与转型的表现,其原因在于所生产的产品不再能够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促使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撤回日本,而生产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产品的日本企业在华投资将会增加。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数据显示,在华日资企业对于“未来1至2年内的业务发展方向”这一问题,选择“缩小”或“转移到第三国”的企业比率下降为6.6%,为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25)2013年以来的最低值。由此可见,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有望进一步发展。

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26)

数字经济智库

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27)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日本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倚重(中日研究田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经济发展影响探究)(28)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